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9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有机基质栽培对风味4号厚皮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基质栽培的风味4号甜瓜分别比对照增产35.4%、25.1%和21.8%,品质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2.
贾云 《中国猪业》2008,3(7):12-16
随着我国养猪业从过去的散养阶段向规模化养殖阶段过渡,大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切实搞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成为畜禽养殖户和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一种新型养猪新模式——自然养猪法应运而生,在山东、吉林等地推广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推广范围也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43.
落叶松褐锈病的流行及重寄生菌的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连续3年的观测结果并结合主要气候因子,对发生在落叶松属植物上落叶松褐锈病年流行规律进行了综合相关分析,又利用寄生在该病原菌夏孢子堆上的Sphaerelopsisfilum在本溪、宽甸两地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辅以人工方法,可使Sphaerelopsisfilum的寄生率由原来的16%提高至85%以上。  相似文献   
44.
通过7种培养料配方进行平菇产量的对比试验得知,不同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与其平菇产量无关,而与菌丝生长势有关,生长势强则产菇量高;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发现,配方4、5、7的平菇产量与配方相比,差异呈极显著,生物学效率达78.8-81.2%,且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投入产出比为1:2.4,适宜在辽东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培养料配方与平菇产量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中东  贾云 《食用菌》1997,19(2):18-18
  相似文献   
46.
汾河灌区土壤墒情预报方法初步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墒情预报是了解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调控土壤水分状况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依据山西省汾河灌区三站多年冬小麦与夏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实测资料及相应气象资料建立了土壤墒情预报的经验模型和消退指数模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模型均能满足预报精度要求,但消退指数模型的精度比经验模型更高。  相似文献   
47.
地下水埋深对冬麦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6种地下水位控制处理和对照(自然地下水位)冬小麦试验,探讨了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冬麦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和垂直变化规律、地下水-土壤水界面水分转化量变化过程以及对冬麦田田间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对冬麦田0~60cm土壤水分动态有着明显的影响。地下水埋深越浅,麦田表层和主要根层土壤储水量季节变化越强烈,地下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量越大,冬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也随着增加;土壤排水量大小与灌溉量和降雨量大小有关。地下水位埋深越深,灌溉和降水后的土壤开始排水日期越滞后;无论地下水埋深深浅,冬麦田累计地下水补给量变化规律可分为4个阶段,即稳定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趋于稳定期;地下水埋深1.5m时冬小麦产量最高,地下水位太深或太浅产量均下降。水分利用率最高值出现在地下水埋深1.0m的处理。地下水位在1.0m以下时,水分利用效率随地下水深度加深和灌水量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48.
连续3年观测研究得知:寄生在落叶松属Larix spp。植物上的褐锈病Triphragmiopsis laricinum(Chou)Tai流行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与气候因子中的降雨量关系密切;而寄生在褐锈菌上的重寄生菌Sphaerellopsis filum(Biv-Bern.)Sutton流行高峰期则为8月下旬,与大气湿度关系紧密。日中流行规律观测研究得知:落叶松褐锈病菌夏孢子日飞散曲线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26块临时标准地的调查,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对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落针病Lophodermium maximum B.Z.He.et Yang与林龄、密度及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影响红松落针病的主要因子是海拔(小于650米),其次是密度和林龄。感病指数与林龄、密度,海拔、坡度、坡向关系的数学模式,可为病害预测及防治提供依据,为造林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优质早熟小果型西瓜新品种龙盛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盛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西瓜研究室育成的适宜保护地栽培早熟小果型西瓜一代杂种。早熟,全生育期75d,果实发育期26d;果实高球形,果皮绿色覆细虎纹状条带,果形端正,果个均匀,外观漂亮;果皮薄,皮厚0.3~0.4cm,韧性好,耐裂,耐运输;瓤色鲜红,剖面均匀一致,瓤质脆沙,口感甜,风味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以上;单果质量2.0kg左右,可食率高;667m2产量立架栽培3000kg左右,爬地栽培2000~2500kg。适宜黑龙江省及气候相似地区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