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46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棉花苗期病害、黄萎病和铃病进行综合防控,明确供试药剂对各种病害的防控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1%(质量分数,下同)精甲·咯·嘧菌包衣种子对棉花苗病的防治效果为88.5%~96.6%;黄萎病发生初期分别使用99植保和棉萎克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3.6%~59.3%,棉萎克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99植保;铃期分别使用50%多菌灵和75%代森锰锌与高脂膜喷雾防治铃病,前者防治效果优于后者,防治效果最高达54%;上述综合防病措施,可使棉花增产籽棉4.1%~11.9%。该研究可为棉花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2.
本试验旨在研究京红商品代蛋鸡预产蛋期(17~20周龄)饲粮蛋氨酸(Met)需要量。选取16周龄末京红商品代蛋鸡7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各组饲粮Met水平分别为0.20%、0.26%、0.32%、0.38%、0.44%,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中Met水平的提高,各组试验鸡20周龄末体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呈线性增加(P0.05),0.44%Met组的FBW和ADG最高;饲粮Met水平可显著影响血清游离Met含量,0.44%Met组血清游离Met含量显著高于0.20%、0.26%和0.32%Met组(P0.05);日粮Met水平显著影响血清尿酸(UA)含量,0.44%和0.38%Met组的血清UA含量显著高于0.20%和0.26%组(P0.05);随着日粮Met水平的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线性增加(P0.05),0.44%Met组ALP活性最高,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京红商品代蛋鸡预产蛋期(17~20周龄)Met需要量为0.44%。  相似文献   
153.
本研究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原料及全价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以了解北京地区饲料中 ZEN的污染情况。试验抽样采集北京市昌平区、大兴区、延庆区、平谷区、顺义区 5个区县 15个猪场 131份饲料样[55份玉米、豆粕、麸皮、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原料,76份猪全价饲料]进行 ZEN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豆粕、麸皮、DDGS和全价饲料中 ZEN的检出率分别为 100.00%、54.45%、100.00%、100.00%和 58.88%,超标率分别为 0.00%、0.00%、0.00%、41.18%和 0.00%,平均含量分别为 109.08、9.19、14.92、882.68和 58.88μg/kg。结果提示,不同饲料原料中 ZEN含量存在差异,DDGS中 ZEN平均含量超标,猪全价饲料及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中 ZEN平均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54.
本研究旨在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及饲料原料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含量,以了解北京地区饲料中OTA污染情况。试验抽样采集北京市昌平区、大兴区、延庆区、平谷区、顺义区5个区县15个猪场131份饲料样[玉米14份、豆粕11份、麸皮13份、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17份、猪全价配合饲料76份]进行OT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豆粕、麸皮和DDGS中OTA的检出率分别为92.86%、63.64%、76.92%和100.00%,平均含量分别为22.12、10.81、7.78和22.46μg/kg,仅发现玉米中OTA含量超标,超标率为7.14%。乳猪料、仔猪料、中猪料、大猪料、怀孕母猪料和哺乳母猪料中OT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85.70%、85.70%、94.44%、90.00%和100.00%,平均含量分别为4.39、15.74、11.66、13.07、47.75和15.40μg/kg,仅发现怀孕母猪料中OTA含量超标,超标率为20.00%,其他配合饲料中OTA含量均较低。综上所述,不同饲料或饲料原料中OTA含量存在差异,本调研结果发现玉米和怀孕母猪料中OTA含量部分超标,其他猪全价配合饲料及饲料原料中OTA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55.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降解剂(霉立解菌,MLJ060菌)对饲喂含黄曲霉毒素B(1AFB1)霉变玉米日粮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60周龄农大三号蛋鸡7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正常玉米)组(C0)和用20%、40%、60%霉变玉米分别替代C0组中等量正常玉米的C20、C40、C60组及霉变玉米日粮中添加MLJ 060菌的E20、E40、E60组,其中霉变玉米中AFB1含量为70μg/kg,MLJ 060添加量按每千克霉变玉米添加0.4 L发酵液,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对照组C0产蛋率为75%,随着日粮中霉变玉米添加量增加,C20、C40、C60组产蛋率分别降低到65%、63.41%和49.79%,C40、C60组显著低于C0组(P<0.05);而添加MLJ060菌后的E20组产蛋率提高到74.68%,E40、E60组的产蛋率也随之提高。C60组蛋鸡日耗料量显著低于C0、C20、C40组(P<0.05),MLJ060菌的添加没有显著改善采食霉变玉米鸡的采食量(P>0.05)。随发霉玉米添加量的增加,蛋黄重下降,蛋黄色泽、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均显著变差(P<0.05),其中C40组蛋黄重显著低于C0组(P<0.05),E4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C20组的蛋黄色泽显著低于C0组,E20组与对照组接近。霉变饲料中添加黄曲霉素降解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缓解了黄曲霉毒素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6.
