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KLF2对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克隆山羊KLF2基因的锌指结构域序列,明确其在组织及细胞表达模式,最终阐明其对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可能发挥作用的方式。本研究以5只1周岁左右的健康简州大耳羊为试验动物,利用RT-PCR、细胞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RNA干扰等方法克隆KLF2基因锌指结构,明确KLF2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并阐明其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的山羊KLF2锌指结构域为454 bp(KU041748.1),且该结构域与绵羊、牛、小鼠的同源性为100%。KLF2在山羊各组织中存在广泛表达,且在肺和腹间脂肪中存在较高水平表达(P<0.05)。KLF2在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呈先下降又上升然后又下降趋势,且在成脂诱导分化12 h呈最低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在未分化的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干扰KLF2基因可明显促进山羊肌内脂肪细胞的脂滴积聚;并且PPARγC/EBPβ表达量伴随着这个过程分别极显著上调48.5%(P<0.01)和显著上调43.6%(P<0.05);同时该家族中的KLF1、KLF13、KLF14、KLF15和KLF16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KLF4显著下降(P<0.05),KLF3、KLF6、KLF8、KLF9及KLF11极显著下降(P<0.01)。山羊KLF2的锌指结构域与其他物种同源性高度保守,且其在山羊肺和腹间脂肪中表达量较高(P<0.05)。同时KLF2是山羊肌内脂肪细胞分化的负调控因子,并且可能通过PPARγC/EBPβ基因来发挥作用,且与其他KLFs基因存在等级调控现象。  相似文献   
43.
采用农户调查的方法对丰宁县退耕还林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过程中林种与树种的选择主要由政府部门确定,农户的参与程度较低;大部分地区退耕造林造林成活率较高,经补植成活率可以达到75%以上;大多数农户未采取任何抚育管理措施;放牧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农户没有在林内进行间作。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加强栽后的抚育管理工作,重点解决放牧与林木保护之间的矛盾,维持造林成果,同时,在立地条件适宜的退耕地中,可适当鼓励农户进行间作。  相似文献   
44.
森林植被影响气候变化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森林植被通过两种途径对气候产生影响:“碳”库和下垫面。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库,森林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变化决定着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汇还是一个源,从而对气候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人类干扰对森林的碳收支过程具有明显影响。森林又是一个特殊的下垫面,它的粗糙度、反射率、地表水利用性、热量平衡、水分平衡与其他下垫面具有明显的不同。这些特征对降水、局地环流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对不同尺度和区域范围的气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5.
燕山北部山地典型植物群落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燕山北部山地常见的几种植物群落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截留量在地上植被层总截留量中占有最大比例,地上植被的截留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人工落叶松林(4.39mm)>天然次生杨桦林(3.81mm)>榛子灌丛(1.70mm)>绣线菊灌丛(0.18mm);土壤最大持水量及总孔隙度都以榛子灌丛为最大,其次分别为天然次生杨桦林、人工落叶松林和绣线菊灌丛。土壤渗透速率以天然次生杨桦林为最大,榛子灌丛与人工落叶松林相近,绣线菊灌丛最低;群落水源涵养总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榛子灌丛(272.52mm)>天然次生白桦林(239.61mm)>人工落叶松林(221.53mm)>绣线菊灌丛(194.85mm)。地上植被层截留量在水源涵养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但截留量不能完全说明其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说明在燕山北部山地,天然次生杨桦林和榛子灌丛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能力,绣线菊灌丛水源涵养能力较差,需采取合理措施对该地区大面积分布的绣线菊灌丛进行改造,以提高其水源涵养能力。  相似文献   
46.
试验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两种中草药的不同添加量对饲料蛋白消化率的影响,选用陈皮、山楂两种中草药,在体外环境下模拟猪胃肠道消化环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陈皮的A(0.5%)组、C(1%)组的消化残渣蛋白重和粗蛋白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B(0.75%)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山楂的D(0.5%)组、E(0.75%)组、F(1%)组的消化残渣蛋白重和粗蛋白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证明山楂的效果明显好于陈皮,以山楂添加量为0.75%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茅孢杆菌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选用45周龄蛋鸡720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分别饲喂5种日粮。处理1组、处理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80g/t、100g/t;芽孢杆菌。结果表明,处理组较对照组平均采食量降低了4.55%~9.09%(P〈0.05),饲料转化效率提高了4.81~8.05%(P〈0.05);处理组的产蛋率、蛋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46%~4.07%、0.9;5%~1.24%,差异显著(P〈0.05;软破壳蛋率和死淘率有下降趋势(P〉0.05);芽孢杆菌可以提高蛋鸡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激素含量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8.
TBK1是IKKs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一员,也是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在Toll样受体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中均能发挥作用。Toll受体作为先天免疫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病原微生物的保守结构。为了探究东北林蛙在LPS和嗜水气单胞菌刺激下TBK1表达量变化的规律,本研究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东北林蛙在嗜水气单胞菌和LPS两种不同的刺激源刺激下肾脏、肺脏、脾脏和肝脏中TBK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嗜水气单胞菌和LPS处理下,肾脏、肺脏、脾脏和肝脏中的TBK1表达量变化显著(P <0. 01),但在不同组织中,LPS和嗜水气单胞菌刺激下TBK1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推测在不同的组织中不同的刺激源产生免疫应答的时间不尽相同。和不同物种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各物种TBK1分子的表达量变化关系的规律不显著,推测在不同物种的不同器官中,受到外源微生物侵染时会有选择的激活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完成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卵母细胞收集方法及添加半胱氨酸、肝素钠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的影响。以黄牛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方法(抽卵法和割卵法)抽取卵泡中的卵母细胞,比较两种方法获取的卵母细胞成熟率,结果发现,抽卵法获得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割卵法(P0.05)。将获取的卵母细胞分为4组:A组(对照组,只添加基础成熟培养液)、B组(基础成熟培养液+200μmol/L半胱氨酸)、C组(基础成熟培养液+20μg/mL肝素钠)、D组(基础成熟培养液+200μmol/L半胱氨酸+20μg/mL肝素钠),结果发现,D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A、B、C组(P0.05),B、C组间卵母细胞成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卵母细胞卵裂率均显著低于B、C、D组(P0.05),B、C、D组间卵母细胞卵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D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果表明,抽卵法获得卵母细胞效率显著高于割卵法,肝素钠及半胱氨酸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都有促进作用,且同时添加两种物质对体外成熟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有效的濒危药材金线莲的再生体系,为其工厂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方法]选取福建金线莲的叶片、茎片、带节茎段、不定芽为外植体,建立无菌体系,而后以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不同外植体各阶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浓度。[结果]在试验的福建金线莲4种外植体中,不定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6.67%,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0.5 mg/L NAA+4.0 mg/L BA+0.3 mg/L KT。在此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0.5 mg/L NAA+2.0 mg/L BA和增殖培养基MS+0.2 mg/L NAA+2.0 mg/L BA上继代形成了无根试管苗。[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无菌繁殖体系,解决了前人所指出的金线莲愈伤组织诱导率极低的瓶颈问题,组培成苗的效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