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9篇
  36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故城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棉花生产大县,常年植棉面积2—2.5万公顷,为充分利用棉田闲置期发展冬季农业,提高土地效益,故城县农业局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示范。冬闲季节在棉田种植越冬甘兰,第二年棉花播种前收获上市,亩增效益千元以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2.
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冬麦后复种蔬菜经济效益显著。复种亩纯收入超过1000元的为复种菜花和韭葱,复种菜花的亩产值为2300元,亩纯收入1785元,复种韭葱亩产值为1449元,亩纯收入1049元;超过800元的为复种青萝卜,亩产值为1147元,亩纯收入862.5元;400元以上的为复种黄瓜,亩产值为1159.0元,亩纯收入610.8元,冬麦后移栽西瓜,亩产值989.4元,亩纯收入506.25元,复种毛豆亩产值为728.2元。亩纯收入459.1元,复种胡萝卜亩产值为708元,亩纯收入428元;亩纯收入300元以上的有复种梅豆。亩产值为880.2元,亩纯收入363.1元,复种大白菜亩产值为678.7元,亩纯收入362.4元;冬麦后直播小黄豆,亩产值彻.3元,亩纯收入221.4元。其它复种蔬菜效益较低,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103.
以小麦和玉米等旱作粮食为主的旱地是我国重要的耕地类型,其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全国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库,分析了1988—2007年和2008—2018年间全国及不同区域主要旱作粮食耕地的钾肥投入量、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了土壤速效钾与缓效钾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1988—2018年全国主要旱作粮食耕地的化肥钾、秸秆钾和总钾的年均投入量(K2O)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年均投入量分别为125 kg?hm-2?a-1、148 kg?hm-2?a-1和273 kg?hm-2?a-1。在不同区域间均呈现出华北和东北的钾肥投入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的趋势。与1988—2007年相比,2008—2018年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南的总钾年均投入量增加了4.22%~23.8%,而西北则略有降低。在1988—2018年,全国主要旱作粮食耕地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分别为139 mg?kg-1和665 mg?kg-1,与1988—2007年相比,2008—2018年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分别提高了15.1%和6.72%。在不同区域间,土壤速效钾以西北和东北较高(大于150 mg?kg-1),而华北和华东较低(136~149 mg?kg-1),西南最低(116 mg?kg-1),与1988—2007年相比,2008—2018年华北、华东、西北和西南的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了15.7%、17.7%、4.16%和34.5%,土壤缓效钾分别增加了8.95%、2.15%、5.71%和4.19%,而东北则略有降低。线性方程表明,随着土壤速效钾的提高,2008—2018年土壤缓效钾的增加量(14.2 mg?kg-1)明显高于1988—2007年(7.23 mg?kg-1),同时,不同区域间的拟合方程也表明,随着土壤速效钾的增加,1988—2018年东北、华东和西北的土壤缓效钾增加量明显高于华北。因此,在全国耕地质量监测平台上,与1988—2007年相比,2008—2018年全国和大部分区域主要旱作粮食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与缓效钾的线性关系为快速估算缓效钾含量提供了技术参考,但不同试验阶段和区域内拟合方程存在差异,建议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综合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精准划分土壤供钾能力等级,从而为实现藏钾于地的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4.
春季绿茶的香气组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春季绿茶的香气组分特征,对绿茶和鲜叶的香气浓缩物进行了分析,研究有关春季绿茶香气成份的变化和鲜叶在贮藏期间香气浓缩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顺—3—己酸己烯酯(cis—3—Hexenylhexanoate)和反—2—己烯酸—顺—3—己烯酯(Cis—3—Hexenyl—tran—2—hexenoate)具有春绿茶的典型新茶香。为比较新鲜青草气味,人工合成了十二种己烯醇酯类异物体。  相似文献   
105.
EMS诱变选育花生新品种-花育4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育40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将浓度为0.3%的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注入花生品种花育16号开放的花朵内,育成的高产稳产、高出米率、适宜机械化收获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于2011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1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1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稻田土壤有效磷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磷平衡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农业农村部始于1988年的全国稻田土壤监测数据库为基础,将稻作区划分为东北、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长江中游、华南和西南五个区域,分析近30 a各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磷肥回收率及农学效率和磷素的表观平衡,揭示各区域间稻田土壤磷素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特征,为稻田土壤磷素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全国主要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1.18 mg·kg-1,各区域间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华南区最高(33.71 mg·kg-1),西南区最低(12.49 mg·kg-1)。除长江中游外,其他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随施肥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全国平均年增速为0.36 mg·kg-1。随施肥年限的延长,各区域均表现为磷素盈余状态,全国土壤磷素盈余量年均为35.03 kg·hm-2,其中华南区磷素盈余速率最高(51.31 kg·hm-2·a-1)。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素累积盈余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平均每盈余磷素100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0.82 mg·kg-1。各稻作区磷肥回收率和磷肥农学效率均随施肥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西南区最高,分别为35.92%和69.02 kg·kg-1。近30 a来,各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素累积盈余量随施肥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土壤磷肥回收率和农学效率表现出区域差异,应根据当地磷素平衡状况适当调整施磷制度,西南区应增施磷肥,保证作物的正常磷素需求;华南区可减少磷肥施用量,提高磷素利用率,降低面源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7.
花生区组间杂交新品种花育3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育31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生物技术部分子育种组利用不亲和野生种育成的国内外首个大粒型的花生属区组间杂种品种。在山东省两年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41.65kg/666.6m^2,籽仁产量248.97kg/666.6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16%和9.26%。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1.05kg/666.6m^2,籽仁产量243.68kg/666.6m^2,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7.19%和11.78%。2009年3月23日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8.
在汕头市中心城区引种象鼻树的结果表明:该种适宜引种区的气候和立地条件,生长发育良好,已能正常开花结实,且表现出较强的抗风、耐湿、抗寒和抗病虫能力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灵魂,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要保证,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和农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科技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菜用地膜马铃薯氮肥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引黄灌区菜用地膜马铃薯在全生育期钾肥、磷肥按常规施肥量配施的条件下,氮肥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无氮区、缺氮区与高氮区产量差异显著,氮肥对产量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氮肥全部基施且纯氮(N)量以270~360 kg/hm2的施肥方案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