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蚕副产物在长毛兔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是蚕桑生产的重点区,年产鲜茧10万吨左右,在养蚕生产过程中每年可得到大量的蚕副产物(干蚕粪十多万吨,干蚕蛾上百吨),据我们分析测定,蚕粪中蛋白质含有量在13%以上,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矿物质等;而脱脂干蚕蛾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9%,富含长毛兔生长所必需的胱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这二种  相似文献   
13.
对夏华×平8用雄蚕饲育技术标准和常规品种二回育饲育技术标准做了对比饲养试验 ,调查其发育情况、龄期经过、稚蚕绝食生命时数和饥饿就眠率、眠蚕体重、蚕茧产质量等 ,结果雄蚕二回育技术标准能较好地控制日眠 ,从稚蚕绝食生命时数、饥饿就眠率及蚕茧产质量等综合分析看 ,雄蚕饲养标准更适合雄蚕的生理特点 ,更能发挥雄蚕品种的优良性状 ,可作为专养雄蚕的配套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成功,优质香菇——花菇生产量剧增,发展极快。如何提高花菇的品质和产量,使其产后增值,现对花菇越夏、增氧、管理的关键技术谈点浅见。 1越夏 ①制栽培袋时间,培育花菇的要比培育一般香菇提前3~4个月,从接菌到转色出菇需6~7个月。②菌丝培养适应的温度在28℃以下。③根据花菇菌丝体培养等特性,将其生产时间安排在3~5月,菌丝生长越夏到9~10月出菇(即180~210天)。④选用中温偏高,适应性广的菌株。⑤菌丝培养阶段场地需要阴凉、宽广、通风、微光,菌筒按井字摆放四层,控制温度不超过28℃,高于28℃时采取挂袋凉菌。⑥采用单面接菌3穴,延长菌丝发透菌筒时间,利于菌筒越夏。⑦发菌阶段翻筒次数不能过多,以3次为宜,防止过早转色造成菌皮增厚。  相似文献   
15.
人工饲料干粉添食对桑蚕茧丝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艳  谢德松 《蚕桑通报》1994,25(3):11-11,13
人工饲料干粉添食对桑蚕茧丝质的影响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李秀艳,谢德松,陈国定小蚕人工饲料育的研究在日本已进入实用化,但在我国进入实用化尚有距离,对大蚕期进入人工饲料实用化距离就更大了,为使低成本的人工饲料粉能在我们生产实际中利用,我们在减少给桑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夏华×平8稚蚕期用高温、雄蚕饲育标准和常规二回育饲育标准饲养,4龄起蚕开始同时进行32℃、90%高温多湿冲击至5龄第4天,调查其发育情况、眠蚕体重、产茧量、结茧率和死笼率等,结果稚蚕高温适叶和雄蚕标准的适叶区表现最好,为雄蚕饲育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摩洛哥(Morocco)王国位于非洲西北部,西濒大西洋,北临地中海,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2~24℃,极端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5.5℃.中、北部为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昼夜温差大,每日日照时间比中国长江流域长1~2h;全国人口 2900万,农业人口占70%以上,北部山区高达90%.可耕地面积828万hm2,年降水量从中部到北部为200~800mm.中、北部地区,特别是北部地区非常适宜种桑与养蚕.笔者等受国家外经贸部的派遣,在执行援外任务期间,进行了中国桑蚕品种在摩洛哥地区饲养的适应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春蚕杂交种饲育技术标准鉴定会于1983年11月19~22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6个省市、31个单位的46名专家、代表.该"标准"是农牧渔业部下达的"稳产、高产、优质、高工效、低成本养蚕体系的研究"项目中课题内容,由浙江蚕研所养蚕研究组承担.经实验室试验及总结群众经验研究而成;试验过程中得到省农业厅的支持并由海宁、海盐、长兴、德清、桐乡、兰溪等县帮助完成中试任务.会议期间,专家代表们首先听取了实验室试验报告、中试报告、农村中试基点情况汇报及全省应用情况报告;审查了技术资料.结果,一致认为,该"标准"根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的实际情况,针对多丝量蚕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