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1,3,4,5和8年)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密度及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1~8年0~100 cm土壤平均SOC含量分别为4.519,4.865,5.120,5.348和3.334 g/kg,各土壤剖面SOC含量主要集中在0~40 cm深度内,分别占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69.7%,65.8%,73.8%,70.0%和67.2%,SOC含量自40 cm以下急剧下降。2) 1~8年0~100 cm土壤平均SOC密度分别为1.148,1.217,1.231,1.398和0.840 kg/m2,表层0~40 cm约占54.8%~61.8%;0~100 cm SOC含量及其密度均以种植5年苜蓿地最高,依次为8年(19.9 g/kg和5.04 kg/m2)<1年(27.7 g/kg和6.77 kg/m2)<3年(29.7 g/kg和7.26 kg/m2)<4年(30.4 g/kg和7.38 kg/m2)<5年(32.2 g/kg和8.53 kg/m2)。3)3种土壤酶活性都随着土层加深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土壤表层(0~10 cm)及次表层(10~20 cm)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酶活性主要集中在0~20 cm深度内,表现出表聚性。  相似文献   
52.
兰剑  沈艳  谢应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86-15587,15596
[目的]探讨干旱对高羊茅萌发的胁迫效应。[方法]采用PEG-6000对14个高羊茅品种种子进行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高羊茅萌发的胁迫效应。[结果]高羊茅14个品种的相对发芽率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降低,且在水势为-0.6 MPa时有明显的转折点;高羊茅种子萌发相对发芽率与干旱胁迫呈线性关系:Y=70.412X+103.11,r=0.988 8,耐旱适宜的水势范围为≥-0.40 MPa,半致死水势为-0.76MPa,致死水势为-1.33MPa。爱瑞3、交战Ⅱ和翠碧A是抗旱性较强的品种;贝克、强劲和爆发力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结论]为干旱地区牧草栽培和抗旱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马红彬  谢应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67-18069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并分析了宁南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鱼鳞坑、水平沟和封育3种恢复措施实施5年后土壤0~40、40~100 cm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持水性、水分有效性和水分盈亏状况。[结果]鱼鳞坑、水平沟措施下土壤容重变化不大,但土壤黏粒含量、毛管孔隙和持水性下降,水分有效性和水分盈亏状况改善。[结论]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可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但使土壤持水性降低。  相似文献   
54.
基于宁夏3个试验点的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对APSIM模型在宁夏半干旱地区的适应性进行研究。根据试验条件建立相应模型,通过“试错法”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校准,实现参数的本地化;并运用多个检验统计指标验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土壤含水量及其分别在同心和银川试验点的生育期和干草产量。结果表明:各生育期模拟值和实测值显著相关,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和1.00,D值均为0.99,NRMSE分别为2.4%和7.8%;干草产量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和0.98,D值均为0.99,NRMSE分别为7.1%和9.3%。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高估了7.1%;土壤含水量整体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决定系数R2为0.82,D为0.85,NRMSE为10%,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高估了10.1%。产量的高估很有可能与水分的高估相关,需要更详细的测量田间试验数据,改善模型土壤参数描述,提高模型预测准确度。校准后的APSIM模型在宁夏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用于指导该区半干旱区苜蓿生产及栽培措施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55.
56.
57.
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物的补偿性生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红彬  谢应忠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1):3645-3650
【目的】研究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补偿性生长特征。【方法】通过不同放牧强度试验,研究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包括赖草(Leymus secalinus)、长芒草(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mii)等4种主要饲用植物的地上净初级生长量。【结果】荒漠草原植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补偿性生长不同,在绵羊放牧强度0.60只/ha(2005年)或0.75只/ha(2006年)时表现为等补偿生长,小于此强度时则发生超补偿生长,大于此强度表现为欠补偿生长。4种主要饲用植物种群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补偿性生长特征也不尽相同。根据植物补偿性生长规律,该地区荒漠草原的适宜采食率为18.01%~33.82%。【结论】荒漠草原植物在放牧干扰下存在超补偿性生长情况,降低放牧强度有利于超补偿和等补偿生长的出现。  相似文献   
58.
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生态退化与恢复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彭阳县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然概况,对县内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彭阳县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具体的措施与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9.
刘丽丹  谢应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48-13452
总结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及酶活性等变化,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分析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等,为沙漠化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及沙漠化逆转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0.
关于宁夏沙产业发展及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现状,结合宁夏荒漠化和沙化治理状况,论述了宁夏沙产业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依靠科技和重大工程推进防沙治沙,重点介绍了中卫和盐池在沙产业上取得的成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宁夏防沙治沙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在沙区药用、饲料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原料林培育和加工利用、沙区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领域实现了突破,指出不科学的人为扰动是造成沙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加大生态移民和水利设施的完善是宁夏沙区生态恢复和沙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