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介绍矾根生态习性、主要品种及环境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矾根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和范围,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2.
通过RP-HPLC同时检测酶水解反应前后底物5-吲哚甲基海因及产物D-氨甲酰-N-色氨酸的含量变化,不仅可以检测海因酶的活性,还能分析酶反应过程的转化效率。采用Merck公司的PurospherSTARRP-C18e色谱柱(4.6mm×250.0mm,5μm),以乙腈-20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体积比25∶75)为流动相,磷酸调pH值为3.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于10min内很好地实现了各组分的分离。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D-色氨酸、5-吲哚甲基海因和D-氨甲酰-N-色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10~1.00mg/mL(r=0.9991)、0.20~2.00mg/mL(r=0.9989)、0.20~2.00mg/mL(r=0.9989);酶反应体系中5-吲哚甲基海因和D-氨甲酰-N-色氨酸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3%~100.2%和98.0%~99.3%,精密度分别为0.51%~0.87%和0.43%~0.94%。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3.
<正>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人畜争粮越来越严重,尤其能量饲料,导致能量饲料越来越贵,只有寻找到新型替代原料才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饲料原料资源紧缺是世界性问题,加强非常规饲料原料的研发,是解决人畜争粮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良好途径。探索新型饲料原料和开发新型饲料应用剂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4.
许琳科  刘继红  夏俊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47-16749
[目的]研究垃圾渗滤液的混凝处理效果,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初期的垃圾渗滤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烧杯搅拌对其进行混凝沉淀试验,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量和投加时间以及初始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随着pH的增加,COD去除率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pH 8.0,PAC投加量为20 g/L时,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最佳,为24.1%;另外,PAM的加入增强了混凝效果,在混合阶段投加15 ml0.1%PAM,混凝后COD的去除率达到了47.4%。[结论]垃圾渗滤液的混凝处理研究为垃圾渗滤液的实际处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5.
共同分布在相同生态位的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重要的种质资源.本研究旨在调查大田栽培的生姜和马铃薯根区土壤和根系中PGPR和AMF资源分布状况, 为进一步研究其群落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从山东龙口、临沂、青岛、平度和莱芜生姜样地分离获得拮抗生姜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1)的PGPR 20株, 其中, 4 个假单胞(Pseudomonus sp.)菌株 s1-10、s3-11、s5-8和s6-4抑制能力最强;获得拮抗马铃薯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2) PGPR 25株, 其中,4个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m1-12、m3-4、m4-7和m5-13抑制能力最强.从上述生姜样地分离到AMF 3属11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2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 种;球囊霉属(Glomus)8种;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ra bireticulata)、摩西管柄囊霉 (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为优势种;从马铃薯样地则获得4属10种, 其中,无梗囊霉属2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 种,球囊霉属6种, 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根内根孢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摩西管柄囊霉和变形球囊霉为优势种.该调查结果丰富了我国PGPR和AMF资源,为今后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6.
根据拟南芥AtICE1蛋白序列在苹果基因组中Blast比对得到苹果同源蛋白序列,利用DNAMAN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克隆苹果冷信号基因(MDP0000662999),暂命名为MdICE1。以从新疆红肉苹果与‘富士’杂交F1代中选出的‘紫红3号’叶片诱导出的红色愈伤组织为试材克隆MdICE1,测序发现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626 bp,编码541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MdICE1与AtICE1在同一进化支上,推测它们具有相似的功能。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MdICE1存在bHLH基序。低温处理有利于苹果愈伤组织花青苷的累积;与培养在24 ℃下的愈伤组织相比,低温(8 ℃)诱导苹果愈伤组织冷信号基因MdICE1以及花青苷合成相关转录因子基因MdMYB10和MdbHLH3的表达。酵母双杂交试验证明MdICE1可以与MdMYB10相互作用;亚细胞定位发现MdICE1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内;转化大肠杆菌并诱导获得了MdICE1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MdICE1蛋白在花青苷代谢途径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38.
南瓜子(Semen Cucurbitae )又称南瓜仁、白瓜子、金瓜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Poiret]的成熟种子.祖国医学认为南瓜子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有驱虫,下乳,健脾,利水之功效[1],用于治疗绦虫、蛔虫、钩虫、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等.  相似文献   
39.
在开化县进行了薪炭林造林树种选择、营林技术及芒秆定向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开化县适合薪炭林造林的优良树种是湿地松、马尾松和火炬松,一般树种有小叶栎、南酸枣、麻栎等;芒秆砍伐后全部平茬的产量最高,其次是砍伐后火烧,最低的是原始经营,芒秆山经营方式以平茬最好.  相似文献   
40.
为了诊断昆明市某土杂鸡(阉鸡)养殖场疫病类型,采集病鸡喉气管、肺脏、脾脏等组织样品,混合研磨后提取病原核酸,通过RT-PCR对新城疫、禽流感、H5亚型禽流感、H9亚型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家禽呼吸系统疫病病原核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禽流感、H9亚型禽流感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原核酸阳性,诊断该病例为H9亚型禽流感和传染性喉气管炎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