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篇
  5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1、10和100 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处理后的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和脂肪合成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IGF-Ⅰ受体基因(IGFIR)、IGF-Ⅰ结合蛋白-3基因(IGFBP3)、α-s1-酪蛋白基因(CSN1S1)和κ-酪蛋白基因(CSN3)mRNA的相对表达丰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IGF-Ⅰ添加浓度的增加,β-酪蛋白基因(CSN2)、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ACA)、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N)和脂肪酸结合蛋白-3基因(FABP3)mRNA的相对表达丰度显著上调(P<0.05)。提示,IGF-Ⅰ作为一种重要细胞因子参与调节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和乳脂肪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2.
多头菊的套盆培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为我国历史名花,自然花期自国庆节一直到春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布景用花.来安县苗圃自1995年开始培育盆栽菊花,积累了一定生产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采用套盆法培育,即先扦插育苗,再移人大田而后套盆,边生长管理、边填土整形.套盆培育法可以提高产量到4000盆/亩,商品率达90%.  相似文献   
63.
玻璃化冷冻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细胞保存方式具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生物等领域。但相较于新鲜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的卵母细胞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玻璃化冷冻后的卵母细胞妊娠率和产活仔率低于新鲜的卵母细胞、基因表达异常等。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在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的一门学科。表观遗传修饰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使基因和环境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在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外界环境因素会对表观遗传修饰造成影响。作者从表观遗传学方面综述了玻璃化冷冻对哺乳动物MⅡ期卵母细胞DNA和全基因组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磷酸化及泛素化、基因印迹、microRNA的影响,以及玻璃化冷冻MⅡ卵母细胞后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对转录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影响,为揭示并调控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后表观遗传修饰事件、进一步提高玻璃化冷冻后卵母细胞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分别选择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牛(转基因组)及其胚胎移植受体(受体组)和普通牛(对照组)各5头,对3组试验牛进行颈静脉跟踪采血3次,每次间隔14d,分析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血常规指标中,转基因组牛的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体组牛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中,转基因组和受体组牛的血清电解质K和P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转基因组牛的血脂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尿素氮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肌肝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体组牛的血糖浓度、总蛋白浓度和尿素氮浓度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尽管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克隆牛及其胚胎移植受体在某些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上与对照牛存在显著差异,但所有指标均处在健康牛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65.
体外胚胎生产作为一项高效的辅助生殖技术,对优质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及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但与体内生产胚胎相比,体外生产胚胎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生长发育缓慢、卵裂率低、凋亡比例增加等问题,移植后伴随着胎盘肥大、孕期延长等问题,还可能出现早产、出生体重降低、巨胎综合征(LOS)等,这与基因表达异常和表观遗传修饰异常有重要关系。文章简单回顾了近年来表观修饰学在体内、外生产胚胎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印记基因的表观修饰、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在哺乳动物体内、外生产胚胎之间的差异,简述了微阵列技术在体内、外生产胚胎之间的应用,以期找到导致体内、外胚胎质量差异的关键印记基因及其作用途径,探讨体外生产胚胎质量低于体内胚胎的原因,进而改善体外胚胎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66.
溶葡球菌酶(Lysostaphin)是一种含锌的单链蛋白酶,能有效地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内溶素(Endolysin)是双链DNA噬菌体所特有,是一类胞壁质水解酶,具有广泛的抗菌效果.内溶素与抗生素之间有高效的协同作用.本研究通过BTX电转染和AMAXA核转染的方法将含有溶葡球菌酶(Lysostaphin)和内溶素(Endolysin)两个目的基因(Seq2和Seq3)及绿色荧光蛋白(enhencedgreen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新霉素(neomycin,neo)两个标记基因的载体pBC1-seq2+seq3-EGFP-neo,导入牛(Bos taurus)胎儿成纤维细胞,经荧光观察、G418筛选和PCR鉴定后建立稳定转染的单克隆阳性细胞系.以其作为核供体,体细胞核移植制备转基因胚胎.通过4组不同转染程序(A-023,V-013,V-023和T-016)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转染参数T-016最适合本实验,其AMAXA转染效率(20.11%)为BTX电转染转染效率的5倍.转基因囊胚率为(20.08±4.19)%,并发育正常.本研究建立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筛选出高效的转染参数,并获得了含溶葡球菌酶、内溶素的转基因细胞系和转基因囊胚,为制备抗乳房炎转基因牛及寻找防治奶牛乳房炎新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7.
旨在探究dCas9-SunTag-DNMT3A编辑系统对玻璃化冷冻牛卵母细胞IVF囊胚中IGF2R基因甲基化水平及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为冷冻卵母细胞/胚胎特定位点DNA甲基化的精确调控奠定基础。本研究将经过体外成熟的牛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随后进行体外受精,将受精所得到的原核胚进行dCas9-SunTag-DNMT3A编辑系统的注射,统计并计算卵母细胞的发育情况;通过亚硫酸盐测序的方式检测IGF2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GF2R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冷冻组相比,注射不同浓度的dCas9-SunTag-DNMT3A编辑系统后,只有40 ng·μL-1组显著地提高了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IVF后的发育能力(P<0.05),20和60 ng·μL-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40 ng·μL-1组发育效果仍然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P<0.05);对检测冷冻组、新鲜组、40 ng·μL-1IGF2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分析发现,40 ng·μL-1组水平与新鲜组相似,显著高于冷冻组(P<0.05);荧光定量试验结果显示,40 ng·μL-1IGF2R基因mRNA表达水平相较于冷冻组显著降低(P<0.05),与新鲜组相似。注射40 ng·μL-1的dCas9-SunTag-DNMT3A甲基化编辑系统能够通过有效升高IGF2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P<0.05)及显著降低其mRNA表达水平(P<0.05),来正向调节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IVF胚胎的发育情况,提高胚胎发育能力,使得其卵裂率和囊胚率都得到显著提高(P<0.05),同时促进胚胎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8.
水牛是我国产奶畜种之一,其适应能力强,耐高温高湿、耐粗饲,其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被誉为“奶中之王”。然而,奶水牛性成熟晚、发情症状不明显,且其发情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其繁殖效率低下,从而在生产中造成人力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掌握有效的奶水牛发情鉴定技术进而确定最佳配种时间对奶水牛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报道,简要总结了奶水牛各发情阶段的人工和自动化鉴定方法及其优缺点,回顾了通过血液、尿液、唾液、宫颈阴道液(cervical-vaginal fluid, CVF)以及粪便等物质鉴定奶水牛发情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利用组学技术开发新的奶水牛发情鉴定方法的可能性,旨在为开发奶水牛发情鉴定新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9.
体外受精生产性控胚胎是解决奶牛胚胎移植中胚胎来源的重要途径,卵母细胞来源和质量、分离性控精液质量、体外受精体系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是影响体外性控胚胎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和探讨影响奶牛体外性控胚胎生产的重要因素,不断提高奶牛体外性控胚胎生产效率,有助于促进奶牛体外性控胚胎的商业应用。  相似文献   
70.
“天丰”生物固氮肥含有许多有益菌群,它能将空气中大量存在的非豆科植物无法转化吸收的大量分子氮转化为氨,使非豆科植物象豆科植物一样具有固氮功能,并且具有较强的解磷、活钾和激活土壤微生物的功能。不论土壤肥力和土质结构如何,施用后都能长效地为作物提供综合营养,增产节肥,改善品质,提高抗逆性。为探索其在果树上的施用效果,1999年秋季在保护地栽培的葡萄上进行了试验,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