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对大麦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赵丽梅  许耀奎 《核农学报》1990,4(4):199-205
本试验以平阳霉素为诱变剂处理大麦种子,研究了该诱变剂对大麦的诱变效应及其适宜的浓度。结果表明,平阳霉素是一种有效的诱变剂,诱变效应与EMS相近,而且作用的有效期长,毒性小,它不仅能引起以染色体断片为主的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而且能够在M_2产生较高频率的性状变异,特别是产生较高频率的早熟和高分蘖力的有益突变。平阳霉素对大麦诱变的适宜浓度为30μg/ml左右。  相似文献   
62.
小水萝卜属速生蔬菜之一,是北方春淡季的应时蔬菜。采用短期近地面地膜覆盖栽培,能促进早熟、高产,效益明显,可提前7~10天收获,  相似文献   
63.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SSR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获得,为大豆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在确认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属单基因配子体不育,恢复性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旨在找到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克隆恢复基因及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研究选用412对SSR引物,利用RN型不育系YA与恢复系167杂交的F2分离群体,获得了与恢复基因连锁的两个标记Satt414和Satt596,遗传距离分别为16.4和14.6 cM.为了找到更近的分子标记,分析了Satt414和Satt596附近的所有SSR引物,并利用两个遗传差异较大的亲本重新构建了分离群体,从而获得了与恢复基因连锁比较紧密的标记Satt547,遗传距离为7.56 cM.根据Cregan等构建的大豆分子遗传连锁图,将恢复基因定位于J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64.
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是其杂种优势利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较为详细地对影响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的因素,育性变化的敏感阶段,育性稳定性研究及鉴定方法,不育系育性不稳定解决途径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5.
吉科豆7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经有性杂交新近育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0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66.
张掖市中部沿山冷凉灌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只有300mm左右,且蒸发量大;虽属于灌区,但十年九旱,用水矛盾突出。谷子抗旱性强,适应性广,大面积推广种植可调节用水、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粮食产量结构、增加粮食总产,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7.
吉林省白城地区大豆黄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吉林省白城地区近几年大豆出现的不同程度黄叶、死秧现象,于2008-2009年,采用目测、土壤化学及根外喷施综合诊断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城地区土壤pH值为7.68~8.49,速效铜、速效铁、速效锰有效性大大降低,其含量分别为0.47、4.28、6.13mg/kg。根外喷施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后发现,仅喷施硫酸亚铁的处理大豆叶片明显复绿,说明白城地区大豆黄叶的原因是土壤缺铁所致。  相似文献   
68.
杂交大豆种子繁育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杂交大豆种子繁育程序建立的可行性,介绍了该繁育程序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通过实施,该项繁育程序可有效控制杂交大豆制种过程中的品种本身不纯和自然突变、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等因素,做到规范化生产,降低制种成本,提高制种产量和制种效率。  相似文献   
69.
种植方式、疏叶及昆虫对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杂交大豆的制种产量,本文研究繁种中杂交大豆父母本种植方式、人工疏叶和传粉昆虫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本同穴混合种植,能够提高昆虫的异交传粉几率,显著提高不育系的单株结荚数量,比传统的父母本1:1成行种植提高20.40%(蜜蜂传粉)和30.52%(苜蓿切叶蜂传粉),其中苜蓿切叶蜂的传粉效率显著高于蜜蜂。在大豆开花期间疏父母本整株三出复叶中的两个小叶片,改变叶片的空间分布,可显著提高不育系的结荚率,使JLCMS9A和JLCMS4A两个不育系结荚率分别达到24.1%和65.3%,比对照提高了68.82%和54.01%。  相似文献   
70.
<正>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正常的大豆品种不用昆虫授粉就能够正常结实,但在利用"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生产大豆杂交种的过程中,不育系繁育和杂交种制种必须借助人工授粉或昆虫传粉才能结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在"三系"和杂交种选育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已育成杂交豆1号~5号5个杂交大豆品种,比常规大豆增产12%~25%,目前,该项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由于大豆系低花蜜、低花粉、低花香植物,对传粉昆虫的吸引力小,蜂类特别是蜜蜂不爱采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