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8篇
  28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赵娜 《中国蔬菜》1996,1(4):29-0
北京市1996年通过审(认)定的蔬菜新品种1996年6月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6个蔬菜新品种,认定了3个品种,现将其简介如下。1通过审定的品种1.1中白2号大白菜中白2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用8201012及8214091两个自交不亲...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雄性不育系高粱11A与苏丹草3个杂交组合F1代的生育、产量、光合性能等主要农艺特性及细胞遗传学特性。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F1代的生长势和平均株高均明显超过其各自父本苏丹草,继承了苏丹草分蘖能力强和高粱11A抗倒伏的优良特性,生育期126~130 d,穗型呈双亲中间型;F1代花粉可育率均高达93%以上,结实性好,自然结实率62.34%~68.75%,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明显;F1代PMCMⅠ的平均染色体构型均为2n=2x=20(10Ⅱ),配对行为较规则,但棒状二价体频率明显高于其3个父本苏丹草和母本高粱11A,原亲本间遗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分析植株生长、产量性状、光合性能等指标,得出3个杂交组合F1代的育种潜力依次为:高粱11A×棕壳苏丹草F1≥高粱11A×黑壳苏丹草F1>高粱11A×白壳苏丹草F1。  相似文献   
53.
高粱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旱粮作物,主要用于饲料和酿造业的原料。近年来随着进出口贸易和国内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粱市场需求量逐渐攀升,其种植面积明显扩大特别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地区的农民种植粒用高粱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然而,食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规范高粱生产技术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对已维护公众健康,促进高粱产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4.
赵娜 《甘肃农业》2012,(2):59-60
在分析土地管理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土地管理的方法、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GIS与土地管理有效结合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55.
大豆霜霉病分布于全国各大豆产区,以大豆生育期冷凉多雨的地区东北、华北发生普遍。大豆霜霉病除为害大豆幼苗和叶片外,更重要的是种子带菌。病种子的发病率为10%~50%。百粒重减轻4%~16%,重者可  相似文献   
56.
早霞玫瑰是我们以白玫瑰香作母本、秋黑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葡萄新品系。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650.0 g,最大穗重1 680.0 g;果粒圆形,粒重5.0~6.0 g,最大粒重8.0 g,紫红色;肉质硬脆,无肉囊,汁液中多,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0%~19.20%,总糖含量15.18%,可滴定酸含量0.46%,极耐贮运;在辽宁省大连市,7月末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5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高校要从大学生思想教育内涵的社会化、教育内容的社会化和教育载体的多样化、社会化等方面逐渐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58.
赵娜  赵晓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9994-9996,10006
[目的]弄清宁夏地区部分猪场出现“无名高热”病因及更加有效预防、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生.[方法]通过从宁夏某发病猪场采集产生典型病变的猪肺部组织,将病料处理后分别用Marc-145、PK-15、BHK-21等传代细胞系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只有Marc-145细胞上有典型病变,连续传代3次后病变稳定,接毒48 ~72 h后病变率达70%左右.RT-PCR及双酶切的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物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通过RNA提取、RT-PCR及酶切反应,实现了对分离培养物快速、确切鉴定.[结论]用MARC-145细胞成功分离到1株PRRSV,命名为ZH-w株.  相似文献   
59.
为探明北京市蔷薇科经济林树种液流特征,以4种蔷薇科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式茎流仪连续测定各树种液流变化,结合同步监测的环境因子,探究环境因子对各树种液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蔷薇科树种液流变化具有明显昼夜差异,液流增强时间段为05:00—09:30,液流减弱时间段为17:30—23:00。晴天时各树种液流变化趋势呈单峰型或双峰型。各树种生长季内液流密度逐渐增加,在6、7月份达到峰值后缓慢减少,直至树种休眠期时液流密度趋近0。生长季内各树种耗水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李树(5.64 cm3·cm-2·h-1)、杏树(5.03 cm3·cm-2·h-1)、梨树(3.26 cm3·cm-2·h-1)、桃树(2.43 cm3·cm-2·h-1)。各树种液流受到水汽压亏缺(VPD)、太阳辐射(Rs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新疆准东露天煤矿开采区的白榆(Ulmus pumila L.)和梭梭[Haloxylon ammedendron(C.A.Mey.)Bunge]叶绿素荧光响应与粉尘覆盖的关系,为干旱荒漠煤炭开采区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榆和梭梭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叶表面的气孔结构和滞尘量,并利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植物滞尘颗粒、土壤粉尘和煤粉尘粒径。【结果】①粉尘污染使白榆和梭梭的F_v/F_o和F_v/F_m下降,并对梭梭叶片有显著性影响。②粉尘沉降初期,梭梭的F_m、F_o和F_v变化幅度比白榆大,但未对白榆和梭梭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造成显著性影响。③白榆中层叶片的F_v/F_m比下层高;随着距污染源距离的增加,梭梭叶片的F_v/F_m逐渐上升。粉尘扩散高度和距离对白榆和梭梭的F_v/F_m均有显著影响④以白榆和梭梭气孔表面单位面积的粉尘颗粒面积与叶表面积比表示植物的滞尘能力,白榆的滞尘能力为14.38%,梭梭的滞尘能力为20.16%。⑤土壤粉尘、煤粉尘和植物叶面尘平均粒径排序为:土壤粉尘(15.93μm)煤粉尘(5.37μm)白榆叶面尘(1.83μm)梭梭叶面尘(1.18μm),因此煤粉尘比土壤粉尘更容易被白榆和梭梭的叶表面吸附。【结论】粉尘在水平和垂直距离上分别会对梭梭和白榆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造成影响,改变植物的生理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