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361篇
农学   182篇
基础科学   330篇
  286篇
综合类   1616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188篇
畜牧兽医   1096篇
园艺   330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微型联合收割机气流式清选装置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谷粒的基本物理特性,分析谷粒在水平气流中的运动轨迹与受力间的关系,设计出箱体式纯气流谷物清选装置,并确定了清选流场的守恒方程。借助Fluent软件,建立了气固多相流的欧拉模型,实现了谷物清选的仿真模拟并获得相关数据,论证了适用于微型联合收割机的气流式清选装置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2.
美王是以自交系M16为母本,以自交系W-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西瓜一代杂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果实发育期30 d(天)左右,全生育期97 d(天)左右;日光温室秋冬茬或冬春茬栽培,果实发育期50 d(天)左右,全生育期108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主蔓第6节着生第1雌花,以后每隔 2~3节现1雌花,结果能力强,田间整齐度好。果实圆球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规则条带,瓤大红色,剖面均匀一致,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6 %,边部 10.6 %,VC含量84 mg·kg-1,风味好,品质佳。单瓜质量3.5 kg左右,每667 m2产量3 800 kg左右,适于露地早熟栽培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3.
食用菊花扦插繁殖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基质选择、插穗长度、生根粉处理及食用菊花品种几个方面,对影响食用菊花扦插繁殖成活率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珍珠岩是食用菊花扦插的首选基质;插穗长度为10 cm时生根情况较好;生根粉能够显著促进插穗生根;食用菊花插穗生根能力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4.
四倍体甜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同源四倍体甜瓜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甜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类似,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粗线期观察到有6.7%的细胞出现双核;终变期的四倍体染色体构型较复杂,有二价体、多价体、三价体和单价体;中期I和中期II有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I和后期II出现染色体桥和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和多分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异常是同源四倍体甜瓜育性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135.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通过试验研究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征评估问题,为精确计算滚动轴承摩擦力矩的动态性能奠定基础.用关联维数标准差刻画摩擦力矩的不确定性,用关联维数均值描述摩擦力矩非线性特征的演变历程.研究表明,滚动轴承属于确定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但其摩擦力矩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随着转速的增加,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关联维数标准差与均值都呈现出非线性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6.
于2003-2005年的每年春季,在广东沿岸10个海湾,每个海湾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成体30只,测定其中六六六(BHCs)和滴滴涕(DDTs)的含量。结果显示,2003-2005年近江牡蛎体中DDTs平均含量是68.7ng/g(干重),为1991-1993年的5.54倍。样品中DDTs年平均含量在2003-2005年快速增加,但在1991-1993年前是缓慢减少。2003-2005年DDE/DDTs含量比为12.8%-39.1%,比12年前的45%-55%明显更低。2003-2005年牡蛎样品中BHCs平均含量是3.27ng/g(干重),仅相当于1991-1993年的16%。样品中BHCs年平均含量在2003-2005年持续降低,降速比1991-1993年缓慢。2003-2005年γ-BHC/BHCs平均含量比为19.6%,低于12年前的26%。样品中BHCs、DDTs区域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粤东沿岸、珠江口、粤西沿岸/粤东沿岸、粤西沿岸、珠江口,与12年前的区域分布格局相同。本研究采集的牡蛎样品中,BHCs、DDTs含量范围分别是未检出-1.21μg·kg^-1和0.11-76.3μg·kg^-1(湿重),均低于中国和欧美的最低残留限量(湿重)。  相似文献   
137.
鲸类体内持久性有机氯残留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鲸类体内持久性有机氯(persistent organochlorines,POs)的研究进展和概况,包括鲸类体内POs残留水平的分析方法;POs进入鲸体内的方式及消除途径;鲸类体内POs的残留水平;POs对鲸的有害影响;鲸类体内POs污染的毒性评价。通过分析表明,POs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中国应进一步研究近岸海域哺乳动物POs的长期污染效应,进而更深入地研究其环境行为、归宿和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38.
南海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从事热带、亚热带水产科学研究的非盈利公益性国家科研机构。建所55年来,已经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0多项,获各类科研成果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12项,省、部级奖励108项,这些成果分别在各个时期为繁荣中国渔业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谨就近5年南海水产研究所科学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9.
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4年3月、5月、9月和12月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样数据,对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目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低于历史水平。2004年大亚湾海域内共出现79种(类)大型底栖动物,全海域均匀度(J)、丰富度(D)和Shannon—Wiener指数(H’)均值分别为1.17、0.74和2.06。各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较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样性水平以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大亚湾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有所影响,湿季多样性水平高于干季。湾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较高,因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内小鳞帘蛤Veremolpamicra和粗帝汶蛤Timocleascabra极强的优势地位,导致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多样性水平较低。水温升高而引发的小鳞帘蛤和粗帝汶蛤丰度的变化,造成了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40.
澄海莱芜人工鱼礁集鱼效果初步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2003和2007年分别对澄海莱芜人工鱼礁区进行了投礁前的本底调查和投礁后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的资源密度明显比投礁前高,增加了25.63倍;礁区海域各类资源种类均比投礁前丰富,总种数由投礁前的23种增加至41种,比投礁前增加了0.78倍,其中,蟹类种数增加最多,增加了1.75倍;在本底调查中没有出现的经济种类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和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在跟踪调查中已成为主要优势种;Shannon—Wienver多样性指数(H’)在礁区和对比区均比投礁前有所增加。表明鱼礁投放后,鱼礁区集鱼效果和群落结构明显改善,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