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谢娜 《农业工程与装备》2019,(5):105-106,10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智能电网的时代,良好的电价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电力供需不平衡,达到节能减排,削峰填谷。实时电价能够动态的反映电力资源被消纳,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缓解电力供需紧张,促进经济的增长,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实时电价作为一个可行的方案,本文对实时电价的发展现状做了简单的论述,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并对智能电网实时电价的推广提出了一些意见,促进实时电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以枇杷叶为主料,研究利用灵芝菌来发酵枇杷叶制成养生茶,并测定其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农残含量。结果表明:美芝、大红芝可作为发酵枇杷叶的灵芝菌株;美芝菌丝生长速度较大红芝的快,生长速度配方B>配方C>配方A;添加少量的玉米粉、甜叶菊能够促进灵芝菌丝的生长,添加少量的甜叶菊有助于提升发酵茶的口感;发酵后的枇杷叶中多糖、总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增加,但三萜酸含量有所下降;不同灵芝菌株发酵后的枇杷叶营养成分有所差别;发酵后的枇杷叶的重金属、农残含量均符合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43.
通过不同枇杷枝屑配方代料栽培灵芝,对灵芝的菌丝生长、生长周期、商品性状、生物学效率等栽培特性分析,以及多糖、三萜含量与重金属、农残含量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枇杷枝屑可作为灵芝的栽培原料,栽培出的灵芝子实体形态正常,与杂木屑代料栽培的基本一致;菌丝生长速度快0.15~1.22mm·d-1,且随着枇杷枝屑量的增加而加快;生...  相似文献   
44.
为揭示大叶丹参对林下不同生境的适应性,研究大叶丹参在不同林下生境中叶片发育及光合特征,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缘(LY)、林隙(LX)和林内(LN) 3种生境种植的大叶丹参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生境中大叶丹参的叶表型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大叶丹参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和比叶面积的大小均表现为LX>LY>LN;不同生境大叶丹参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总叶绿素(Chl t)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且含量高低均表现为LY>LN>LX;不同生境中大叶丹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均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LY与LX的“午休”现象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引起的,LN则为非气孔限制。LX大叶丹参的光补偿点(Lcp)较低,光饱和点(Lsp)较高;同时暗呼吸速率(Rd)低,日平均Pn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较高,对光利用能力更强。以上结...  相似文献   
45.
为明确氯吡嘧磺隆与烟嘧磺隆混用对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安全性,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氯吡嘧磺隆(15、17.5、20、22.5、25 g a.i./hm2)与烟嘧磺隆(45、52.5 g a.i./hm2)混用对香附子、藜、铁苋菜、苘麻、马唐均有较高的防效,总体鲜重防效大于95%,尤其对香附子鲜重防效大于97%。氯吡嘧磺隆和烟嘧磺隆混用对玉米是安全的,通过氯吡嘧磺隆与烟嘧磺隆的混用,玉米产量增产率均高于10%。本研究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与烟嘧磺隆混用可有效防除香附子、藜、铁苋菜、苘麻、马唐等夏玉米田常见杂草,尤其是对香附子具有优异的防除效果,并且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46.
从原料加工、季节安排、菌种选择、菌种制作、拌料装袋、灭菌接种、走菌管理、菇棚搭建、出菇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利用枇杷枝屑代料栽培香菇技术,以期对以枇杷枝屑为主要原料进行代料栽培香菇的推广应用起到指导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7.
泰安地区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潜叶跳象Rhynchaenus empopulifolis是危害杨树的食叶害虫,本文首次报道其在泰安地区发生。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结合,观察泰安地区杨潜叶跳象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初步探索其预蛹期化学药剂防治。结果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SC)800,1 200倍液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ME)400,600倍液4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杨潜叶跳象预蛹的防治效果均超过86%,与另2个处理差异极显著。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3个浓度处理与清水对照处理的天敌寄生率差异不显著,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相比,对寄生性天敌更安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马尾松与油茶树种单一和混合细根分解特征及养分动态,揭示二者间相互作用机制,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复合经营与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马尾松飞播林下收集马尾松和油茶树种的细根,采用原位分解袋法,测定1年内马尾松和油茶细根分解干质量剩余率变化及碳(C)、氮(N)、磷(P)、钾(K)、钙(Ca)和镁(Mg)元素动态,分析其细根分解的混合效应。【结果】马尾松细根初始C、Ca含量及C∶N、C∶P、N∶P均显著高于油茶(P<0.05,下同),而N、P、K和Mg含量显著低于油茶。细根分解过程可分为快速和缓慢分解2个阶段,养分元素C、P、K和Mg总体上为净释放,Ca为富集,N在油茶细根中为净释放,在马尾松细根中为富集。在1年的分解期内,马尾松细根养分释放速率排序依次为K>C>Mg>P,油茶细根养分释放速率排序依次为K>Mg>P>C,油茶细根的N、P、K和Mg元素释放速率显著高于马尾松细根,Ca富集量低于马尾松细根。马尾松与油茶细根混合处理在分解前期(0~3个月)抑制细根的分解,后期(9~12个月)促进分解,其对养分元素的影响较为复杂,混合处理显著抑...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赤松解析木材料的研究,得出赤松生长的拟合经验方程,即以树木生长量为变量,以年日照时数为自变量的函数,通过对函数的求导等数学运算,求出光照对赤松生长的相对贡献率为64.8%,与降水对树木生长的相对贡献率基本持平,因此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白三叶草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白三叶草花、叶挥发物对稗草、苘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挥发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以明确白三叶草挥发物对稗草和苘麻的化感作用。结果显示:花挥发物的抑制作用大于叶挥发物,其中,花挥发物处理苘麻萌发率和芽长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27和-0.29,稗草根长和鲜重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0和-0.28。花挥发物中共检测出23种化合物,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相对含量较大;叶挥发物中共检测出24种化合物,乙烯基乙醚、乙酸叶醇酯、丙酮相对含量较大。研究表明,白三叶草挥发物对稗草和苘麻均有化感作用,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以烯和酯类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