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4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4号生理小种(Foc4)含有两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Dicer-like基因FocDCL1和FocDCL2。为了探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其在RNAi中的作用机制,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ΔFocDCL1、ΔFocDCL2和ΔFocDCL1/2基因敲除突变体。表型分析显示,与Foc4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菌丝的营养生长无显著差异,但产孢量下降;ΔFocDCL2突变体在非生物胁迫刚果红处理后菌落明显变小且气生菌丝增多;ΔFocDCL2和ΔFocDCL1/2的致病力下降。miRNA深度测序数据显示,与Foc4野生型相比,ΔFocDCL1、ΔFocDCL2和ΔFocDCL1/2敲除突变体的miRNA长度分布和5′–端首位碱基出现频率都发生了改变,都能产生自身特异miRNA。DCL功能存在交叉和冗余,miRNA可以通过依赖独立的、交叉的或者联合的DCL发生;此外,鉴定到不依赖DCL形成的miRNA。这些结果表明FocDCL在产孢量、非生物胁迫、致病力以及小RNA发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2.
参照油梨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环境pH应答转录因子基因Pacl设计l对特异性引物,以芒果炭疽病菌(C.gloeosporioides)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大小为2 625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断包含完整的阅读框,与油梨炭疽病菌C.gloeosporioides pac1基因相应片段长度相同,二者碱基序列同源性达97%.用RT-PCR技术获得pacl基因cDNA片段,证实目的基因片段中存在3个大小分别为59,50,71 bp的内含子.拼接的全长cDNA长1 755 bp,推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584个氨基酸残基,与推测的油梨炭疽病菌pacl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同样大小,二者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9%,只有1个氨基酸的差异,可以肯定克隆的目的片段为C.gloeosporioides pac1基因,为进一步研究C.gloeosporioides侵染芒果时的pH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建立了检测芒果畸形病的有效方法。利用Fusarium proliferatum的钙调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外侧引物PRO1/PRO2和内侧引物O1/O2,采用引物PRO1/PRO2可以从芒果畸形病病原菌基因组中扩增出527 bp的特异性基因片段,采用引物O1/O2可获得477 bp的基因片段。巢式PCR的检测灵敏度达5×10-5ng/μL,是常规PCR的100倍。此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为芒果畸形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防治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针对华蕉(Cavendish,AAA)类主栽品种在命名过程中出现的"同物异名"现象较突出的问题,本研究利用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标记对华蕉品种进行快速鉴别。通过对19个华蕉类品种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多态性分析,共获得5条具有差异性的DNA片段,并对其进行测序分析,将其转化成相应的5对SCAR引物,再分别以19个华蕉类栽培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SCAR-PCR扩增。利用这5对SCAR标记在不同华蕉类栽培品种中的差异片段,建立快速鉴别19个华蕉品种的路线图。结果表明:组合使用这5对SCAR引物可以快速、稳定的区分其中的7个华蕉类栽培品种,而其余12个品种则被划分为4个组。本研究将多个SCAR标记进行联合分析,实现快速、稳定、高效的鉴别华蕉类栽培品种,有利于在分子水平上为华蕉类栽培品种的鉴别提供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65.
将23个有致病力的香蕉枯萎病菌海南菌株及属于1,4号生理小种菌株Foc-18,Foc-38分别在含氯酸盐的KPS培养基上培养,23个菌株共产生142个抗氯酸盐突变体,诱发获得98个不能利用硝酸盐的营养缺陷突变体。将获得的nit突变株作营养体亲和性配对试验,可将23个菌株分为4个亲和群,其中VCG1包括11个菌株,且全为海南分离的1号生理小种,VCG2则由10个海南4号小种菌株组成,广东1号小种Foc-18,4号小种Foc-38分别属于VCG3,VCG4。  相似文献   
66.
丝状真菌转座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座子是一类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在丝状真菌基因组中广泛存在。转座子可以引起遗传变异,也可以用于标签基因,近10a来对丝状真菌转座子的分离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综述了丝状真菌转座子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转座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分离方法及其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香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有效防治香蕉褐缘灰斑病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本试验比较了氨基寡糖素和丙环唑不同浓度混配处理对香蕉褐缘灰斑病的大田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水剂50~83.3 mg/L+25%丙环唑乳油225~250 mg/ 3次喷雾施药后7 d防效在79.65%~86.94%之间,其中减施25%丙环唑乳油32.49%时,其混配防效仍优于丙环唑单剂处理。氨基寡糖素与丙环唑混配可减少丙环唑的用量,提高香蕉褐缘灰斑的防治效果,试验期间各处理对香蕉植株无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在开展香蕉叶部病害调查时,发现了1例国内新记录病害。通过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以及病原菌形态学、rDNA-ITS序列克隆和绘制Pyricularia属系统发育树等鉴定方法,系统性地鉴定了这一病害,将该病害命名为香蕉角斑梨孢叶斑病,病原菌为Pyricularia angulata Hashioka。  相似文献   
69.
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1.2万hm2香蕉受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Motschulsky)的危害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每年有3次以上的高峰期分别为4~5、7~8月和10月、12月至翌年3月为发生、危害的最低期;东部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最重,其次是西部及中南部;海拔高度和气候与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危害关系密切,海拔越高,危害率、危害指数越低,雨热同季、高温高湿比较有利于种群繁殖与发生危害。防治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参试的3种杀虫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5%的马拉硫磷(跳丙)乳油1 000倍较好,在抽蕾初期防治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后期则效果降低或无效。  相似文献   
70.
不同杀菌剂对荔枝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w=10%的苯醚甲环唑、w=40%的氟硅唑、w=40%的腈菌唑和w=45%的咪鲜胺4种杀菌剂对编号为4—1—1和1—1的胶孢炭疽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4—1—1和1—1的抑菌效果均最好,其EC50分别为1.6077mg·L-1和1.6140mg·L-1;腈菌唑对4—1—1和1—1的抑菌效果均最差,其EC50分别为9.4059mg·L-1和10.5950mg·L-1。苯醚甲环唑对这2个菌株的抑菌效果分别是腈菌唑的5.9倍和6.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