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56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43篇
  53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43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81.
绥玉4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自交系绥系618为母本、自交系绥系717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新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10℃活动积温2750℃区域种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宜机收、品质优、果穗封尖好、抗逆性强、稳产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2.
利用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辅助性筛选标记基因,基因枪法轰击玉米自交系A188和Qi319未成熟胚的胚性愈伤组织。瞬间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轰击后GFP表达可持续近20 d,轰击后10 d左右表达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采用潮霉素筛选、GFP荧光法鉴定,获得一批玉米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为0.33%~0.47%。分子鉴定和后代分析的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了玉米基因组中,并能够稳定地表达和遗传。GFP作为辅助性筛选标记基因可以直观、快速和有效地消除玉米遗传转化工作中的假阳性现象。  相似文献   
883.
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重要资源之一。云南位于全球3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是享誉世界的天然农业基因宝藏,具有许多极其珍贵的生物特有属和种。本文系统分析了云南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成效,找出了全省资源家底不清、资源保存与鉴定设施差、特有资源消失风险加剧、优异资源发掘利用滞后、资源引进输出情况不明、有效交流与共享不畅等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围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开发创制、育种利用、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4.
【目的】明确施用磷酸钾对酸化茶园土壤pH及其交换性阳离子的影响,以探索便捷高效的茶园土壤酸化改良方法。【方法】分别选取pH 3.53和pH 4.16的茶园土壤,以磷酸钾作为钾肥,分别设置4种不同浓度水平的施钾处理(50、100、150、200 mg/kg),并以不施肥为对照(CK),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每隔1、5、10、20、30、45、60 d取出1次土样晾干并测定土壤pH、交换性阳离子K+、Na+、Ca2+、Mg2+、H+、Al3+、铵态氮、硝态氮。【结果】(1)在2种受试土壤中,添加磷酸钾均可显著(P<0.05)提高酸化茶园土壤pH和交换性K+含量,提高幅度与磷酸钾的添加量呈正比,其中添加200 mg/kg磷酸钾处理对土壤pH和交换性K+的增幅最大,与CK相比,2种受试土壤pH分别提高0.17、0.19个单位,交换性K+的增幅分别为26.84%~104.97%, 3...  相似文献   
88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黑脊倒刺鲃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蛋白质代谢及肠道形态的影响,旨在探讨黑脊倒刺鲃幼鱼的蛋白质需要量。选择初始体重为(8.4±0.1) g的黑脊倒刺鲃幼鱼45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以红鱼粉和豆粕为蛋白质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9.83%、33.96%、38.52%、42.43%、46.33%和50.67%的6种等能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46.33%蛋白质水平组终末体重、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29.83%、33.96%、38.52%和50.67%蛋白质水平组(P<0.05),42.43%、46.33%和50.67%蛋白质水平组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29.83%、33.96%和38.52%蛋白质水平组(P<0.05),42.43%蛋白质水平组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9.83%蛋白质水平组肠长指数(ILI)均显著低其他各组(P<0.05),38.52%、42.43%、46.33%和50.67%蛋白质水平组肥满度(CF)显著高于29.83...  相似文献   
886.
为解决包括老式果园在内的农业农村领域狭小区域的杂草割刈问题,本研究参照标准《GB/T 10938-2008 旋转割草机》、《GB/T 14176-2012 林业机械 以汽油机为动力的便携式割灌机和割草机》,对QY42R型遥控割草机进行性能测试。经测试,QY42R型遥控割草机性能较好,其中割幅利用系数为99.8%,割净率能够达到99.1%,基本能无漏割情况发生;其纯作业效率2.28亩/h,为人工割刈作业的4.2倍以上;同时,其亩均作业成本也较人工割刈作业节省48%以上。  相似文献   
887.
888.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对旱盐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的PEG-6000和盐溶液(NaCl)模拟干旱及盐胁迫得出萌发阈值为10%的PEG-6000溶液和150 μmol/L的NaCl溶液。结果表明:除盐胁迫下的赤霉素处理外,3种激素处理对荆芥种子发芽率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促进萌发效果最好的激素为赤霉素,旱、盐胁迫下GA最佳浓度分别为0.1 mg/L和1 mg/L,发芽率分别为73.00%和58.67%。干旱胁迫下,NAA处理后效果强于IAA,但高浓度抑制作用严重;盐胁迫下,3种激素对发芽率的影响差距不大,但GA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远高于NAA和IAA。  相似文献   
889.
东北林草交错带是我国北方最具典型性和最具代表性的林草交错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受全球气候波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东北林草交错带草原生态系统面临一系列退化问题。以东北林草交错带为例,阐述了近年来林草交错带草原退化现状,分析了林草交错带草原生态退化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保护利用措施,以期为新时期的林草交错带草原保护利用提供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890.
采用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菌发酵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合成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鼠李糖乳杆菌发酵阶段探讨了液固比、装液量、发酵时间、接种量对γ-氨基丁酸产量的影响;酿酒酵母菌发酵阶段探讨了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对γ-氨基丁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鼠李糖乳杆菌阶段,最优条件为发酵时间18 h、接种量2%(V∶V)、液固比100∶1(mL∶g)、装液量60%,在酿酒酵母菌阶段,最优条件为发酵时间49 h、接种量1.5%(V∶V)、摇床转速160 r·min-1、发酵温度30℃;在最优发酵条件下,黑木耳发酵液的γ-氨基丁酸产量为1.117 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