为明确棉田复种芥菜(Brassica juncea)对黄萎病及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影响,通过定量检测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数量,监测棉花黄萎病发生程度,研究棉田复种芥菜对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数量季节性动态的影响和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设棉花单作和3月复种芥菜2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随着棉花的生长在不同时期取试验田中的土壤样品用于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密度检测,同时调查黄萎病发生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复种芥菜的棉田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密度低于单种棉花的,两者在8月份存在显著性差异;棉田复种芥菜对棉花黄萎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6月和8月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2.4%和19.6%。综上,初步认为棉田复种芥菜作为绿肥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V. dahliae,并且减轻黄萎病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合理的农业措施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7.
本试验旨在研究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产蛋后期在小麦-DDGS(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型饲粮中钙的适宜需要量,在充分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同时为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营养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360只52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基础饲粮为小麦-DDGS型日粮,各组钙水平分别为3.50%、3.89%、4.28%、4.67%。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3.50%钙水平组相比,4.28%钙水平组料蛋比显著降低,而3.89%、4.28%、4.67%钙水平组间的料蛋比无显著差异;4.28%钙水平组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3.50%钙水平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3.50%、3.89%钙水平组;不同钙水平对其他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饲粮钙水平和蛋壳厚度回归方程为y=-0.0528x^2+0.4668x–0.676(R^2=0.9862),据此方程计算得到日粮最佳钙水平为4.59%。结果提示,京红1号蛋鸡产蛋后期小麦-DDGS型饲粮中钙水平推荐量为4.28%~4.59%。  相似文献   
158.
验证初生一号水溶性免疫肽调节剂对新生仔猪成活率的影响,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揭示初生一号水溶性免疫肽调节剂通过调节仔猪机体免疫力进而改善成活率的作用机制。选择品种、胎次、体况和产仔数相近的即将分娩的20头母猪,分为2个处理,分别是对照组和初生一号处理组,每组10个重复。在初生仔猪第2日龄,处理组开始对每头仔猪每天对口喷入5 mL 20%的初生一号水溶性粉剂,对照组每头仔猪每天5 mL的普通饮水,连续3 d。试验结果表明:断奶时处理组的仔猪成活率为95.2%,对照组为90.1%;处理组IgG和IgA的含量分别为273.17和21.17μg/mL,对照组IgG和IgA的含量分别为233.36和21.41μg/mL,其中初生一号处理组的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条件下,初生一号水溶性免疫肽调节剂能够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的Ig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9.
为了给蛋鸡产蛋数和蛋品质性状选育改良提供依据,根据80周龄产蛋数量将668只褐壳纯系蛋鸡分为4组,分析了80周龄产蛋数量与36周龄、72周龄和80周龄蛋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组之间蛋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80周龄产蛋数量与72周龄、80周龄蛋壳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72周龄哈氏单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余周龄蛋壳颜色、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个别组间72周龄和80周龄蛋壳厚度差异显著(P0.05),但是4组蛋鸡各周龄蛋壳强度、蛋壳颜色和哈氏单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蛋鸡的产蛋数量与蛋品质相关性较低,对蛋鸡进行提高产蛋数量的持续选育不会影响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160.
为研究日粮代谢能(ME)水平对“京粉1号”商品代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2周龄“京粉1号”商品代蛋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日粮ME分别为10.76、10.86、11.04、11.26 MJ/kg。预试期2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日粮ME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的平均日采食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当ME水平大于10.86 MJ/kg时,平均日采食量随ME水平升高呈线性下降;10.86 MJ/kg ME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11.26MJ/kg组(P<0.01),对试鸡ME日摄入量与日增重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最佳ME日摄入量为1.163MJ/d;日粮代谢能水平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量、破损蛋率、料蛋比等生产性能无显著性影响;各组间养分表观代谢率差异不显著。综合生产性能指标,“京粉1号”商品代蛋鸡产蛋高峰期日粮中适宜的ME水平为11.04MJ/kg,适宜的ME日摄入量为1.163MJ/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