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麻核桃适宜嫁接方法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麻核桃揉手健身品兴趣日益浓厚,许多收藏家也将麻核桃作为关注焦点,各地专家学者也开始了麻核桃的资源收集与新品种选育工作,北京、河北地区人工栽培面积逐渐扩大,但优良品种苗木相对短缺。本研究以核桃楸为砧木,采用不同嫁接方法嫁接麻核桃,以寻找最佳的嫁接方法,为提高麻核桃的嫁接成活率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麻核桃的发展利用。  相似文献   
22.
1塞红(Seohong) Seohong是由韩国国家园艺和医药研究院于1992年由津轻和Chukwang(亲本为富士×摩里士)杂交育成的。在2004年命名为Seohong,2005年推广种植,于2007年申请专利。  相似文献   
23.
<正>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为既嗜盐又嗜温的革兰阴性短杆菌,在海产品中大量存在,能够感染多种水生动物,引起水生动物疾病,对水产养殖行业造成危害[1]。副溶血弧菌也作为海产品相关食源性致病菌引起广泛关注[2]。研究[3]表明,副溶血弧菌是一种人与水产养殖动物共染的病原菌,尤其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24.
甘肃农业大学外文期刊阅览室资源利用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外文期刊阅览室资源利用状况,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是在陕西省洛川、白水和旬邑3个产区有代表性不同库容量的冷库或气调库进行,于2013年3月至6月,定期测定苹果果心温度、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统计生理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采用定点调查与普查相结合,走访和统计生产现状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调查3个产区的果园管理、果实入库时间、贮藏管理等情况,以便分析探讨影响贮藏期间苹果生理性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正2018年6月在江苏省射阳县花鲢养殖塘口出现大批量2龄花鲢死亡的状况,病鱼体表、头部及鳍部发红出血,出现症状2~3 d后死亡,病死率达到90%,经采样鉴定为花鲢细菌性出血,病原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经技术人员进行防控,效果显著,现将花鲢细菌性出血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症状感染初期,病鱼漂浮水面,状态低迷,体表出现点状出血,随即扩大为片状血斑,头部,鳍部及鳃部均出现出血症状,尤以尾鳍出血较为严重,肛门红肿,解剖后发现肠道及肠系膜均充血,肝脏因失血而发黄。  相似文献   
27.
扁桃(Amygdalus cummunis L.)的食用部位为种子。试验以扁桃种皮为材料,通过半薄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扁桃种皮发育过程早、中、晚3个时期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对其维管束结构观察,发现维管束SE/CC复合体与周围韧皮薄壁细胞的胞间连丝发达,初步推断扁桃种皮以共质体方式进行糖卸载,同时对扁桃种皮细胞衰老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山西省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阐明了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构成,并从创新主体组成、创新人才、创新市场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山西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取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多创新主体相互衔接,各有侧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等措施,推动山西农业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9.
正异育银鲫作为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增加,养殖密度的增大,以及养殖水环境的恶化,异育银鲫的病毒性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已成为威胁异育银鲫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连年来,鲫鱼暴发性出血病,造成异育银鲫病死率居高不下,而青虾作为江苏省主要养殖虾类品种之一,随着精养程度的提高,感染红体病以及烂鳃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一旦发病,立即会造成大面积死亡。将两个品种进行  相似文献   
30.
随着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密度的增大,其主要养殖区爆发了以鳃部出血为典型特征的疾病,经确诊为鲫造血器官坏死症(Crucian Carp Hematopoietic Necrosis),引起该病的首要诱因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给异育银鲫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溶氧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溶氧条件的改变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各项生理机能,在溶氧胁迫状态下,水生生物会表现出应激及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为了探究溶氧浓度对异育银鲫感染CyHV-2及发生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影响,将健康的异育银鲫与已感染CyHV-2的病鱼混合饲养,结合鲫的最低生存氧浓度,设定溶氧浓度分别为7、6、5、4、3 mg/L,不同溶氧浓度均设立对照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通过控制不同溶氧浓度,测定CyHV-2感染数及死亡数,分析不同溶氧浓度条件下鲫CyHV-2感染率及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发病率。结果表明,随着溶氧浓度的降低,CyHV-2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随之升高,当溶氧浓度为7、6、5、4 mg/L时,对照组均未出现感染及死亡状况;当溶氧浓度为 3 mg/L时,实验组感染率为100%并且对照组也出现了死亡,充分肯定了溶氧胁迫会增加异育银鲫对CyHV-2的感染率及死亡率。研究结果对异育银鲫的大规模养殖及造血器官坏死症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