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土壤因子是影响植物种群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土壤理化性质在空间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种群分布的空间差异。为了探究河南暖性草地优势植物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种群空间分布类型和规律,从土壤因子角度明确影响黄背草空间分布的因素,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测度区域尺度上黄背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扩散系数(C)、丛生指标(I)、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数(PAI)等所表达的结果一致,即黄背草种群在河南不同区域空间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同时,方差/均值比T检验、聚块性指数、Cassie指标(CA)和负二项参数(K)等的结果显示,黄背草种群在河南不同区域均呈现高度聚集分布格局。RDA冗余分析表明,豫北地区土壤因子对黄背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影响的为土壤有机碳、土壤碳氮比和土壤pH(P 0.05),而豫西和豫南地区为土壤全磷(P 0.01)。对3个地区整体而言,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磷与黄背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 0.01)。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青年鸽免疫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小肠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80日龄左右的雌性青年鸽384只,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其中A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108 CFU/kg丁酸梭菌、5×109 CFU/kg乳酸菌和5×109 CFU/kg乳酸菌+1×108 CFU/kg丁酸梭菌。预试期7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与A组相比,B、C、D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A组相比,B、C、D组青年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能力(T-AOC)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B、C组相比,D组血清T-AOC及CAT、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③与A组相比,B、D组十二指肠内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D组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④与A组相比,D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B组十二指肠及D组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有利于改善青年鸽肠道形态,提高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青年鸽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青年鸽免疫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小肠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80日龄左右的雌性青年鸽384只,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其中A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10~8 CFU/kg丁酸梭菌、5×10~9 CFU/kg乳酸菌和5×10~9 CFU/kg乳酸菌+1×10~8 CFU/kg丁酸梭菌。预试期7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与A组相比,B、C、D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A组相比,B、C、D组青年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能力(T-AOC)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B、C组相比,D组血清T-AOC及CAT、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③与A组相比,B、D组十二指肠内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D组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④与A组相比,D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B组十二指肠及D组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有利于改善青年鸽肠道形态,提高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青年鸽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34.
中国的奶牛养殖产业从整体上来看,发展现状良好,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奶牛养殖产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需解决。通过对我国目前奶牛养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奶牛养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35.
研究将选育的6个杂交组合和河南省机收玉米区试对照品种郑单958、桥玉8号进行对比,对8个品种的产量、含水量、完好籽粒率等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特性进行分析可知,品种6不仅产量较高,且完好籽粒率也较高,是适宜进行籽粒收获的杂交组合。同时本试验也指出,降低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对提高完好籽粒率具有重要作用,是今后籽粒收获品种选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6.
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对仙客来叶绿素荧光特性对短期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短期高温胁迫抑制了仙客来叶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活性(Fv/F0),提高了初始荧光(F0)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对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ΦPSⅡ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仙客来对高温反应敏感,短期高温胁迫即可损害仙客来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途径受阻.  相似文献   
37.
38.
基于原有的水电极老化方法,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加速XLPE电缆绝缘中水树生长的新型水电极法,并针对该方法的老化机制进行了讨论。采用改进后的新型水电极法老化XLPE电缆制作水树样本,测量老化过程中电缆样本的介质损耗正切角(tanδ)的变化。利用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电缆样本中水树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变化,提出相应的微观老化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水电极法生成的水树尺寸和微观形貌差异较小,水树长度在300~400μm之间,水树形貌为团状,水树缺陷内部微孔或通道的直径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采用新型水电极法老化的电缆试样稳定有效,可生成符合典型结构和特征的水树,为进一步研究电缆绝缘老化机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39.
宋良  赵威  刘阳  高俊满 《北方果树》2004,(Z1):93-94
南果梨是海城地区地方名牌果品,原产于辽宁鞍山海城地区,属自然杂交实生后代,是梨中之极品,果实色泽鲜艳,肉质油脂状,易溶于口,酸甜适度,多汁爽口,风味浓香,品质极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南果梨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在水果市场品种繁多、供大于求、价格稳中有降的形势下,南果梨的价格稳中有升,表现出购销两旺的景象,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贮藏保鲜技术的不断发展,南果梨贮藏保鲜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促进了南果梨的生产面积迅速增长,但优质南果梨果品仍供不应求.为迅速提高南果梨产量,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重点围绕南果梨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及绿色果品生产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技术试验示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3年结果,5年丰产,平均产量3 200 kg/666.7m2.果品质量也有显著提高,平均单果重达到65~120 g,优质果率提高到95%以上.目前,全市南果梨面积1.5万hm2,710万株,产量由1998年的3.6万t提高到2003年的6.5万t,年均增加0.58万t,年产值实现3亿余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0.
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4种禾本科牧羊的种子生产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4种禾本科牧羊蜡熟期种子在不同贮存阶段的种子质量。计算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种子在不同贮存阶段的发芽率、发芽指教和活力指教是逐步提高的过程,表明这4种牧羊种子存在后熟特性。通过统计种子产量构成因子,计算出4种牧羊的潜在种子产量均很高,但冰草和拔碱草的实际种子产量并不高,主要是小花败育较多,结实率低,种子落粒性强以及植株倒伏等因素造成的。薄冰草和中间偃麦草的实际种子产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