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1.
四川宜宾地区4种外寄生车轮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om统一特定方法及Van As&Basson提出的齿体各鉴定特征的定位描述法,研究了采自四川宜宾地区养殖鲫、鳙之鳃上的4种外寄生车轮虫,并给出了各种的形态学重描述;讨论了不同地区不同寄主的车轮虫不同种群的形态学差异。它们是:采自鲫鳃的网状车轮虫,采自鲫、鳙之鳃的条鳅车轮虫,采自鳙鳃的单型车轮虫和适度车轮虫。上述各种均为四川地区新纪录种。本研究丰富了四川地区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大豆蛋白源对鲤(Cyprinus carpil)蛋白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将初始体质量为(10025±098)g的健康鲤18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次重复,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对照组),全脂豆粉、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全脂豆粉和去皮豆粕分别替代20%鱼粉蛋白),配制3种等蛋白(36%)、等能(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然后分别采用福林—酚试剂法、碘—淀粉比色法测定鲤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与淀粉酶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大豆蛋白源对鲤蛋白酶活力影响不同,对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全脂豆粉组鲤肝胰脏、前肠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去皮豆粕组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种大豆蛋白源对鲤肝胰脏和前肠、中肠、后肠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去皮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草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旨在研究去皮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草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选择健康的草鱼为试验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等能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试验结束后,取草鱼的前、中、后段肠道和肝胰脏,分别用福林-酚试剂法、碘-淀粉比色法和脂肪酶试剂盒测定了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饲料中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水平的增加,草鱼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力逐渐降低,6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肝胰脏、前肠、后肠淀粉酶活力无负面影响,但草鱼中肠淀粉酶活力45%和6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选取仔猪(7.06±0.18)kg、生长猪(44.54±9.04)kg和肥育猪(78.93±7.37)kg军牧一号去势公猪各15头,用于3个生长阶段的动物试验,每一阶段分为A、B、C 3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C以Glycinin或β-Conglycinin的提纯产物作为日粮唯一大豆蛋白来源,每组5个重复。仔猪在28日龄断奶,试验分组之前,猪均不接触任何豆科日粮。7 d试验期过后,收集消化道各段食糜,测定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Glycinin或β-Conglycinin降低仔猪或生长猪的生产性能以及干物质、粗蛋白在消化道各段的表观消化率(P<0.001),最终导致回肠养分表观消化率的绝对值与对照组相比减少3%~6%。2个生长阶段猪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只在胃中受抗原蛋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Glycinin,P=0.005;β-Conglycinin,P=0.001),仔猪的下降程度大于生长猪。  相似文献   
15.
相关研究发现异氟醚可引起幼龄大鼠广泛的脑神经元凋亡,且近期发现异氟醚还可以介导海马神经元发生自噬。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选取40只7日龄(P7)SD大鼠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5%异氟醚麻醉2、3、4、6h组,建立实验模型。待麻醉结束后将大鼠安乐死,取脑并分离海马组织。用TUNEL染色、LC3-II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自噬及凋亡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异氟醚作用时间的增加,TUNEL染色结果显示,麻醉4h后海马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多,而LC3-II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3、4h时阳性率较高,6h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活化的Caspase-3表达量逐渐增加;Bcl-2表达量逐渐降低。Beclin-1和LC3-II/I表达量先升高后下降,并且在异氟醚作用3h时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此外,与异氟醚麻醉3、4h时相比,Beclin-1在麻醉6h时表达量明显下降,而Caspase-3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异氟醚不仅可以引起幼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广泛凋亡,而且还能诱导海马神经元自噬,凋亡水平随麻醉时间延长逐渐加强,而自噬水平先升高后降低。自噬在异氟醚诱导的海马区神经元凋亡中可能发挥着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取同期配种妊娠后期母羊9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妊娠期间母羊采食相同的粗料,补饲不同的精料补充料,试验Ⅱ组补饲1 g/(d·只)复合益生菌至产羔。哺乳期间母羊饲养管理一致,羔羊随母哺乳且7日龄起补饲不同的羔羊精料补充料,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妊娠后期母羊繁殖性能、氨基酸优化技术和复合益生菌瘤胃调控技术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从而探索母子代高效养殖模式。试验结果显示:母羊妊娠期152.9±2.5 d,无明显差异,试验Ⅱ组显著增加了羔羊初生重。羔羊在实现47 d早期断奶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断奶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有极显著提高;试验Ⅱ组羔羊血清中GLB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中A/G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血清中UREA显著降低,试验Ⅱ组血清中GLU显著高于试验Ⅰ组。由此可见,妊娠后期母羊日粮加入复合益生菌,显著增加羔羊出生重,可促进胎儿在母体中生长发育,羔羊补饲适宜赖氨酸和复合益生菌的精料补充料,羔羊表现出更强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仔猪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定植规律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情况下,动物胃肠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与宿主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微生态关系,这些微生物菌群和宿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在维持动物健康和正常生理状态,提高动物机体的抵抗力,抑制潜在病原菌在动物胃肠道的定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猪胚胎期、哺乳期、断奶期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定植规律及其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供进一步研究猪胃肠道微生物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纯化的大豆凝集素(SBA)为研究对象,体外研究了动物体内两大主要蛋白消化酶即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其酶解作用。试验通过SDS-PAGE方法分析了SBA经蛋白酶酶解后的降解程度;利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其在酶解过程中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SBA可缓慢地被胃蛋白酶降解,SBA浓度越高,完全降解需要的时间越长;随着SBA的降解,SBA的活性也逐渐减小,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活性消失速度也逐渐变慢,并且在本研究选取的酶浓度作用下,SBA浓度越高,活性减小的速度越快,但活性完全消失的时间延长。然而,SBA不能被胰蛋白酶降解,并且酶解过程中SBA的活性也保持完好,说明SBA对胰蛋白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大豆凝集素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动力学及其对机体的抗营养作用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大豆是饲料中主要的植物蛋白源,但因其含有一些致敏蛋白,能够破坏仔猪等幼龄动物的肠道屏障功能,引起吸收障碍和腹泻,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从而给畜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综述了大豆抗原蛋白组成、对幼龄动物肠道致敏机制、对肠道造成的不良影响及缓解大豆抗原蛋白致敏作用的方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大豆的致敏机理及其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