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01.
许明  白明义  魏毓棠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3):124-127,135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紫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内源IAA、GA、ZR含量在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保持系和两种不育系都表现出显著性变化,改良萝卜不育系和ogura不育系的内源激素含量在植物发育的各个时期也存在差异.苗期ZR含量主要集中于根部,保持系根部ZR含量最高;幼根保持系IAA含量显著高于不育系,幼苗期叶片IAA含量相差不大;不育系与保持系苗期不同器官GA含量分布不均衡.在花期叶片激素含量在保持系和不育系之间变化较大,蕾期不育系的IAA、GA和ZR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亏缺,尤其是从小蕾期到大蕾期阶段,ogura不育系、改良萝卜不育系的IAA、GA和ZR含量都极显著低于保持系.IAA、GA和ZR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物质,可调节植物的多种生命活动,其亏缺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育,从而引起败育.  相似文献   
102.
走进双牌县五里牌镇全家洲村,只见山头田间、房前屋后尽是金黄透亮的梨、形大如桃的枣、酸中带甜的桔……让人垂涎欲滴.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水果村“.当谈论起这个“水果村“的“致富经“时,村民无不感叹地说:“是义雪峰把我们引向了致富路,他是我们的‘水果王‘,是我们致富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03.
萝卜胞质紫菜薹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种细胞质紫菜薹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供试不育系的雄蕊都深度退化,花药内无花粉。改良不育系小孢子在四分体前发育正常,在单核小孢子期,绒毡层异常膨大挤压小孢子,造成小孢子发育营养不良,引起小孢子败育。Ogura不育系的小孢子发育有所不同,它在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就已有53%败育,不形成花粉囊;形成花粉囊的孢原细胞大多只形成2个体积很小的的花粉囊,其中的小孢子发育与改良不育系的小孢子发育相似:单核早期绒毡层膨大挤压小孢子,使小孢子败育。  相似文献   
104.
胡萝卜再生体系及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萝卜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蔬菜,其丰富的营养成分、高β-胡萝卜素及鲜食特性,使之成为植物反应器的理想作物。本研究以栽培品种“新黑田五寸人参”为材料,研究了胡萝卜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得到了如下结论,愈伤诱导培养基及继代培养基为B5附加0.5mg/L2,4-D和0.5mg/L 6-BA,最适于转化的外植体为弱光下萌发的7-10天龄无菌苗之下胚轴,最适卡那霉素浓度为100mg/L,添加低浓度的乙酰丁香酮(25μM)有利转化,抗性植株再生时,除去抗生素有利于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05.
种子产业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 ,它最直接、最高效地推动着农业发展的速度 ,是粮棉、蔬菜等农作物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的保障。近半个世纪来 ,我国粮食生产所谓上了 7个台阶主要是靠种子的更新换代 ,据粗略估算我国不同农作物品种已分别更新 3~ 7代。种子是近代生物学科技成果的载体 ,是世界各国农业科技竞争的焦点。现代农业领域所谓“种质战”就是种质资源占有和新品种育成速度的竞争。自从建国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种子更新 ,杂交种应用使我国作物产量增加了一倍多 ,基本上解决了人们的口粮和饲料 ,至于化肥、农药、塑料…  相似文献   
106.
玉米抗旱性的遗传和抗旱品种的性状选择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玉米抗旱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加性效应是该性状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在干旱条件下,通过对与玉米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开花性状和产量构成性状的直接或间接选择,并进行综合评判,便可选育出既高产又抗旱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屠宰后24h的牛胴体采样,分别放在分割间和排酸间保存,每12h对牛肉中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随保存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逐渐升高,不同保存条件下TVB-N存在明显差异,分割间保存的牛肉明显高于排酸间保存的牛肉,分割间保存的牛肉在60h时超过标准15mg/100g,而排酸间保存的牛肉在108h时超过标准15mg/100g。  相似文献   
108.
<正>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etMey.)、踏郎(H.mongolicam turcz.)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asa L.)是半干旱地区沙地的主要固沙植物种,目前大多用其营造纯林。花棒、踏郎植苗造林成活率甚低,且病虫害相当严重,直播造林鼠害严重(有时可达100%);紫穗槐固沙林,采用小规格苗、高密度、格状或行状造林,4年左右可固定流沙,但以后生长逐渐衰退,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稳定性差。而营造乔、灌混交固沙林,目前缺乏理想的乔木混交树种;灌木混交造林,过去研究较少,未见系统报道。我们于1975—1985年对三种灌木固沙造林方法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09.
杂交水稻不育系提纯和去杂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强  周天理  郑秀萍  许明 《种子》2002,(5):86-88
不管是两系法还是三系法,要提高杂交沙妥的纯度,关键是抓不育系的纯度,为追求不衣系的高质量,本文探讨了采用遗传提纯法,体系循环法,核心种子技术,花培提纯技术,人工去杂技术,化学杀雄技术,叶色标记技术以及特殊性状标记的利用等对不育系进行提纯和去杂。  相似文献   
110.
天然沙冬青生长、更新状况调研及利用前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沙冬青是古地中海的孑遗植物种.是中国荒漠地区唯一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通过野外调查对沙冬青在宁夏分布地域、地上部分生长状况,根系分布与土壤基质关系、以及天然更新情况作了初步研究,分析沙冬青在荒漠植被建设中利用前景。为解决沙冬青“出圃造林极不易成活”做了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