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643篇
农学   140篇
基础科学   89篇
  74篇
综合类   843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1101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91.
内蒙古生态屏障建设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解释内蒙古生态屏障内涵的基础上,确定了内蒙古生态屏障区,并对各生态屏障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根据内蒙古生态屏障内的生态环境组成特点,提出了各生态屏障类型的建设与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92.
利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生物炭和有机肥施用对白菜地土壤地表径流氮素损失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常规施用化肥(CK)、生物炭配施化肥(B)、有机肥配施化肥(F)、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化肥(BF)4个处理,探究施加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团聚体以及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B与F处理较CK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B处理提高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要优于F处理,F处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要优于B处理,BF处理提高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团聚体稳定性能力介于B、F处理之间;在整个生育期内,B、F处理均能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F处理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要优于B处理,BF处理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要优于B、F处理。相关分析表明,径流液总氮与>2 mm粒径团聚体呈极显著相关(P<0.01);径流液中硝态氮的损失量与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呈显著相关(P<0.05);径流液中铵态氮的损失量与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显著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团粒结构的提高是氮素径流损失减少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植株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有所提高,B处理显著高于F处理,BF处理位于B和F处理之间。综合考虑氮素径流损失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化肥效果  相似文献   
93.
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 ZZ-9是一株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通过对载体、稳定剂、崩解剂、粘结剂、湿润剂的筛选,确定娄彻氏链霉菌ZZ-9颗粒制剂的最佳配方:菌液与凹凸棒土比例为2:5,碳酸钙1%,氯化镁2%,聚乙烯醇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ZZ-9颗粒剂有效活菌数为1.19×108 cfu/g,粒度为93.5%,水分含量2.5%,水中崩解时间96 s,pH值6.35,硬度为10%。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ZZ-9颗粒剂在施用量为3 g/盆时,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果最佳达到76.92%。对黄瓜幼苗生长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发芽率、株高、根长和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9.34%、29.52%、27.54%、22.96%。  相似文献   
94.
主要分析了在2020年后冬和2021年初春异常偏暖的条件下,阿拉善盟地区2021年3月14—15日出现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以及气象部门采取的气象服务具体措施。从强度来看,这是近十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针对此次重大天气过程,阿拉善盟气象台提前发布重要天气报告,电话叫应相关部门,过程中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大风沙尘暴)Ⅳ级应急响应,盟委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气象台发布的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发布《阿拉善盟自然灾害橙色预警信息》,盟教体局果断采用气象部门建议,首次实施全盟中小学停课机制,同时开展气象科普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大众的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总体来看,此次过程的预报较为准确、各项服务较为及时、信息宣传覆盖面广,但仍存在不足,下一步将优化各项举措,提升自身预报预警能力,切实推动部门内外合作取得实效,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95.
早在201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首次提出提升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能力以来,2012年8月新疆库车县率先成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动物免疫社会化服几年后,运作机制基本成熟,为兽医技术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早期版本,并2016年12月被列入农业部关于政府购...  相似文献   
96.
血虫病是以溶血性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导致人、家畜生产力下降,动物泌乳产量减少,严重的可导致病畜死亡.该病的病原为嗜血支原体,主要寄生于红细胞表面,造成溶血性黄疸和贫血.捻转血矛线虫是属于毛圆科血矛属的反刍动物消化道寄生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的成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真胃和小肠,由吸血可导致反刍动物贫血...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郑汴地区湿地景观变化,以遥感和GIS为技术依托,采用1992年、2002年、2013年3期Landsat影像数据结合郑汴地区湿地景观的区域特征,通过景观蔓延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斑块连接度指数等空间格局指数的分析,系统研究了郑汴地区湿地景观的演变。结果表明:1992-2013年的近二十年间,郑汴地区河渠景观、滩地景观和库塘景观三大湿地景观面积总体上呈现出减小趋势,且减小幅度较大。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表现为景观香浓多样性指数有小幅度增大。从景观形状指数上看,河渠景观和库塘景观下降,滩地景观略有上升,总体来看研究区景观形状指数呈上升趋势,景观几何形状趋向规则。蔓延度指数较小,景观呈多要素密集格局。自然变化特别是人类干扰对于郑汴地区湿地景观变化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8.
为明确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与本地菌根植物和非菌根植物种间竞争格局的调控作用,采用温室盆栽试验,通过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根内球囊霉G. intraradices(GI)及其混合菌种(GM+GI)3种处理,分析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菌根植物玉米Zea mays和非菌根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种间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均显著提高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玉米的菌根侵染率,菌根侵染率为13.720%~50.015%,且前者的菌根侵染率明显高于后者。单独种植时,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尤其是接种混合菌种显著提高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株高、叶片数和总干重。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与玉米混合种植时,与单独种植相比,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株高、叶片数、根长和总干重均较低;同时,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相对竞争强度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相对竞争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油菜混合种植时,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则显著提高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株高、叶片数、净光合速率和总干重;同时,接种AM真菌促进了入侵种的竞争优势而抑制了非菌根植物油菜的生长。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种的竞争格局受到与之混生物种的菌根依赖性强度以及AM真菌的种类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99.
利用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验证了2015—2016年土壤水分主动-被动微波数据集(SMAP)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基于土壤水分亏缺指数(SWDI )和干旱周百分比(PDW)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灌区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通过两个参考指标检验了SWDI在河套灌区的精度。结果表明:(1)SMAP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较好;区域尺度上,SMAP和CLDAS的相关系数为0.65;栅格尺度上,约有69%的栅格表现良好(R>0.5),且多集中在灌区西南部和东北部。(2)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以及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主要集中在灌区的西南部、中部和东部;2015—2016年PDW值略有增大,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有所延长。(3)大气水分亏缺量(AWD)表征的气象干旱在时间上显示2 a内灌区干旱月份为5—8月;空间上,除去地形原因,SWDI和AWD的相关性较为显著,且有一半格点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显著检验,表明基于SWDI对河套灌区进行干旱状况分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添加剂和贮藏时间对饲用谷子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置无添加剂、植物乳杆菌、蔗糖、纤维素酶、植物乳杆菌和蔗糖、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处理,贮藏时间为60 d、120 d、180 d,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表明,添加剂对饲用谷子的pH、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霉菌和酵母菌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酸、丙酸、酸性洗涤纤维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时间对丙酸、干物质、有机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乳酸菌、霉菌、酵母菌和一般好氧性细菌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乙酸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添加剂和青贮时间的交互作用对中性洗涤纤维、霉菌、酵母菌和一般好氧性细菌有极显著影响(P<0.01)。通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饲用谷子的青贮品质进行综合性评价,青贮60 d,植物乳杆菌和蔗糖复合添加剂效果最好;青贮120 d,单独添加纤维素酶能够获得品质较好的青贮饲料;青贮180 d,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复合添加效果最好。综上所述,若以长期保存且避免饲用谷子青贮品质产生劣变为主要目标,可添加植物乳杆菌与纤维素酶和蔗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