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营养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营养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及途径,并具体探讨了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胆固醇、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金属元素等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作为外部因子,营养物质与基因表达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互作,营养素不但可作为代谢过程听底物、辅酶或辅助因子,而且它们可对许多编码蛋白质、酶、载体、受体和结构物质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查控。养分种类和摄入量可通过基因的转录、mRNA的加工、释译及定位来影响基因的表达及蛋白质合成,进而调控代谢过程,控制营养需要和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试脸旨在通过研究沙葱和油籽对绵羊固相食糜流通率、液相食糜流通率以及营养成分在消化道消失率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改善肉质机理奠定基础。试验选用3只体况良好的蒙古羯羊,采用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组分别为精料中添加4%沙葱、4%沙葱+油籽(8%胡麻籽+2%向日葵籽+2%线麻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研究结果显示,添加沙葱+油料籽实可降低消化道各部位固相稀释率,降低瘤胃和十二指肠的液相稀释率;添加组DM和NDF的流通量均低于对照组,三个组DM和EE的流通量从消化道前到后递减,十二指肠CP的流通量大于CP进食量和胃CP的流通量;消化道同一部位不同处理除小肠的CP和大肠的EE外,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失率无显著差异(P>0.05),CP消失率在小肠中最高。  相似文献   
53.
选用24头内蒙黑猪进行β-肾上腺兴奋剂苯甲醇胺盐的饲喂和包埋试验。试验分为对照组、饲喂10ppm 组(试验Ⅰ)、饲喂20ppm 组(试验Ⅱ)和包埋50毫克/45天组(试验Ⅲ)。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Ⅱ组在猪肥育后期都使血清谷草转氨酶(S_(GOT))的含量升高,其升高范围在12.14~16.13%,(P<0.05)。在瘦肉率方面,试验Ⅰ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89(P<0.01)和3.01百分单位(P<0.05)。胴体脂肪含量,试验Ⅰ组比对照组降低6.99百分单位(P<0.01)。另外各试验组最后肋骨处眼肌面积比对照组大21.51~40.92%(P<0.05或 P<0.01)。苯甲醉胺盐在提高胴体瘦肉含量和降低脂肪沉积的同时,导致背最长肌部分营养成分含量的下降。试验组肌肉的干物质、脂肪和钙含量,都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4.
1.新生幼仔吸收外源性免疫球蛋白的必要性 偶蹄类家畜包括牛、羊、猪和马,它们出生时血清和肠道分泌物中均不含免疫球蛋白。这些动物的免疫系统虽然也具备对致病性细菌和病毒做出反应的能力,但由于新生幼仔对这些抗原的应答能力弱,因此主动免疫的产生非常缓慢,往往在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之前,动物早已患病致死(Kumar等,1998)。为弥补这种不足,这些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保护机制,仔畜从出生到自身产生主动免疫之前,必须通过吸吮富含抗体的初乳获得的被动  相似文献   
55.
胆碱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对许多动物来说都是必需的养分,包括猪、鸡、反刍前的羔羊和犊牛。在猪和鸡的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改善生产性能的效果国内外均有大量报道。但对反刍动物的研究较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胆碱与蛋氨酸对奶牛极为重要,尤其是对高产奶牛,在其泌乳初期,甲基及氨基酸、葡萄糖代谢作用加强,能量蛋白质代谢出现负平衡,对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加。在此阶段添加胆碱可以节约蛋氨酸和糖元异生所需的前体物。  相似文献   
56.
选择经同期发情且同期受孕,在妊娠90d时健康的苏尼特母羊49只,以4种营养水平(MEMJ/kgW0.75·d):0.2(G1);0.33(G2);0.44(G3);0.86(CG),分组限制饲养,研究妊娠后期不同营养水平限制饲养母羊对其体贮动员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限制期,CG、G3、G2、G1组母羊随着摄入外源能量的降低,分别动员了试验开始时平均母体净重的2.4%、11.3%、17.9%、27.9%,差异极显著(P<0.01)。在此期间,G1、G2、G3组的胰岛素浓度有降低的趋势。6 ̄34d,各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都不同程度的有所降低,其中G1组与G3、CG组差异显著(P<0.05),仅为262.22μmol/L。到了54d时,尽管各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有所回升,但仍低于限制开始时浓度。其中G1组为793.98μmol/L,而G2、G3、CG组分别为1072.29、1048.19、1011.25μmol/L。从54d到分娩后,G1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而G2、G3、CG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57.
研究选用28只内蒙古羯羊,依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4%沙葱组(占精料干物质的比例,以下相同)、4%沙葱+油料籽实(8%胡麻籽+2%麻籽+2%葵花籽)组、油料籽实(8%胡麻籽+2%麻籽+2%葵花籽)组,在试验期45d内采4次血,研究以上4个处理对绵羊血液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单核细胞、CD2+和CD4+T淋巴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数高于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结果来看,沙葱和油料籽实显著提高了绵羊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机能,为以后开发舍饲肉羊新型的免疫添加剂以及进一步研究沙葱影响免疫机能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试验旨在研究沙葱和油料籽实对羊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影响,为绵羊的饲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28只蒙古羯羊,采用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4%沙葱、3种油料籽实组合(8%胡麻籽+2%向日葵籽+2%线麻籽)及4%沙葱+3种油料籽实组合(4%沙葱+8%胡麻籽+2%向日葵籽+2%线麻籽)。研究结果表明,沙葱组使背最长肌的黄色程度显著下降(P<0.05);3个试验组均使臀中肌的红色显著下降(P<0.05),使背最长肌红色程度有增高的趋势(P>0.05);沙葱+油料籽实组可使背最长肌黄色、亮度及臀中肌的亮度有增高的趋势(P>0.05)。3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质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剪切力显著下降(P<0.05),骨肉比和脂肪含量有下降的趋势(P>0.05),屠宰率和熟肉率有增高的趋势(P>0.05)。总之,添加沙葱、油料籽实或其组合使肉的嫩度和蛋白质含量提高,品质得到改善,且组合作用效果最佳;添加沙葱+油料籽实组在改善肉的色泽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9.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猪禽业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对配合饲料就要求更高的能量和蛋白质,因而粮食在猪禽日粮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由50年代的65—75%,上升到目前的86%甚至达到95%,所有的高蛋白饲料多数为猪禽业所消耗,畜禽用料的增加导致全球范围的粮食不足,特别是第三世界。据统计全世界粮食产量的60%主要用做家畜饲料。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目前不少地方虽然出现粮食多余,主要是  相似文献   
60.
沙葱和油料籽实对绵羊血液、肝脏和胰脏脂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沙葱和油籽对绵羊血液、肝脏和胰脏脂酶活性的影响,为沙葱和油籽用于羊肉品质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28只蒙古羯羊,采用完全区组试验设计,研究精料中添加4%沙葱、3种籽实组合(8%胡麻+2%葵花籽+2%线麻籽)及4%沙葱+3种油料籽实组合(4%沙葱+8%胡麻+2%葵花籽+2%线麻籽)对绵羊血液、肝脏和胰脏脂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添加组均显著提高血清总脂酶活力(P<0.05);沙葱+油料籽实组和油料籽实组显著提高血清HL的活力(P<0.05);沙葱+油料籽实组显著提高血清LPL的活力(P<0.05);3个添加组对肝脏中3个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均显著提高胰脂肪酶活性(P<0.05),其中各项指标均以沙葱+油料籽实组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