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近年来,人们对羊肉需求量剧增,肉羊养殖行业前景较好,但由于环境突变、饲养管理不善和疾病防治不当等多种因素导致夏季放牧羊群经常发生疾病,给养羊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临床实践,从发病羊群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对夏季放牧羊群易发病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肉羊养殖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充分认识新时代背景下不同专业对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前提。鉴于发达的畜牧业和宠物行业需要大量的高水平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当前就业市场中备受青睐。笔者通过对近5年动物医学用人单位需要、学生毕业后反馈、国外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标准的调查研究,结合前期实地调查、问卷反馈、毕业生跟踪的研究基础,分析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动物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特点,以期为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方向,对提升高校动物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铜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应用广泛,但大量使用高铜饲料则会对畜禽机体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从高铜饲料对家禽生产性能及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造血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综述了其对家禽的危害作用,为临床上研究高铜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4.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人结合我校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主要从组织保障、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监控机制、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动物疾病诊疗、疫病防控和环...  相似文献   
25.
将50只30日龄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和Ⅳ组共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对照组、试验Ⅰ、Ⅱ和Ⅲ组每天分别按硫酸铜0、20、50、100 mg/kg体重灌胃1次,试验Ⅳ组按100 mg/kg体重灌胃的同时饮用500 mg/L VC溶液,其余各组自由饮用蒸馏水。分别在试验开始及第7、14、21和28天称重,尾静脉采血测定血常规指标。试验结果显示,整个试验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体重、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在试验第28天时红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体重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在试验第28天小鼠体重和红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P>0.05)。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Ⅳ组第21和28天的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但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铜能显著抑制小鼠的生长,降低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VC对高铜引起的体重下降有部分逆转作用,对高铜引起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6.
通过在兽医临床诊断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哲学思维建立临床疾病诊断印象,从而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诊断水平。将2014级108名动物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成4组,每组27人,随机抽取门诊病例30例,第一组学生独立自由进行临床疾病诊断,第二、三、四组分别基于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思维进行兽医临床疾病诊断,与第一组学生相比,二、三、四组学生正确诊断的病例数、正确率、运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思维多向性均显著提高(P0.05),而二、三、四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引导学生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应用到兽医临床诊断思维中,能够有效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疾病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急性短期高温环境下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发生显著变化时犬血液学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本试验采用人工模拟高温环境的方法,分别测定了试验犬(n=6)在(35±1)℃下持续0、3、8、16 h及自然降温16 h后的血常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试验开始前相比,急性短期高温环境下犬各试验时间点粒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直/总胆红素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急性短期高温环境能显著改变犬血液学部分指标,揭示临床上可通过改善血液质量的方法缓解急性短期高温环境对犬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28.
<正>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猪生殖繁育性疾病越来越多,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猪衣原体病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9.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磺胺类药物特别是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异口恶唑等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动物疫病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然而不合理的用药导致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进而危害人类健康。作者对目前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SAs)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微生物检测法、分光光度计法、免疫分析法、色谱法及色/质联用技术等,重点介绍了免疫分析法和色谱法,并对各种检测方法做出评价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是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多发病。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良密切相关,天气寒冷、气温骤变、维生素A缺乏、青饲料不足、鹅群过度拥挤等因素.均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