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牦牛繁殖是牦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本试验采取早期断乳措施以提高牦牛繁殖效率。试验组对150头母牦牛实行断乳处理,发情母牦牛104头,发情率69.33%。对照组110头母牦牛未实行断乳措施,发情母牦牛2头,发情率1.80%。母牦牛发情率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断乳后牦牛从第5天开始发情,在第9~15天发情比较集中,而且发情持续到断乳后第24天。因此,犊牛早期断乳是提高母牦牛繁殖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2.
试验测定了大通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和体尺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建立的回归方程表明,对体重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胸围、体斜长,体高,最佳回归方程为:体重=-304.917+0.378×体高+1.500×体斜长+1.861×胸围;主成分分析显示,胸围和体斜长大的大通牦牛,体重较大。  相似文献   
23.
对公母各32头大通牦牛从初生到3.5岁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结果大通牦牛在出生到6月龄生长发育最快,2.5岁到3.5岁生长发育最慢,公牛生长发育虽然比母牛快,但是在冷季公牛掉膘快.  相似文献   
24.
对公母各32头大通牦牛从初生到3.5岁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在出生到6月龄生长发育最快,2.5—3.5岁生长发育最慢,公牛生长发育虽然比母牛快,但是在冷季公牛掉膘快。  相似文献   
25.
青藏高原牦牛超数排卵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原放牧条件下,对6头环湖型牦牛进行了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处理的超数排卵试验.结果表明:试验A组(FSH PG HCG)和试验B组(FSH PG)供体牛对国产激素超排处理都有反应.试验A组获黄体数超过20个,回收胚胎14枚,其中可用胚胎11枚,4~16细胞胚胎3枚;试验B组获黄体数20个,回收1枚可用胚胎,为B级囊胚.  相似文献   
26.
在大通种牛场对126头产后90d以上的母牦牛进行断犊,进行促母牛发情试验。断犊后母牦牛放入水草茂盛的冬季草场放牧饲养,一个情期后,对未发情的母牦牛进行肌肉注射氯前列醇纳促发情处理。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母牦牛发情率达90.48%,对照组发情率为58.73%,试验组母牦牛发情率比对照组高31.75个百分点,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7.
断乳后对母牦牛注射氯前列烯醇钠促发情处理,第一次药物处理后,两组母牛发情头数均为0头,第二次药物处理后,试验组母牦牛发情15头,发情率为75%。对照组母牦牛发情8头,发情率为40%。实验组母牦牛比对照组多发情7头,高46.67%,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8.
应用伊维菌素注射剂按0.2mg/kg体重剂量一次皮下注射给药,采用粪检法和体表检查法,进行放牧绵羊主要寄生虫病防治示范.结果:对绵羊主要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6.7%和99.1%,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89.5%和91.6%,对绵羊颚虱的杀虫率达100%.全部防治绵羊投药后未发生异常反应.应用效果证明:伊维菌素注射剂防治绵羊主要寄生虫病高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