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4篇
  21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解地形对草地恢复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草地恢复与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的影响机制,因地制宜为当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吴起县枣庄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对退耕坡面不同坡位草地恢复与土壤物理性质分异特征进行研究。从峁顶到沟底设置8个采样位置,在4面坡共布设128个采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和土样采集,将0—40 cm土壤分0—10,10—20,20—40 cm 3层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并分析其与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植被分布与土壤物理性质均表现出沟缘线以上的下坡位较优,沟缘线以下的陡沟坡较差的趋势;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对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主要集中在0—20 cm表层土壤,对20—40 cm土壤影响较弱;坡度对植被盖度与土壤容重、孔隙度和饱和持水量影响显著且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但对团聚体与颗粒组成无显著影响;植被恢复对土壤颗粒组成改善效果缓慢,若土壤颗粒组成被破坏,短期内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72.
以寒地水稻“三化”栽培技术为基础,将三膜覆盖技术、钵育苗技术、超稀植栽培技术、寒地优质米生产技术综合配套,组装了三膜钵育摆栽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并示范15亩。结果表明,增加积温70—105℃,减少昼夜温差,钵育壮苗,在同插期,育出4.1—4.5叶大苗。移栽规格30×16.7cm,每m220穴80苗,有效分蘖率与机插相比增加104%,以较少个体,建立高光效群体,亩产808.1kg,较机插增产42.1%。  相似文献   
73.
以绿豆淀粉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制膜原料,通过考察二者复合比例对可食性绿豆淀粉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可食性绿豆淀粉基复合膜的最佳复合比例,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该复合膜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其对青脆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豆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比例为2∶1时,绿豆淀粉基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膜性能,此时溶解度、水蒸气透过系数、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8%、1.2×10-5 g·mm·cm-2·h-1·Pa-1、35 MPa和21.4%。与绿豆淀粉膜相比,该复合膜组分间的相容性较好,且表面更平滑、均匀。在常温贮藏期间,用该复合膜涂膜的青脆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均优于未涂膜组,可作为青脆李的保鲜膜材料。  相似文献   
74.
连林生  越中保 《养猪》2000,(4):29-31
由云南地方猪种撒坝猪选育的专门化母系,在杂交体系应用中不仅能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且本身肉质优良,肌纤维较细、肌肉脂肪丰富,生产的杂种猪亦具有较好的肉质。  相似文献   
75.
崩岗崩积体坡面糙度及其与侵蚀方式的耦合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岗崩积体是崩岗的主要沙源地。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崩岗崩积体坡面侵蚀过程。研究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的点云数据能定量分析降雨前后坡面水蚀特征。全坡面及各坡位均为片蚀总量大于细沟侵蚀总量,但各坡位的侵蚀强度有所差异,其细沟侵蚀强度由大到小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片蚀强度由大到小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坡面空间糙度由大到小大致呈现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面侵蚀方式可影响坡面糙度值及变化趋势,而坡面糙度亦能影响各侵蚀方式的侵蚀强度。整个降雨时段内全坡面侵蚀量最大、产沙量次之,沉积量最小,受坡面糙度变化影响,全坡面侵蚀、产沙量均呈现递减趋势。而上坡位的侵蚀、产沙量无明显变化,中、下坡位的侵蚀、产沙量呈对数减小趋势。此外,除上、下坡位沉积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外,各坡位间侵蚀量、产沙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6.
凯氏定氮法(Kjeldahl)与杜马斯燃烧法(Dumas)是测定农业生物质总氮含量的主要检测手段,但二者的测定结果数值存在差异。该研究获取农作物秸秆样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共计1 179个,分别采用Kjeldahl和Dumas方法测定总氮(TKN和TCN,total Kjeldahl nitrogen and total combustion nitroyen)含量,通过多种统计与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比较了不同农作物秸秆总氮含量及其分布的异同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农作物秸秆氮含量分布均呈非正态分布,建议采用中位数统计;5种秸秆总体的TKN质量分数为(7.12±1.87) g/kg,TCN质量分数为(8.00±2.13) g/kg,TKN含量显著小于TCN含量;小麦和棉花秸秆的TKN含量和TCN含量与其他秸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不同生物质TKN含量与TCN含量关系不同,建议采用最小中位数二乘法进行拟合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农作物秸秆科学利用提供数据及方法互通性支撑。  相似文献   
77.
LoRa技术是最新出现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距离远、工作在非授权波段等特点,与ZigBee等现在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相比,其在人工林无线传感器网中更具潜力。然而由于LoRa的传输受环境影响较大,目前在人工林中传播特性的研究还处于空白。本研究基于Shadowing信号衰减模型,在广西东门林场中测试了433 MHz信道LoRa信号在两种天线高度下(1.5,2.0 m)和3种不同环境下(开阔环境、3 a林龄桉树人工林,5 a林龄桉树人工林)LoRa信号接收强度(RSSI)随距离变化的情况,每种条件下得到了两组数据。首先利用其中一组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LoRa信号传输遵从Shadowing模型,拟合度在0.886~0.982。然后利用另一组数据对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模型的精度介于0.780~0.961。最后分析了桉树人工林中影响LoRa信号传输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的方法和获得的信号衰减系数可以为桉树人工林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中LoRa节点的组网和部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8.
霜霉病是莴笋、生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不论露地栽培或在保护地中几乎都有发生.病害严重时,大量叶片变黄或变褐枯死,植株长势弱,造成减产.除为害莴笋、生菜外,还能侵染油麦菜、菊苣及数种野生菊科植物.  相似文献   
79.
慈姑(Chinese arrowhead),又称茨菰、慈菰、剪刀草、燕尾草等,为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茎供食.其栽培种属泽泻科慈姑属慈姑种慈姑变种之华夏慈姑,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特别是太湖沿岸和珠江三角洲为主要栽培区.慈姑钻心虫(Phalonidia sp.)又名慈姑蛀虫、慈姑髓虫,属鳞翅目细卷蛾科,是慈姑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在叶柄内蛀食为害,严重田块受害株率高达70%以上,严重影响慈姑生产,甚至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80.
茄子绵疫病被形象的称为"烂茄子"、"水烂",又因病果大多脱落,有地方叫做"茄子掉蛋",是茄子的重要病害.凡种植茄子的地区都有分布,于高温多雨季节发生,蔓延迅速,防治不当常引起大量烂果,造成减产,损失可达20%~30%,在茄果运销过程中亦能继续为害.该病除为害茄子,还侵染番茄、辣椒、黄瓜、南瓜及马铃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