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以宁夏东部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资料为基础,应用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以重要值为测度基础的聚类分析将研究地区65个样地植物群落划分为14个群系,23个群丛单位.PCA排序空间反映出各群落类型间的分异关系以及群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表明群落分布主要取决于土壤含水量和盐基总量的组合动态.  相似文献   
92.
研究贺兰山岩羊主要活动区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对贺兰山岩羊的合理管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贺兰山岩羊主要活动区植被调查,对不同海拔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阐明1100~1500 m、1500~2000 m、2000~2500 m和大于2500 m的4个海拔段岩羊主要活动区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探讨植被与岩羊等草食动物的关系及海拔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贺兰山岩羊主要活动区植被共记录到30科62属87种,主要为禾本科、蔷薇科和菊科等植物;同时,不同海拔梯度上的科、属、种的数量和组成存在差异。随着海拔上升,岩羊主要活动区的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升高,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特征;灌木植物物种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出沿海拔上升而降低的特征,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特征。因此,针对不同海拔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不同,建议对岩羊的合理管护在不同海拔地区采取不同措施,以达到防止植被退化和促进岩羊种群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地表人工覆盖对宁夏沙化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宁夏沙化土地的生态建设及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促进当地林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法】以宁夏当地新疆杨树枝条碎屑和垂柳树枝条为添加物或覆盖物,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银川腹部沙地有灌溉和无灌溉土壤设置4种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即添加木屑( CA)、覆盖木屑( CM)、添加木屑+覆盖枝条( CA+BM)和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 CK),探讨地表人工覆盖对沙化土壤蓄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密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的影响。【结果】灌溉条件下土壤蓄水量表现为 CA+BM >CA>CM >CK,平均值分别为19.14,18.27,14.65和10.20 mm;无灌溉条件下土壤蓄水量表现为 CA + BM > CM > CA > CK,平均值分别为10.95,10.05,7.75和6.92 mm。灌溉条件下土壤日均温度和日最大温度均表现为 CA +BM <CM <CA,CK,其中 CA 和 CK 的土壤日均温度和日最大温度间变化不明显,CA +BM,CM,CA 和 CK 的土壤日均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4.16,25.37,26.66和26.27℃,土壤日最大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6.72,27.73,31.77和31.88℃;无灌溉条件下土壤日均温度和日最大温度均表现为 CA+BM <CM <CA<CK,日均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4.50,25.67,26.76和27.20℃,日最大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7.23,27.92,31.09和32.74℃。土壤密度在灌溉和无灌溉条件下均表现为 CA +BM,CA <CM,CK 的趋势,CA+BM和 CA间差异不显著(P>0.05),CM 和 CK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在灌溉和无灌溉的条件下均表现为 CA+BM >CA >CM >CK。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在灌溉条件下表现为CA+BM >CA>CM,CK,CM 和 CK间差异不显著(P >0.05);在无灌溉条件下表现为 CA+BM,CA > CM,CK,CA + BM 和 CA 间差异不显著( P >0.05),CM 和 CK 间差异亦不显著( P >0.05)。【结论】添加、覆盖木屑以及添加木屑+覆盖枝条均能有效提高沙化土壤的持水能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覆盖木屑或枝条主要通过降低土壤温度、抑制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添加木屑主要通过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保持土壤水分;而添加木屑+覆盖枝条则通过降低土壤温度和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双重作用来保持土壤水分。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在生态建设和农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94.
林地产权问题是影响林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明确林地产权制度,使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管理和流动的要求,是当前林业工作的重头戏。湘西自治州农村自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林地资源逐步形成了“三权分离”的制度框架,即区域性组织拥有林地所有权,农户拥有林地经营权,国家拥有林地宏观调控支配权。相应地林地权属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所有权和使用权归集体,变为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其权属结构复杂。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产权关系不够明确,只注重了技术管理,而忽视了所有…  相似文献   
95.
本文主要以北海道黄杨的茎尖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培养条件、生长素浓度等因子对建立茎尖再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海道黄杨茎尖诱导最适培养基为“6-BA”+0.5mg/L+NAA0.1mg/L.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而且前10天采用暗培养,之后采取光照培养。  相似文献   
96.
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系统脆弱和农业生产低而不稳的现状,开展了"土地-植物-动物-社会产品"四位一体的草地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改良退化天然草地、实施草地科学放牧、优化植物生产系统种植结构、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建立草畜转化与优化饲养体系等措施可实现生态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建立和发展草地生态农业体系是宁夏中部干旱带...  相似文献   
97.
盐池县草地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盐池县5种不同沙化类型草地:潜在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和极度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分析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探讨沙化对草地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沙化程度的加重,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渐被沙生一年生草本植物及沙生灌木、半灌木取代;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自潜在沙化草地至极度沙化草地均逐渐下降,群落趋向于简单和不稳定,物种的替代率升高;群落相似性系数以重度沙化草地与极度沙化草地之间最高,而潜在沙化草地与极度沙化草地之间最低.  相似文献   
98.
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中,草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针对宁夏半干旱地区牧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
研究轮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可为草地合理放牧提供科学依据。在宁夏荒漠草原,以载畜率0.75只·hm~(-2)为水平,以围封禁牧草地为对照(CK),对连续放牧(CG)、二区轮牧(TG)、四区轮牧(FG)和六区轮牧(SG)方式下草地物种植被组成、群落盖度、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轮牧使荒漠草原优良牧草重要值下降,但可增加植物物种种类;增加轮牧分区有利于优良牧草和多年生草本重要值的保持,但对半灌木的影响较小;2)植被盖度以封育和四区轮牧较高,地上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以四区轮牧和六区轮牧草地较高,地下生物量以封育和六区轮牧处理较高,草地凋落物量以封育较高;3)轮牧可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优势度,但群落均匀度指数下降;4)各处理下植物群落均不稳定,相比之下,围封禁牧群落稳定性最高,连续放牧最低。综合植被特征和生产中的便利性,研究认为四区轮牧是研究区最适宜的轮牧方式。  相似文献   
100.
研究轮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可为草地合理放牧提供科学依据。在宁夏荒漠草原,以载畜率0.75只·hm-2为水平,以围封禁牧草地为对照(CK),对连续放牧(CG)、二区轮牧(TG)、四区轮牧(FG)和六区轮牧(SG)方式下草地物种植被组成、群落盖度、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轮牧使荒漠草原优良牧草重要值下降,但可增加植物物种种类;增加轮牧分区有利于优良牧草和多年生草本重要值的保持,但对半灌木的影响较小;2)植被盖度以封育和四区轮牧较高,地上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以四区轮牧和六区轮牧草地较高,地下生物量以封育和六区轮牧处理较高,草地凋落物量以封育较高;3)轮牧可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优势度,但群落均匀度指数下降;4)各处理下植物群落均不稳定,相比之下,围封禁牧群落稳定性最高,连续放牧最低。综合植被特征和生产中的便利性,研究认为四区轮牧是研究区最适宜的轮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