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吉林省某养殖场饲养800只鹧鸪于1999年11月初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大肠埃希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22.
一株粪链球菌分离株生态效应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健康狐粪便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理生化鉴定为粪链球菌。小鼠腹腔感染4亿菌不致死。给育成狐口服30亿菌无异常。该菌水浴加热80℃30′仍存活,在7%氯化钠、50%牛胆汁中生长,以20亿活菌饲喂育成狐可治疗细菌性腹泻,治愈率达87.5%。  相似文献   
23.
正水貂属于季节性换毛动物,每年在春季和秋季各换一次毛,在9~11月份脱夏毛、长冬毛,水貂的冬毛生长期是决定毛皮质量的关键时期,只有做好水貂冬毛生长期的管理工作,才会得到质量好、等级高、数量多的毛皮,进而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1冬毛生长期的划分在正常条件下,水貂的冬毛生长期一般在9~11月份,但由于褪黑激素在毛皮动物养殖业上的应用,可使皮用老貂换毛时间提前到6~9月份,皮用幼貂  相似文献   
24.
鹿魏氏梭菌病又称鹿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胃肠正常消化功能失调,魏氏梭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鹿全身毒血症,其发病急、死亡快、病死率高,对养鹿业危害极大,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几年的研究证实,近些年来,鹿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并采用筛选出的2株A型强毒菌株研制氢氧化铝灭活疫苗,经现场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赵传芳  吴艳玲 《特产研究》1999,(2):52-53,55
通过实验证实,狐阴道加德纳氏菌抵抗力较强,于4℃,20℃中可生存三个月以上,80℃30分钟可使其致死,煮沸可迅速死亡。紫外线照射30分钟即可灭活。对碱性,中性化学消毒剂较敏感,对酸性化学消毒剂不敏感。  相似文献   
26.
螨病是山疥螨科和痒螨科所属的螨寄生于毛皮动物的体表或表皮下所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为接触性传染,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治疗不及时,会直接影响动物健康和毛皮质量。给饲养场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27.
28.
近年来,狐、貉皮肤病严重危害其健康,直接影响毛皮质量.引起狐、貉皮肤病主要有2种途径,分述如下,供养殖户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一株植物乳杆菌生长特性及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乳杆菌是革兰氏阳民生中等大小杆菌,不产芽胞,在LBS琼脂培养基中呈灰白色、不透明、圆形、光滑、细密的菌落.该菌在80℃10min即可灭活,放置4℃保存,能存活3个月以上。小鼠腹腔注射5.0亿菌不致死,试验确定该菌在7.0%氯化钠、40%的猪胆汁中生长,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据此,该菌可作为生态菌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细菌性腹泻病。  相似文献   
30.
在兔的疫病防治上,我国已研制出多种有效的生物制品用于诊断和预防免疫,使得某些重大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国营及个体养兔户由于受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所束缚,以及养兔户防疫观念淡薄,使兔病不断流行造成死亡.如免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当前仍在我国各兔场流行和蔓延,给各生产场及个体养兔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对上述三大疫病的流行特点及其有效防制措施进行简要叙述,以引起各免场及个体养兔户对兔病防疫的重视,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