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japonicus Ashmead的寄生影响了寄主黑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体内的生化代谢。寄生使黑豆蚜的游离氨基酸总浓度升高,寄生1天后,正常组的游离氨基酸总浓度为17.721nmol/L,被寄生组为23.153nmol/L;寄生4天后,正常组和被寄生组分别为58.703和69.659nmol/L。苏氨酸、谷氨酸和酪氨酸是黑豆蚜血淋巴中主要的氨基酸,被寄生后的黑豆蚜血淋巴中苏氨酸含量升高,谷氨酸和酪氨酸含量下降。与正常蚜虫相比,被寄生后3天,黑豆蚜血淋巴的蛋白质浓度下降,体蛋白质浓度升高;寄生还使寄主血淋巴的蛋白质组成发生了变化,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中出现了两个新的蛋白质,其分子量分别约为54和41kD。在被寄生后4天,黑豆蚜的血淋巴海藻糖浓度明显降低。蚜虫的体总糖原和体总脂含量在被寄生后2天显著升高,但在被寄生后3、4天明显低于未寄生蚜虫。  相似文献   
52.
从桑树营养组织中提取高纯度DNA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改进SDS和CTAB提取DNA的方法,对不同的桑树材料进行了DNA的提取。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获得了高质量的DNA,并进一步提出CTAB法特别适合多糖、酚类化合物以及样品氧化程度高的材料。  相似文献   
53.
桑树ITS序列测定及特点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史全良  赵卫国 《蚕业科学》2001,27(2):140-141
以蒙桑 (M .mongolicaSchneid)为试验材料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其核糖体基因转录内间隔区 (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 ,IST)的全序列 ,分析了桑树该序列的特点 ,指出了该序列在桑树分子系统学及分子进化研究中潜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桑属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用RAPD技术对桑属 1 2个种 3个变种的 4 4份材料和 1份构属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用筛选的 2 4个随机引物扩增 ,共得到 1 1 3条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段 ,多态性达 72 0 % ,表明材料间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统计这些片段 ,根据扩增计算出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然后用UPGMA法进行分析 ,构建了 4 5份材料间的系统发生树 ,并进一步探讨了材料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5.
种茧育桑园专用复合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质桑叶是蚕种生产的基础。叶质好坏主要决定于桑园所施N、P、K肥是否合理。目前种茧育桑园施肥 ,普遍存在重氮轻磷钾和微肥不施现象 ,影响了桑叶和蚕种制造的产量和质量。为此 ,作者等 1994年对部分蚕种场桑园土壤进行测定 ,并结合桑树、蚕体、蚕卵等吸收营养元素特点 ,以及所施肥料种类和肥料利用率 ,提出了适合蚕种场桑园的专用复合肥配方。通过 1996~1998年的肥效试验证明 :施用专用复合肥能显著提高桑树产量 ,改善叶质 ,提高制种成绩和蚕种质量。1 种茧育桑园专用肥的研制1 1 专用复合肥配方的确定桑树吸收的养分 ,一部分来自…  相似文献   
56.
甬优12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米质优良、生育期适宜等特点。本文总结了甬优12在浙江富阳作机插栽培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7.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不同家蚕品种间淀粉酶基因多态性差异,为家蚕的育种选择和遗传进化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根据网上基因数据库中的家蚕α淀粉酶基因序列(序列号:U07847),在第4和第5外显子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在1个镇江野蚕和6个不同的家蚕品种基因组内进行PCR扩增,发现了该基因区域在不同品种间的多态现象。【结果】根据所得基因测序结果信息,用Clustalx软件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其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较符合家蚕地理和化性的分布,而且镇江野蚕和家蚕品种距离较远。【结论】家蚕淀粉酶是一个为家蚕的起源和进化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基因,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江山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以“一桃二白”(猕猴桃、白鹅、白毛)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98元,比1999年增6.20%。1.农业产业化直接增加了农民  相似文献   
59.
甘蓝型化学杀雄杂交油菜品种秦优33种子纯度的SSR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稳定、高效的鉴定杂交油菜纯度,本研究在简单重复序列(SSR)琼脂糖电泳高效标准分析技术体系基础上,通过对479对引物筛选,获得扩增效果好、条带清晰稳定、可将化学杀雄杂交油菜品种秦优33及其亲本系三者皆可有效区别的SSR引物3对.利用其中的SA332引物对三者的高纯单株分别进行了单株验证,结果表明,三者的SSR单株图谱表现与各自的标准图谱的一致性对应率极高,分别达到了98%、99.33%和96.67%.同时利用SA332和SA85两对引物对秦优33生产商品种种子进行了实用化检测,并和大田形态结果进行了一一定株吻合率比对,结果显示,两对引物与大田的单株吻合率皆能达到96%以上,最高可达98.67%;两引物之间在两样品上的一致性偏差比较仅为0.67%和2.67%; 150株室内较小检验群体和大田300株以上较大考察群体的纯度偏差仅为-2.19%到3.76%.研究结果表明,室内SSR的鉴定结果和大田种子纯度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可用于油菜杂种纯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60.
异三聚体G蛋白是真核细胞感知外界信号后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的重要分子,参与生物体内广泛的信号转导途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RT-PCR、RACE技术克隆了家蚕G蛋白α亚基基因BmGα12的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374 bp,开放阅读框(ORF)1 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将构建的表达载体pET-41b(+)-Gα12转化E.coli BL21宿主菌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mGα12可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GST-BmGα12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分子质量约71 kD。系统进化分析显示BmGα12与大鼠和人Gα12/Gα13的亲缘关系较近,初步推测BmGα12介导的信号传导同样在细胞生长、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