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81.
<正>冻藏过程中肉制品的品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量学者研究表明冻藏温度、包装方式、冻藏时间、解冻方式、冻结方式等均会对冷冻肉品的品质产生影响,除上述因素外,冻结前原料的状态也是影响肉制品品质的一项重要因素。在肉制品冷冻过程中究竟宰后停滞多长时间再将肉品送去冷冻是科学合理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脆肉鲩为研  相似文献   
82.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北部地区,探索禁牧、轻度放牧(0.34羊单位/hm2)、中度放牧(0.69羊单位/hm2)和重度放牧(1.53羊单位/hm2)对克氏针茅群落特征和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中大针茅逐渐被克氏针茅替代,银灰旋花逐渐出现,植物高度、盖度、鲜重、枯落物重量显著降低(P<0.05);重牧草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物种数显著高于禁牧和轻牧草场(P<0.05),物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显著增加(P<0.05);轻牧草场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禁牧草场中的大针茅、轻牧草场中的糙隐子草、中牧和重牧草场中的克氏针茅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各放牧强度草场中,物种生态位重叠值主要集中在0.3~0.8区间;与禁牧相比,放牧增加了生态位重叠值0.3~0.8区间的种对数比例,其所占总对数比例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加。物种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呈线性相关,因此,可根据物种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值控制草场中适口性差的物种数...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价建筑与小区绿色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设施的植物群落配置适宜性和景观效果,为北京地区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应用提供实践参考。[方法] 以北京市通州区海绵城市试点区建成项目中生物滞留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家咨询、现场植被调查,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因素,从3个准则层和10个指标层构建体系,采用此模型评价了15个具有代表性生物滞留设施,45个样本的植物群落景观。[结果]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滞留设施植物景观评价的关键性指标,5个示范工程中Bobo自由城草本植物Simpson多样性、Shannon-Wienner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9,0.86,0.87。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总体处于较高水平,Ⅰ级生物滞留设施植物景观5个,Ⅱ级植物景观4个,各占评价样方的33.3%和26.7%;Ⅲ级景观5个,占评价样方的33.3%;Ⅳ级景观1个,占评价样方的6.7%。实际应用中评价效果较好,适宜性高的植物包括玉簪(Hosta plantagine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八宝景天(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和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等,季相景观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包括鸢尾(Iris tectorum)、八宝景天、荷兰菊(Symphyotrichum novi-belgii)等。[结论] 在植物群落配置中,应注重LID设施与植物配置功能的匹配,重视乡土植物开发与利用构建植物群落、考虑植物的层次和形态,增加不同季节植物景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4.
为寻求地膜覆盖后旧膜再次利用的有效方式,探讨旧膜再利用后旱地胡麻的增产机理,在大田环境下,比较了旧膜直播(T1)、旧膜覆土直播(T2)、旧膜秸秆双重覆盖播种(T3)、春天揭旧膜覆新膜播种(T4)、秋后整地覆新膜春天播种(T5)及露地播种(T6,CK)6种处理方式对旱地胡麻生育进程中土壤水分、叶面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地膜覆盖作物收获后旧膜继续留至翌年,仍具有一定的保墒和增温效应,光合面积和光合同化产物的积累量增加。不同旧膜再利用方式的保墒效果主要表现在胡麻现蕾期前,保证了胡麻全苗、壮苗,叶面积对旧膜再利用方式的响应基本与之一致,各处理均高于CK,且以T4处理均在枞形期及现蕾期效果最优,而开花期以T5处理居高。干物质积累量在生育前期T4处理较高,而生育后期T5处理居高。T4和T5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籽粒干物质分配量和分配比例及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于CK,降低了干物质在主茎+分枝+果壳中的分配比例,T1、T2、T3介于T4和T5之间。籽粒产量各处理均显著高于CK,T4最高,达1 509.52 kg.hm 2,其余依次为T5、T1、T2、T3和T6,分别为1 370.77 kg.hm 2、1 171.84 kg.hm 2、1 158.47 kg.hm 2、1 011.36 kg.hm 2和620.52 kg.hm 2;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应各处理分别比CK增加153.63%(T4)、129.82%(T5)、97.49%(T1)、85.71%(T2)和64.41%(T3)。说明春天揭旧膜覆新膜播种方式是兼顾保水高产的最优胡麻耕作方式,适宜在旱作农业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综述了亚麻木酚素的结构、代谢、功能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亚麻木酚素具有抗肿瘤生成作用、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效应、抗癌、抗动脉硬化、预防糖尿病、抑制芳香酶活性、抑制DNA和RNA合成、抗病毒、抗真菌等多种功效。在食品、临床医学和化妆品领域应用广泛。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迅速上升,木酚素对于预防与防治这一类疾病意义重大,同时化妆品也成为一大消费领域,以木酚素为主要原料的化妆品可以预防或治疗肌肤衰老。木酚素在亚麻籽中含量非常丰富,中国又是亚麻的生产大国,开发亚麻木酚素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6.
赵利 《山东饲料》2014,(24):73+93
烟草行业是我国的专卖行业,对于烟草行业的管理正逐渐向现代化、安全化管理靠近。在烟草行业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中,要体现出烟草行业体制政企合一的自身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对烟草行业进行规范、科学、系统和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7.
鲢鱼鱼精蛋白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鲢鱼鱼精蛋白的提取工艺。以淡水鱼鲢鱼鱼白为原料,以得率及抗菌活性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较佳提取工艺:每克鱼白中加入5ml 10%的硫酸提取3h;每毫升提取液中再加入1.5ml 60%的三氯乙酸,沉淀0.5h。  相似文献   
88.
EMS诱变是创造突变体,创新种质和品种改良的有效手段。为探讨化学诱变剂EMS对胡麻种子的诱变效应,设置5个EMS浓度和4个处理时间对5个胡麻品种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EMS诱变处理对不同胡麻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差异比较大,变异比较丰富。在不同胡麻品种间,EMS诱变对种子出苗期、成苗数的影响存在差异, 在不同籽粒颜色的品种间差异更显著。胡麻植株表型变异出现了黄化苗、畸形花、花瓣不展开、花瓣颜色变异株、分茎和分枝多,茎扁平、簇头、早熟、不育等类型,这些变异丰富了胡麻突变体库;通过EMS诱变产生的突变体,可为胡麻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89.
不饱和脂肪酸为人体提供基本代谢所必需的能量,须从膳食中补充。脂肪酸去饱和酶FAD(fatty acid desaturase)是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植物体内脂肪酸的各组分比例和不饱和度与FAD的去饱和作用息息相关。为探究亚麻FAD基因家族的表达与进化,为其在亚麻高品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亚麻全基因组FAD基因家族的43个LuFADs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质大小为152~453个氨基酸,大部分为碱性不稳定亲水蛋白。与拟南芥FADs蛋白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可分为4个主要亚家族:Δ12/ω-3去饱和酶、“前端”去饱和酶、Δ7/Δ9去饱和酶和SAD去饱和酶。保守结构域和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分析得出,同一亚组中的家族成员具有较为相似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分析呈随机性分布。亚细胞定位预测得出,叶绿体上的家族成员最多。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中抗氧化反应元件(ARE)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90.
貉大肠杆菌病病原为大肠艾希氏杆菌,简称为大肠杆菌,本菌为中等大杆菌。抵抗力不强,对普通消毒药如漂白粉、"来苏儿"(煤酚皂)均很敏感,对热也敏感,55℃1小时、60℃20分钟可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