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研究对家蚕中肠、脂肪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SSR位点的分布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从17915个Unigene中共检测到1339个SSR位点,分布在960个Unigene中.SSR位点的基序长度以1 bp为主,随着基序长度的增加,SSR位点数量逐渐减少,SSR位点间的距离和平均长度逐渐增加.家蚕SSR单核苷酸基序类型以...  相似文献   
12.
研究运用引入酶切位点聚合酶链式反应(PIRA-PCR)方法检测牛脊柱畸形综合症(CVM)在我国荷斯坦种公牛中的携带情况。共检测了来自全国14个公牛站的587头种公牛,结果表明:携带者56头,携带率为9.54%。系谱分析确认40头携带者公牛是Carlin-M Ivanhoe Bell的后代。对公牛信息统计显示,2001—2007年各年度出生的种公牛都保持较高的CVM携带率(8.22%~15.56%)。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我国引进公牛的主要来源国,进口公牛的CVM携带率分别为11.37%、3.73%和14.29%。此外,本研究还对我国荷斯坦牛CVM遗传缺陷的控制和CVM携带公牛的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三个时期的桑葚进行转录组测序,建立桑葚的EST数据库。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桑葚转录组数据库的简单重复序列位点。从51895条Unigenes中共检索出23641条Unigenes含有44867个简单重复序列位点,共计252种基序类型。在所有基序类型中,以A/T与AT/AT型出现次数最多。单核苷酸基序类型与二核苷酸基序类型出现频率最高,共计75.69%。基序长度以10~20 bp为主,重复次数集中5~18次。设计27149对引物,随机选择20对引物,通过PCR验证,在4个桑树品种中展现出良好的重现性与通用性。桑葚转录组SSR位点类型丰富,具备开发出适宜于果桑选育的分子标记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家蚕转录组中SNP/Indel位点的分布及序列特征,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2个品种彩4、东肥家蚕的中肠、脂肪体组织分别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含有SNP/Indel位点的基因功能进行GO、KEGG注释.结果表明,家蚕中肠、脂肪体转录组数据质量合格,分别检索到10万、7万多个SNP/Indel位点.脂肪体的SNP位点数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效价为1∶12 800(方阵滴定法测得)的兔抗薯蓣皂苷多克隆抗体,建立黄精皂苷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抗体的最佳稀释度为1∶3 000,包被抗原的最佳稀释度为1∶10 000;回归方程I=32.021 logC 189.02,相关系数R2=0.997 4,最低检测下限I10为2.468×10-3μg/mL。回收率为80.33%~103.88%,与人参皂苷和强心苷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24%和7.48%。测得黄精总皂苷质量分数为0.1366%。  相似文献   
16.
反式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反式脂肪酸的定义、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甲酯化-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反式脂肪酸的检测方法,阐述了氢化技术、油脂脱臭技术和酶法酯交换过程中控制反式脂肪酸产生的措施,展望了开发氢化油脂替代物及基因改良技术等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面对食品工业发展的新形势,依托优势和特色学科背景,建设有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探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粮油食品全程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能力的人才,服务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前期研究基于中国荷斯坦牛女儿设计资源群体,采用Illumina公司Bovine50K微珠芯片对产奶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利用传递不平衡(L1-TDT)和回归分析(MMRA)2种统计分析方法共同检测到35个显著SNPs位点。本研究旨在基于该GWAS结果进一步对产奶性状基因进行鉴定及功能注释。基于牛基因组序列草图(Btau4.2),采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进行显著SNPs位置候选基因筛查和功能预测。分析发现,12个SNPs位点位于基因内部,23个位于基因侧翼,最终鉴定到28个位置候选基因,并确定了其物理位置、基因类型及潜在功能。基因功能可归纳为6种类型:调节机体营养成分代谢和平衡、细胞骨架或基质成分、调节细胞增殖和周期及凋亡、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盐离子通道构成、具有激酶活性、参与mRNA转录调控或翻译调控。该研究为进一步鉴定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主效基因及功能验证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miR319及靶基因在调控桑树雄花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判断桑树雄花芽发育时期及在线网站预测miR319的靶基因。结果表明,桑树雄花芽发育分为未分化期(A1)、分化初期(A2)、花序分化期(A3)和总苞形成期(A4)4个不同的阶段;桑树中miR319家族存在miR319a、miR319b和miR319c 3个成员,其中miR319b与miR319c位于同一条前体序列上,预测并获得了miR319 6个靶基因。运用5'-RACE技术验证了miR319a的4个靶基因,其切割位点主要集中在与miRNA互补位点的第10和第11位碱基之间。采用RT-qPCR技术检测miR319a及靶基因在雄花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发现miR319a在雄花发育A2-A3阶段表达水平迅速降低,靶基因Morus012208、Morus008229、Morus008100与Morus005893在此阶段表达水平迅速升高,茉莉酸(JA)含量也迅速升高。同时,JA合成关键基因PLDα1和LOX5在雄花发育A2-A3阶段表达上调,表明miR319通过调控靶基因影响JA合成来调控桑树花序分化。本研究为揭示桑树miR319在JA途径中调控花发育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酵母浸粉对家蚕血淋巴中甘油三酯含量和尿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浸粉对家蚕血淋巴中甘油三酯含量和尿酸代谢的影响。以蚕品种"菁松×皓月"为试验材料,挑选大小一致、发育整齐的家蚕600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头,雌雄各占1/2),从5龄起蚕开始,3个试验组(JM1组、JM2组、JM3组)分别饲喂以1%、2%和4%酵母浸粉溶液涂抹的新鲜桑叶,对照组则以蒸馏水替代酵母浸粉溶液,分别在添食酵母浸粉3、4、5 d后检测家蚕血淋巴中尿酸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以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表明:添食不同浓度酵母浸粉5 d后家蚕体重增长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随着酵母浸粉浓度的升高,体重增长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添食不同浓度酵母浸粉5 d后家蚕血淋巴中甘油三酯含量比对照组增加42%~98%,其中JM 1组、JM 2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随着添食时间的延长,各组家蚕血淋巴中尿酸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第5天与第3天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随着酵母浸粉浓度的升高,各时间点家蚕血淋巴中尿酸含量均呈现升高趋势,但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个试验组家蚕血淋巴中XOD活性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第3、4天家蚕血淋巴中XOD活性随着酵母浸粉浓度的升高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家蚕血淋巴中尿酸含量与XOD活性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或P0.01),相关系数在0.652~0.902。由此得出,添食一定浓度的酵母浸粉可导致家蚕血淋巴中尿酸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以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升高,从而影响家蚕的尿酸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