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4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随着牛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高精饲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在不断提高牛生产性能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营养代谢病,特别是瘤胃酸中毒的发生,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就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制与防治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论述,以期为临床生产中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2.
通过B超技术监测犬妊娠后期胎儿头、肝脏及心跳的变化情况,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胎儿头径随妊娠时间的增加整体增加,且妊娠最后10d较前期增长幅度大,平均每天增长0.70mm。肝脏直径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妊娠最后5d胎儿肝脏直径平均每天增长3.03mm。胎儿胎心搏动次数随妊娠时间增加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但在分娩前10h有胎儿胎心跳动次数下降到180次/min,刚出生胎儿心脏搏动次数会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33.
18头健康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对照组),每组6头,试验组Ⅰ灌服参苓白术散,试验组Ⅱ灌服四逆散,并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以及运输前后不同时间,进行激素、免疫功能指标监测。结果表明,试验组Ⅰ参苓白术散可使肉牛运输前后的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缓和,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而试验组Ⅱ四逆散的抗应激效果不及试验组Ⅰ参苓白术散。  相似文献   
34.
文章论述了草地畜牧业的养分循环及放牧与舍饲的统一性,指出草原地区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是合理的选择,通过案例证实了在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生产系统中饲养肉牛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新疆褐牛及其杂交牛24~26月龄活重520~600kg)。讨论了草地承载力与养殖业发展,强调要依据动态草地承载力发展草食家畜、优选放牧策略、草地封育与划区轮牧。针对不同生态区域提出了加强草地生态建设的一些建议,通过案例证实了中原地区草地奶牛业生产系统可以达到高产、优质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35.
旨在建立一种有效的定量方法监测肉牛在运输前后瘤胃内3种主要细菌的变化,本试验选用8头体质量相近的健康夏南牛,在运输前、运输中6h、运输后1、3、7、15d时间段采集瘤胃液。分别以黄化瘤胃球菌、嗜淀粉瘤胃杆菌、脂解厌氧弧杆菌的16SrRNA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运输应激对肉牛以上3种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运输前相比,黄化瘤胃球菌在运输中6h、运后1d浓度显著升高(P〈0.05)。嗜淀粉瘤胃杆菌在运后3d浓度升高到运输前的13.86倍,随后逐渐降低,15d时为运输前8.42倍。脂解厌氧弧杆菌在运输后3d数量出现极显著的降低(P〈0.05),在7、15d逐渐恢复。结果表明,运输应激对黄化瘤胃球菌影响不大;脂解厌氧弧杆菌在运输应激后出现显著的降低,运输后半月内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嗜淀粉瘤胃杆菌则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瘤胃细菌进行定量可以快速有效的反映出运输应激对菌的数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6.
固始鸡部分性状及器官活体B超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B超法测定了固始鸡活体的胸肌厚度(X1)、小腿部横切面面积(X2)及睾丸横切面周长(X3),并于屠宰后称重胸肌(Y1)、腿肌(Y2),测量睾丸正中横切面周长(Y3)并进行比较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对性状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3,r2=0.84,r3=0.79呈显著水平).作者建立了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表明用B超法活体测量值来估测鸡胸肌重、腿肌重,乃至睾丸等内脏器官的活体性状是可行的,对家禽育种及生产实践均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对经长途运输后肉牛的抗应激和促生长作用及效果,试验将经长途运输后的27头肉牛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9头,试验1组和试验2组肉牛运后10 d内每天分别灌服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和肌肉注射泰乐菌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表明:试验1组肉牛发病率比对照组低8.89%,且平均每头牛体重增长量比对照组多7.150 kg;试验2组肉牛发病率比对照组低15.01%,且平均每头牛体重增长量比对照组多8.710 kg。说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对经长途运输后肉牛的抗应激和促生长均有一定作用,且后者的作用效果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38.
夏南牛运输前后生理指标和血液指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夏南牛运输前后生理指标和血液指标的变化.选用8月龄夏南牛9头( ♂),在最高气温18.1℃,空气相对湿度30%下,用汽车运输3 h(约110 km),分别在运输前和运输后测量体温和采集静脉血液,进行主要血常规、生化和离子项目检验.结果表明,运输后与运输前相比,体温降低;LYM、P和K+显著降低(P<0.05);LY...  相似文献   
39.
本试验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在运输前,对第1批的69头牛进行以肌肉注射科特壮为主的综合用药处理,对第2批的39头牛进行肌肉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处理,运输时间分别为32 h和36 h,途中不提供水和任何食物,牛运达后继续观察30 d,记录环境温湿度及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几乎肉牛始终都处于热应激的状态中;第1批牛和第2批牛在运达后陆续发病,2批牛分别在运后第9天和第13天前时,试验组均比对照组的累积发病数低,但之后到运后1个月,试验组又均比对照组的累积发病数高;运后第1批牛要比第2批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1.23%和20.29%。  相似文献   
40.
通过活体B超探查、术中B超探查及造影和水浴B超探查比较观察,对母羊生殖器官的超声解剖结构和影像进行了研究,确立了3.5MHz扇扫探头体表探查和5.0MHz线阵探头直肠探查的两种B超探查通路。直肠探查时可依次显现阴道、子宫颈、膀胱、子宫角和卵巢的声像图,在膀胱液性暗区前下方清晰可见子宫和卵巢为中等强度的回声结构,其包膜周边回声界限明显,强回声带声影的耻骨联合可作为盆腔和腹腔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