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草地补播、重耙、封育、施肥、禁牧、休牧等措施均为退化草地改良的较好方式,但它们仅仅只是治标改良,对于退化严重的天然草地的改良效果不明显。试验通过不同的治本改良措施,研究其对宁夏南部黄土  相似文献   
142.
国内牧草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宁夏牧草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牧草育种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国内牧草育种研究的主要特点.国内牧草育种是在对传统牧草育种改进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工程技术、低剂量CO60幅射和太空诱变育种并结合抗逆性育种的综合现代化育种.总结目前国内牧草育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结合宁夏生态条件和育种现状,提出对宁夏牧草育种的建议,宁夏在加快现代化牧草育种的同时,应当结合本区的生态及草产业发展现状,注重抗逆牧草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43.
研究乌拉尔甘草离体再生受体系统和遗传转化技术方法,为甘草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前期实验基础。以乌拉尔甘草茎段为外植体,试验筛选最适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和增殖壮苗培养基; 以乌拉尔甘草茎段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乌拉尔甘草进行GUS和GFP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以乌拉尔甘草去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其不定芽最适分化和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TDZ+0.1 mg/L 6BA+0.1 mg/L IBA,不定芽分化率达38.8%,增殖倍数3.67,适宜的壮苗培养基为MS+0.5 mg/L NAA。与去腋芽茎段相比,带腋芽茎段的不定芽分化率达100%,能够在含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MS+0.1 mg/L TDZ+0.1 mg/L 6BA+0.1 mg/L IBA+50 mg/L Kan+250 mg/L Car上存活,确定为最适转化受体;带腋芽茎段在分化培养基上预培养7 d后,经OD600=0.6的菌液侵染10 min,共培养3 d,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20 d,其不定芽分化率为43.75%,经GFP荧光检测可得到78.88%的GFP基因瞬时表达率;随机选取5株再生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均有GFP和GUS基因的目的条带,GFP基因表达较强烈,初步获得了5个株系的阳性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144.
宁夏典型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宁夏典型温性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变异及储量特征,以宁夏4种典型的天然草地(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全区49个固定监测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有机碳组分(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5.
146.
为研究大气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固沙恢复区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增水(W0)、增水量分别为年均降水量的 33%(W1)、66%(W2)和 100%(W3)4 个水分添加处理,及 4 个氮添加处理,分别为添加纯氮含量为 0 (N0)、5(N5)、10(N10)、20(N20) g/(m2 ·a)的(NH4)2SO4,共 16 个处理组合,计 4 个区组,进行水氮添加试验。结果表明:1)水氮添加对植物群落组成、重要值产生显著影响(P<0. 05),一、二年生植物比多年生植物对增水和施氮的反应更敏感,但半灌木、小半灌木所受影响最小;2)水分处理对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影响(P<0. 05),二者都随水分添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添加量为 W1处理时达到水分阙值;3)氮素处理显著影响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P<0. 01),研究发现增水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氮沉降增加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负面影响,进而改变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4)水氮耦合处理对植物群落盖度和群落地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P<0. 05);5)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与 Shannon-Wienner 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与物种丰富度、Simpson 优势度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W3-N10水氮添加方案对柠条固沙恢复区的草本植被生产力恢复效果最好,而 W1-N5水氮添加方案对该区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恢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7.
148.
分析了彭阳县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该区生态环境的退化。介绍了彭阳县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中采取的恢复措施:工程措施(拦截坝、“88542”整地措施、鱼鳞坑)与生物措施(物种选择、生物配置)相结合。为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