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找到了一种木工用快速粘结剂的配方。该胶粘剂是两液型胶粘剂(第一液和第二液),即在被粘结木材的两个表面分别均匀涂以等量的第一液胶和第二液胶,然后再冷压在一起,5 min后强度达到最大强度的70%以上;72 h后达到国标Ⅱ类胶合板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2.
根据铧式犁的结构特点,结合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犁体曲面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从现有犁体曲面采集的点数据为基础,利用Pro/E的逆向造型工具反求犁体曲面,并将其作为犁体曲面参数化模型,利用Pro/E提供的软件开发工具包开发出的一种犁体曲面三维参数化CAD系统.通过输入犁体曲面控制参数,该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光顺性较好的犁体曲面的三维结构模型,有效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产品的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43.
为了从内生菌资源中筛选出对向日葵菌核病有防效的生防菌株,本研究从12个向日葵品种籽粒中分离获得不同菌落形态的33株内生菌株,在此基础上,利用纸杯法进行初筛,从中选出两株对菌核病具有良好防效的菌株,进而采用离体叶片接种试验进行复筛,筛选出一株对菌核病离体防效达100%的内生菌菌株KB3(Bacillus subtilis)。温室盆栽条件下KB3能够显著降低向日葵苗期菌核病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达79.47%。含菌培养基接菌试验表明菌株KB3发酵滤液对核盘菌的抑菌率为68.46%,分皿试验发现KB3能够抑制核盘菌黑色菌核的形成。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预测到KB3中有7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本研究所采取的纸杯法和离体叶片接种相结合的筛菌方法将对菌核病生防菌株的筛选具有参考意义,所获KB3菌株对于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4.
管道3PE防腐层技术标准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3PE涂层在国内管道工程应用中存在剥离的现象,对国内外3PE涂层相关标准及技术规格书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涂层结构、原材料指标、涂装工艺评定和涂装表面要求及质量检验等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主要技术指标的差异,重点考察了环氧层、表面要求以及长期阴极剥离等指标对3PE涂层质量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5.
为全面掌握娟姗种公牛在高寒牧区的适应性和生理机能变化情况,将6月龄娟姗种公牛引入牧区后观测生理机能变化情况,待体成熟后与牦牛开展自然交配。对牦牛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方式下的繁殖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交配方式下母牦牛受胎率、产犊成活率、繁殖率比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的母牦牛相应指标分别高19.26%、25.71%和23.12%,流产率和初生犊牛死亡率则比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的母牦牛分别低8.54和5.64个百分点。同时对两种杂交技术下牦牛所产的后代娟犏雌牛进行犊牛生产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交配母牦牛所产的后代娟犏雌牛犊比人工授精的母牦牛所产娟犏雌牛犊的初生重、12月龄体重、初胎初乳量、初胎年均泌乳量分别高4.92 kg、21.86 kg、0.36 kg、197.89 kg,两组数据经差异显著性检验,自然交配组的娟犏雌牛犊初生重、12月龄体重、初胎年均泌乳量均极显著的高于人工授精组的相应指标(P<0.01),初胎初乳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6.
观赏向日葵不同花色物质组成的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解析不同花色观赏向日葵的代谢物差异.[方法]通过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盐葵4号'和'盐葵5号'不同颜色的花和茎中相关代谢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鉴定与分析,解析组织呈现不同颜色的代谢物质基础.[结果]通过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共检测到647种代谢物,其中紫色花组织...  相似文献   
147.
中国草原红牛与甘南牦牛杂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中国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6.99%,比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人工授精生产犏牛提高10.84%,比当地黄牛杂交甘南牦牛提高6.99%.繁殖的草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41 kg和20.52 kg,相应比甘南牦牛增加8.20 kg和7.33 kg,比土犏牛增加6.06 kg和5.55 kg(P<0.01);生长发育快,18月龄时,公母体重分别为184.43 kg和178.67 kg,相应比甘南牦牛增加62.76 kg和61.01 kg,比土犏牛增加52.94 kg和52.68 kg(P<0.01),杂种优势率达6.99%.建议在甘南地区推广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技术,并对草犏牛生产性能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48.
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战略思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村城市化问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二是面对加入WTO后世界城市竞争环境与压力,对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些战略理念——城市化目标、发展模式、城市集合、经营理念、扩张边界,进行了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9.
为了防止牛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和羊痒病传入我国,对来自疫区国家的动物源性饲料进行动物种类鉴别非常必要.本研究根据牛羊特异性卫星DNA建立了同一PCR体系同时检测羊、牛源性物质的方法.应用DNA提取液制备模板,不但有效地缩短了试验时间,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0.
侗族山区染料植物的利用历史悠久,为更好地传承发扬当地的传统染布技术,调查了侗族山区常用的染料植物及相关的染色工艺,并针对板蓝染色、薯莨染色和毛桐染色的安全性能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侗族山区现有的染料植物有12个科12属12种,用于染布的有5种,用于染食品的有7种。安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植物染料染色的纺织布中pH值、甲醛含量以及重金属镉、铜和铅含量都远低于最新国家标准,安全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