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丰富的地方猪品种是我国宝贵的生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物质体现;数千年来在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文化层面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优秀种猪的改良过程中做出过不可或缺的贡献。但随着国外瘦肉型猪在国内市场的普及及推广,国内市场上地方猪数量大幅缩减,部分品种濒临灭绝,地方猪种质资源的地位受到威胁。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相关的畜禽遗传改良政策,支持国内地方猪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护、培育、合理开发利用地方猪,成为增加品种多样性,扩大种群数量的前提。针对国内地方猪的变化,综述了地方猪的品种特点、发展现状、保护与利用和育种等方面的情况,并探讨了地方猪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国内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种猪核心群的建设与维护是开展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华南区部分核心育种场2008—2013年的实际育种数据为基础,针对核心群建设和维护方面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核心群种猪来源、种群结构、性别比例、世代间隔控制、主动与被动淘汰、分级管理、遗传变异监测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建立规范的种猪育种与生产数字化管理和分析体系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对实践案例的详细阐释,对一些关键控制点提出了操作性强、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和参数,以期为我国种猪企业的持续规范化、标准化开展种猪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3.
猪的生长性能受性别、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分析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3个种猪场2015—2019年的生猪生长性能数据,研究性别、出生季节、胎次、猪场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性别扬翔华系杜洛克猪的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校正达115 kg背膘厚和校正达115 kg眼肌面积等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季节出生的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季节出生的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春季和夏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和冬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秋季和冬季出生的母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极显著大于春季和夏季出生的猪。此外,第3胎次出生的猪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最小,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最大且与其他胎次间差异显著(P<0.05);第5胎次出生的猪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最大,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最小且与其他胎次间差异显著(P<0.05)。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校正达115 kg背膘厚、校正达115 kg眼肌面积在3个不同猪场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4.
蓝塘猪和长白猪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期怀孕的6头经产蓝塘母猪和6头经产长白母猪所产纯种仔猪为研究对象,进行饲养对比试验.分别在1日龄、27日龄、90日龄、150日龄和180日龄5个阶段进行生长性能测定,并每品种随机挑选6头(公母各半)做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长白猪在体高、体长、体重.生长速度、胴体率以及眼肌面积等生长性能指标上明显高于蓝塘猪,差异极显著;而蓝塘猪在肉色、剪切力、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指标上明显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85.
齿瓣石斛扦插繁殖,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节间粗短、饱满的1~2a生成熟茎节作插条。扦插最好在立春时进行。齿瓣石斛12月—翌年3月是抽芽期,2—4月是开花期,开花前2个月花芽已经基本形成,要让齿瓣石斛插条抽生较多的芽,就要在花芽形成以前进行茎节处理,抑制花芽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温度的处理时间。齿瓣石斛生根不受生长素影响,只要是抽芽的插穗都会生根,细胞分裂素对齿瓣石斛插穗抽芽效果明显,以河沙为扦插基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6.
云南小粒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为害严重的原因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认为,云南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为害重是与其野生寄主分布广、种群数量蔓延累积快和化学防治较困难等因素有关,提出了采取各项农业栽培防治措施,即合理密植、适度荫蔽、推行单干整型与便于防虫的多干整型相结合的修整法,可以较为有效地控制害虫为害,降低防虫成本,提高咖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7.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分化、自我更新过程中广泛存在程序性细胞凋亡,表现为染色体浓缩,细胞核内出现空泡,染色体与细胞分解成几个部分,最后再裂解成更多更小的碎片.哺乳动物精子发生是一个细胞高度增殖分化的过程,机体通过介导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的凋亡机制来保证精子不会无限制分化,并维持精子更新与受精能力 本文重点就钙/镁-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核酸酶伴侣ICAD、Caspase家族、ROS、Bcl-2、Bax、Fas、FasL、HSP、HSF、p53等11个因子讨论了细胞凋亡与精子分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8.
防御素是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体内的高度保守的小型阳离子肽,具有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并在先天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猪β-防御素129(Porcine β-Defensin 129,pBD129)和猪β-防御素114(Porcine β-Defensin,pBD114)广泛分布于猪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它们除抵抗病原微生物、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外,还对猪的繁殖与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pBD129和pBD114在公猪附睾中有较高的表达量,并参与精子的成熟、运动和受精过程,对雄性动物的精子功能和受精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pBD129和pBD114在猪体内的表达分布情况、参与调节的信号通路以及相关生物学功能等进行综述,旨在为pBD129和pBD114的功能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试验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研究了蓝塘猪和长白猪1、27、90、150和180日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IGF-Ⅰ、IGF-ⅠR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1)肝脏中IGF-Ⅰ基因表达量高于肌肉组织。两个品种肌肉中表达量均是90日龄时最高;肝脏中则出现品种差异,长白猪180日龄时最高,而蓝塘猪90日龄时最高。(2)肝脏中IGFBP3基因表达量高于肌肉组织。两个品种肌肉中IGFBP3基因表达量均是1日龄最高,蓝塘猪1日龄与其它各阶段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1日龄与90、150和180日龄差异显著(P<0.05);肝脏中表达规律出现品种差异,蓝塘猪90日龄时肝脏中表达量最高,且与1、27和150日龄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150日龄最高,各阶段差异不显著。(3)各阶段肝脏中IGF-ⅠR基因表达量变化较大,蓝塘猪90日龄时最高,长白猪27日龄时最高。肌肉中表达规律基本一致,均是出生时最高,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4)3个基因比较,蓝塘猪肝脏中IGF-Ⅰ、IGF-ⅠR和IGFBP3基因和肌肉中IGF-Ⅰ基因均是9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肌肉中IGF-ⅠR和IGFBP3基因1日龄时表达量最高;长白猪肌肉中3个基因表达规律相似,表现出生长前期表达量较高,后期下降的趋势,而肝脏中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
丹系大白母猪初配日龄和背膘厚对第1胎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和配种时体况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试验测定1 056头丹系大白母猪的初配日龄以及不同阶段背膘厚,同时收集相关繁殖性能数据按配种时背膘厚(14、14、15、16、17、17mm)、妊娠109d背膘厚(14~16、17~19、20~22mm)与初配日龄(210、210~239、240~269、270~299、≧300d)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后备母猪初配背膘厚在17mm时,产活仔数达14.77头,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妊娠109 d背膘厚与哺乳期背膘损失为显著相关,妊娠109 d背膘越厚,哺乳期背膘损失越大;初配日龄在240~269 d的后备母猪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初配日龄小于240 d的后备母猪(P0.05),且高于初配日龄大于269 d的后备母猪(P0.05)。综上可知,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丹系大白母猪初配背膘厚调整至17 mm,初配日龄控制在240~269 d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