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294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100篇
  128篇
综合类   1026篇
农作物   124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992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2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102.
<正> “871”猪用浓缩饲料,是江西饲料厂研制并生产的一种新型饲料,列于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因其在1987年1月份开始研究,故定名为“871”。它含有利用率高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促生长因子及药物等。其中粗蛋白含量不低于39%,粗脂肪不少于5%,粗纤维不大于7%,含钙量不少于3%,含磷量不少于1.2%,水份不大于13%,我区农家以稻米、糠为基础料,再按比例添加“871”补充其蛋白质制成全价配合饲料。饲喂生猪能有效地预防疾病,增强食欲,  相似文献   
103.
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属爬行纲壁虎科。体长可达34厘米,背面呈紫灰色,有赤色斑点;尾部暗灰色,有七条环带状斑纹;腹面灰白色,有粉红色斑点。指、趾问仅存蹼迹,指、趾底有单排皮瓣。栖息于山岩涧、树洞内和墙壁上。夜间活动,捕食昆虫、小鸟、蛇类和其他种类的壁虎。干燥的蛤蚧可全体人药,用于补肺益肾、纳气、定喘。  相似文献   
104.
105.
“杜长大”,“杜大长”三元杂交猪生产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林长光  吴提良 《养猪》1996,(3):31-32
通过对“杜长大”与“杜大长”两个组合肥育性能的三次重复对比测试及各43窝繁殖性能的比较测定结果显示,两个组合的生产性能表现各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6.
双抗夹心ELISA测定牛血清中Ig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7.
茶起源于巴蜀,巴蜀不单是茶叶起源和发展中心,也是茶叶贸易的创始地.茶的贸易最早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秦汉时成都已是茶的贸易中心,故有“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买茶”之记载.  相似文献   
108.
88-14-3是当前我省选育出高维生素C,淀粉含量较高的马铃薯新品系,适宜菜粮兼用。该品系高抗病毒病,晚疫病,较抗环腐病,一般产量18525 ̄31665kg/hm^2,适应范围广,在天水市二阴,高寒阴湿地区及一般山区都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9.
桃树新梢生长强旺,并且容易萌发二次枝和三次枝,夏秋不剪或修剪不当,易造成通风透光不良,果实品质产量降低,不利于花芽形成。一般结果桃树夏秋可进行三次修剪。 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新梢迅速生长  相似文献   
110.
一、在一般消毒的情况下,高温(90—92℉)干燥(相对湿度60—65%)多湿(95~100%)焗蚕。对南农七乙品种1~5龄任何时期,受焗4~24小时,发病率3.18%±2.1%,不会引起暴发性蚕病。4~5龄连续以焗1—3—6日,则发病率随焗蚕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较严格消毒条件下,二化性蚕种受到高温焗热热亦不会发生蚕病。二、焗蚕、饥饿及不良桑叶等综合不良因子作用下,但蚕期发病率在1.50~5.16%,亦不会导致暴发性蚕病。但高温干燥焗蚕的发病率较高,可能是桑叶萎凋快,造成饥饿的结果。三、蚕儿对焗热的抵抗力因生理状况而异,稚蚕期大于壮蚕,四龄期大于五龄,盛食期大于起蚕。其中以四龄眠五龄蚕起抵抗力最弱。蚕儿受焗后茧层量减少2—7%,四~五龄连续受焗,则可减少2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