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探明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对牦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体外培养的卵母细胞成熟率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取健康牦牛的卵巢,分离COCs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在牦牛COCs成熟培养液中添加终浓度分别为0、200、400、600ng/mL的GDF-9,统计卵母细胞成熟率;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GDF-9处理的COCs中Smad信号通路下游分子Smad4以及卵丘扩展相关基因(HAS2、PTX3、PTGS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添加0、200、400、600ng/mL GDF-9的COCs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Smad4和卵丘扩展相关基因(HAS2、PTX3、PTGS2)的mRNA表达量随着GDF-9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其中600ng/mL GDF-9处理组的Smad4和PTX3mRNA表达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600ng/mL GDF-9处理组的HAS2、PTGS2mRNA表达量与400ng/mL GDF-9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在牦牛COCs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GDF-9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GDF-9显著提高其信号通路下游分子Smad4基因以及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HAS2、PTX3、PTGS2)的mRNA表达,说明600ng/mL GDF-9对牦牛体外培养过程中卵丘扩展有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2.
针对西藏粮食生产上长期存在的小麦品质差,加工利用困难的突出问题,通过五年集中攻关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①提出了近期以改进栽培技术、远期以选育推广优良品种为重点的品质改良策略和具体要求与措施;②初步提出了小麦优质生产区划和选用优质品种、后期施肥、提早收获、有效防治病虫害为核心的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③完成了1000余个(份)小麦品种材料的品质化验普查,筛选出150多份优质育种亲本材料和15个有一定生产利用价值的优质品种;④配置积累优质杂交组合784个,积累优良后代材料近3000份;⑤建成了西藏第一个设备、技术先进的品质化验实验室并培训4名仪器操作人员;⑥进行了新选优质品种和原生产品种的磨粉与食品加工实验,取得了新品种品质优的直接证据.上述结果不但超额完成了项目合同任务,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和我区的小麦优质化生产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鸡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总结禽流感病毒抗体在藏鸡体内的消长规律,制定最佳的鸡场禽流感免疫程序。对林芝市西藏农牧学院临床兽医楼养殖的86只藏鸡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并按程序完成三次免疫后每隔2周随机对接种过禽流感疫苗的20只藏鸡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直至完成最后一次免疫后第28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数值,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抗体效价。血凝抑制实验表明,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经2周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第10周抗体水平达到高水平并维持至第20周,直到第24周,抗体水平降至临界值4log2附近;ELISA试验表明,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经2周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第10周至第20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持续保持在一定高水平。18周开始,抗体水平开始逐渐下降,直至第28周,抗体水平降至临界值50%附近。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第4~24周,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所有藏鸡血清中抗体效价平均值都在标准值4log2以上,抽检合格率均大于标准值70%;ELISA试验结果表明抗体数值(PI)均在标准值5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按本防疫程序防疫禽流感后,有效抗体在藏鸡体内维持时间为5个半自然月,建议第24周进行下一次免疫。  相似文献   
44.
目前戊型肝炎病毒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的病原体之一,且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全球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发展中国家。但现阶段在中国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尚不完整本文对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流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5.
文章对牦牛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和药物治疗进行了概述,指出了目前牦牛寄生虫病防治的不足,并探讨了防治牦牛寄生虫病药物的研制方向。  相似文献   
46.
调查了上海市部分规模化屠宰场生猪屠宰产品中戊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状况.从4个屠宰场采集60份猪胆汁、60份猪肝脏、印份猪脾脏、60份猪肠系膜淋巴结、160份猪粪便及61份猪血清样品.利用巢式简并引物和RT-PCR技术,检测样品中HEV RNA,并对阳性扩增子进行克隆测序,序列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戊型肝炎病毒RNA阳性率为1.08%(5/461).其中胆汁检出率为3.3%(2/60)、粪样为o.6%(1/60)、血清3.2%(2/61)、肝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未检测到HEY RNA.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5株HEV中3株为基因3型HEV,同源性为90.7%-98.6%;2株为基因4型,同源性为94.9%.结果证实屠宰场生猪携带的HEV主要存在于胆汁和血清中.因此提示.屠宰场在屠宰时要妥善处理生猪血清和胆汁以防污染其他屠宰产品.研究在屠宰生猪中检测到基因3型HEV RNA.结果提示,至少在较为局限的群体中基因3型和4型病毒可以共存.  相似文献   
47.
【目的】牦牛作为西藏自治区人畜共患及多重耐药病原体的重要宿主之一,在养殖过程中滥用抗菌药物是导致牦牛多重耐药发展及传播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对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菌株毒力特性、耐药性、整合酶、生物被膜表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在西藏拉萨、林芝、那曲养殖户采集200份牦牛腹泻样品,利用细菌学方法使用麦康凯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用16S rDNA通用引物对疑似大肠杆菌进行PCR扩增及测序,所获序列用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对大肠杆菌进行7类1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致病性关系密切的4类10种毒力基因,以及20个常见耐药基因和2个Ⅰ类整合子进行PCR检测,采用改良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确定分离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表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91株牦牛源大肠杆菌,对7类16种抗菌药物的纸片扩散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克林霉素耐药性最强(87.91%),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最多出现13耐。在毒力基因检测中,STEC、ETEC、EPEC、NTEC 4类毒力基因均有阳性存在,其中F17毒力基因占59.34%(54/91),stx1毒力基因占49.45%(45/...  相似文献   
48.
49.
佛拉萨,人的纯净之土,人的夙愿之魂。你的轮回之始,我的无量之恩。佛、拉、萨。静心静气,分三步,上齿轻扣下唇,气冲霄汉;舌底下颚,气若游谷;双齿微开,气若吐虹:佛——拉——萨——以前,有位朋友在贡嘎雪山上向我朗诵《香格里拉佛拉萨》这一诗篇段落的时候,我不以为然,以为是作者故弄虚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遭遇成长的烦恼和彷徨,蓦然回首,我才发现,这段散文诗般的文字,道出了拉萨令人向往的真谛,就像仓央嘉措诗歌一样融化在我血液里了。我常常想,  相似文献   
50.
<正>溶血性曼氏杆菌常存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上呼吸道中,正常情况下不易导致动物发病,为条件性致病菌,但在应激因素影响下,如气候变化、长途运输或者存在病毒、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导致免疫力降低时,可引起牛地方流行性肺炎、奶牛急性胸膜肺炎、犊牛多发性血管炎、山羊肺炎、绵羊乳房炎和羔羊急性败血症等多种疾病,且其引发乳房炎的能力可能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