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6篇
  1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转基因花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花生植株以来,以病虫抗性、品质改良和疫苗生产为目标的转基因花生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抗番茄斑萎病毒、印度花生丛矮病毒、花生褐斑病和小菌核病的转基因花生品系进入了田间试验,具有牛瘟病毒疫苗效能的转基因花生品系也进入牛的临床免疫试验,但落后于大豆、玉米和油菜等主要大田作物,尚未实现产业化生产。该文综述了近年转基因花生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前景。  相似文献   
32.
乳蛋白质是牛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和品质直接决定牛乳和乳粉的营养价值和质量.目前分析乳蛋白的方法较多,简要介绍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分离原理,并综述了其在乳蛋白质的分离、掺假及遗传变异体分析检测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讨四驱汽车电控分动器的传动性能,以带多片式离合器式的电控分动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遗传PID控制的电控分动器性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分动器各部件功耗损失,构建电控分动器传动特性预测模型;其次探讨离合器摩擦副数、摩擦片内外径、润滑油粘度等参数对其性能传递的影响规律;最后在电控分动器试验台上开展了分动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性能预测方法能较好地预测行驶过程中电控分动器传动特性,为后期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南非叶是热带地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主要以扦插繁殖为主,为拓宽繁殖途径,实验以南非叶外植体叶为材料,以不同激素浓度配比诱导其愈伤组织,筛选最佳诱导浓度组合。结果表明:(1)NAA和6-BA各5个浓度梯度组合中,1.5 mg/L NAA+1.5 mg/L 6-BA+0.5 g/L活性碳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88.3%。即当6-BA为定量时,随着NAA浓度的增加,诱导率也逐渐提高;当NAA浓度为1.5 mg/L时,诱导率达到最佳效果,如继续增加NAA的浓度反而会下降。如单独使用6-BA时,则外植体不分化。(2)在NAA和2,4-D组合中,1.5 mg/L NAA+2.0 mg/L 2,4-D+0.5 g/L活性碳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5%。当2,4-D浓度大于0.5 mg/L,单独使用时,外植体也可诱导分化,增殖效果随着2,4-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5.
果品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检测、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品在生产、贮运过程中易发生真菌性病害,不但可引起腐烂或腐败,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霉菌还可能产生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是继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后,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的又一类关键风险因子,具有强毒性。大量研究表明,真菌毒素可致DNA损伤,低浓度下即可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使肝脏、肾脏和胃肠道发生病变,并且可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研究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进行精准检测、风险评估和控制,对于果品质量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展青霉素(Patulin,PAT)、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链格孢毒素(Alternaria toxins)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存在于果品中的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别将PAT、AFB1、AFM1和OTA列为第3类、1类、2B类和2B类致癌物质。通常果品中检出的真菌毒素含量极低,因此对检测方法的要求较高,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含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含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等,但往往由于化学结构和性质各异,无法采用一种标准方法完成对所有真菌毒素的定量测定。因此,筛选准确、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也是该领域当今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已有8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果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来保护消费者健康,但均未涉及链格孢霉毒素。许多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真菌毒素风险评估研究,基于毒理学数据的评估结果表明,大多情形下通过果品摄入的真菌毒素水平极低,不会对居民健康产生危害。果品中的真菌毒素可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防治、降解和控制,但无法将被真菌毒素污染后产品中的毒素完全脱除,果品中真菌毒素污染重在"防"而非"除"。本文从果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种类、污染状况、毒性、检测方法、限量标准、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对果品中真菌毒素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采用水培和盆栽试验,在低磷和高磷两个供磷水平下,以6个不同玉米基因型种子为材料,对玉米基因型生物性状和磷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下,玉米基因型的相对主根长和相对根冠比均比盆栽试验低,相对干重和磷效率均比盆栽试验高,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试验方法间相对主根长、相对根冠比、相对干重和磷效率均达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7.
1992—1994年对烟台地区花生病毒病进行调查。由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引起的花生黄花叶病毒病是当地花生上主要病害之一,花生病株比健株减产19.4%—52.4%。大田花生CMV—CA种传率一般在0.5%以下,病害前期发生轻、扩散慢,7月底至8月初为发病高峰期。病害流行程度与5月下旬至6月中旬日平均气温和总降雨量有关。对15份花生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未发现抗病材料。采用以覆膜栽培结合苗期拔除病毒种传病苗为主的综防措施,可降低发病率80%左右,显著增加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38.
国内外花生病毒病研究概述许泽永(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花生是世界重要经济作物,花生病毒病是花生重要病害之一。我国70年代以来花生病毒病趋于严重。1976年,病害在北方产区大流行,受害面积50多万公顷,花生减产20多万吨[12].1975年,尼...  相似文献   
39.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扩展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核盘菌菌丝体接种11个油菜品种(系)的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病斑大小差异显著,病斑随接种后时间延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抗、感品种之间抗病斑扩展的差异显著,条件方差分析表明,草酸浸根处理第3d到第4d,油菜抗毒素的条件广义遗传力达0.784;草酸浸叶柄处理第3d到第4d,加性方差占总方差23.1%,处理第4d到第5d加性方差下降为0,表明条件加性效应值和条件显性效应值在不同的时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0.
许泽永  陈坤荣  晏立英 《花生学报》2003,32(Z1):263-271
花生病毒病是影响花生生产的重要病害.近10年来,花生矮化病毒(PSV)、花生条纹病毒(PStV)和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极大地丰富了对上述病毒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进化的认识,以及病毒种、亚组和株系科学的划分.对PSV来说,提出了两个亚组的划分,而我国PSV株系血清学和RNA3全序列的分析,明确它们独自构成第三个新的亚组.对我国和东南亚国家PStV株系CP基因序列同源性的分析,说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PStV是单独进化的,形成不同症状类型的株系.Tospovirus属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使得该属病毒从番茄斑萎病毒(TSWV)1种增加到13种,其中侵染花生的病毒达5种,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