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预防与治疗中的广泛、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下降问题日益严重。中药因其特殊的抗菌机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杨树花作为传统中药,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等作用。杨树花可通过影响细菌能量合成、改变细胞完整性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发挥抗菌作用,就杨树花的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2.
当前猪场流行的病毒性腹泻,从2010年11月份开始,初见报道于广东、广西,造成大量产房小猪死亡,基本没有有效治疗措施。疾病由南向北传播,至2011年春季,全国各地包括两广、江浙、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华北、东北等地均见流行,同样以产房小猪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至2011年5月份,疫情基本平息。但2011年10月份又偶见于东北猪场,并形成持续至今的全国性流行,依旧以产房小猪高死亡为特征,仅从2011年11月份起,广东省两个多月以内,已经因此病死亡的仔猪不少于50万头,广  相似文献   
23.
田凯  赵宝凯  潘兴军 《新农业》2012,(17):60-61
随着养禽业集约化的不断发展,细菌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其中大肠杆菌病已成为养禽业主要的细菌性疾病。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的致病性菌株所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导致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气囊炎、关节炎、输卵管炎、大肠杆菌性肠炎、肉芽肿、败血症等症状,还常与病毒性疾病和其他细菌性疾病并发或继发,造成高死亡率,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随着抗菌药的不断应用,特别是常用抗菌药的滥用,使得大肠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笔者于2011年8月~2012年7月,对辽宁省铁岭、丹东、法库、庄河、阜新、海城、熊岳、  相似文献   
24.
本试验旨在研究"嘉利补"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60日龄海兰灰父母代蛋种鸡12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g/kg"嘉利补",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4d。结果表明:添加"嘉利补"组蛋种鸡产蛋率和蛋黄相对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83%(P0.05)和8.97%(P0.05);料蛋比、破蛋率和淘汰率分别降低6.40%(P0.05)、22.50%(P0.05)和21.28%(P0.05);免疫后14d和28d,抗体滴度分别提高2.86%(P0.05)和10.70%(P0.05);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末平均每只蛋种鸡每天多获利0.13元。  相似文献   
25.
产房仔猪出生后前8 h是决定其存亡的关键时段,75%的断奶前仔猪死亡发生在出生后前4 d,随着猪场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猪场将仔猪出生时的管理重点放在了寄养管理上,特别是窝产仔猪较多时,寄养成为了提高仔猪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猪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仔猪寄养管理制度,并严格按流程执行。寄养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产房仔猪均匀度和断奶前成活率,进而增加猪场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6.
仔猪腹泻最大威胁是损伤仔猪肠道导致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产生"僵猪"。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3日龄、7~14日龄和保育猪。产房仔猪最易发生腹泻,发病后死亡率最高。仔猪死亡率与腹泻发生年龄成反比,与持续时间成正比。60%以上死亡发生在产后第1周内,第2周的死亡率降到10.5%,第3周降至1.3%。  相似文献   
27.
耿健  向志宇  赵宝凯 《猪业科学》2017,34(6):107-109
仔猪腹泻是影响生猪养殖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原因复杂,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明确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及合理的用药,对仔猪腹泻的防治及养猪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仔猪腹泻的病因、致病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期望对仔猪腹泻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王林安  赵宝凯 《猪业科学》2017,34(3):104-105
<正>1概述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脂溢性皮炎、油皮病。该病是一种以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小水泡形成、以及体表患部皮肤结痂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牛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散发,发病率一般为2%~5%,环境恶劣的猪场发病率可达10%以上;若有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病原感染,死亡率可高达70%。笔者在2016年2月初至2016  相似文献   
29.
现代养猪主要呈现规模化、集约化模式,小型猪场逐渐被大规模猪场取代,但各种疾病层出不穷,进而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猪的疾病错综复杂,就进一步加大了养殖难度和风险,而猪的病毒性疾病尤其是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给猪造成的困扰尤为严重,干扰素(IFN)的应用成为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最佳选择。介绍了干扰素在两种常见的猪的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正表1数据来源于吴德教授《种母猪营养与高效生产》,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养猪场的母猪生产水平比我国高,体现在我国母猪平均每胎活仔比美国低1.3头,比丹麦低3.7头;断奶时每胎活仔数平均只有8.8头,分别比美国、丹麦低1.4、3.6头。差距之大让我们为之震惊!由此可见,我国是养猪大国,并非养猪强国。临床生产中,出生时弱小猪只成活率非常低,哺乳期和保育期在多因素影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