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草莓作为北京地区重要的冬春季水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富硒草莓除了具有草莓的一些特有商品性质以外还具有抗衰老、预防癌症等重要功能。近年来富硒草莓的研究较多,但是主要集中在富硒以后的硒含量等少数指标上。本课题在研究硒含量基础上,还研究了富硒对草莓的产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富硒以后草莓的产量特别是后期产量增加较多并达到了显著水平。富硒还显著增加了大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上述结果说明富硒可以延缓草莓衰老、改善草莓的营养品质、提高草莓附加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工程法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2020年为基准,对赣南脐橙园的直接产品供给、固碳释氧、净化环境、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社会保障、破坏生物多样性、农药污染、化肥污染等共9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赣南地区单位面积结实期脐橙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02×105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nema skrjabini)种间遗传标记特点,从内蒙古地区骆驼皱胃中采集斯氏副柔线虫成虫,提取虫体DNA,利用线虫通用引物扩增细胞色素氧化酶1(CO1)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后,用PCR技术鉴定阳性菌落并进行测序,运用DNAStar 5.0和MEGA 4.0软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相关线虫CO1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斯氏副柔线虫DNA扩增出的CO1基因序列片段长度为689 bp。同其他相关属线虫CO1基因序列比对,斯氏副柔线虫与小口柔线虫(Habronema microstoma)、蝇柔线虫(Habronema muscae)的同源性最高,为86.7%,遗传距离为0.143;与加利西亚光丝虫(Litomosoides galizai)的同源性最低,为80.1%,遗传距离为0.229。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建立的系统发育树比较,证实斯氏副柔线虫与柔线属线虫均位于同一分支,自展值都在47%以上。表明CO1基因不仅可以作为斯氏副柔线虫理想的种间遗传标记,也可为该线虫进一步的分子分类学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生态敏感性的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分析和重要的规划依据,但是由于评价所涉及的地域复杂性和因素多样性,许多评价方法和体系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之中.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包括了许多具有信息不确知性和不完全性的因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该模型将评价样本及各级质量标准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理想样本)进行投影.根据投影值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敏感性级别及样本间的优劣排序.本文以安吉为例,在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基础上,运用所建模型对生态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于多指标的生态敏感性分析是科学的、有效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捕食线虫件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捕食器表面聚合物的生化性质与作用.用5 mol·L-1 LiCl的表面聚合物提取液提取位于捕食器表面的这类物质,进而测定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与酶的活性,并详细研究了温度、pH、化学试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来源的表面聚合物[表面聚合物(T+)与表面聚合物(T-)]最适温度均为65℃,前者最适pH为7.0,后者最适pH范围为6.5~7.5,且前者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的浓度相对后者要高;同时还首次在含捕食器菌丝提取到的表面聚合物中检测到了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通过研究初步了解了存在于捕食器表面并参与捕食过程的蛋白质类物质的相关化学性质,间接证实了上述物质可能在捕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今后深入开展对捕食线虫性真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夏收秋种进度,确保全县农机具都能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河北广平县农机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了7只24小时待命的"农机医疗队",随时为农机手排忧解难。截至目前,该医疗队已帮助农机户现场解决问题102个。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发酵液中蛋白质的产生及杀虫作用,使用不同营养成分组成的液体培养基及诱导物,对Duddingtonia flagrans进行培养和诱导,测定其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蛋白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和杀虫作用,进而确定Duddingtonia flagrans产生胞外蛋白质和杀虫作用最适的培养基与诱导物。结果显示,不同培养基及诱导物对Duddingtonia flagrans的代谢过程会产生明显影响,导致其分泌的蛋白质种类、浓度以及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显著不同;Duddingtonia flagrans发酵液不仅具有杀线虫活性,而且有杀蝇蛆作用。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杀虫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捕食器表面聚合物的生化性质与作用,建立一种高效的表面聚合物诱导与提取方法尤为关键。试验首先用大豆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氨基酸诱导作用下,产生大量含捕食器菌丝,然后分别用了5种不同化学性质溶液提取表面聚合物,经透析和浓缩后,测定了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及其对线虫幼虫的毒性作用,同时还进行了提取液对真菌菌丝生长及其捕食作用的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用5 mol/L LiCl溶液提取表面聚合物最为有效,其提取的表面聚合物溶液对线虫没有明显的杀线虫活性,但与捕食性真菌黏附捕获线虫过程密切相关;并通过比较源自含捕食器菌丝和普通营养菌丝的表面聚合物物质之间的差别,找到了参与黏附捕获线虫过程的物质,这为今后深入开展对捕食线虫性真菌表面聚合物的研究,进而阐明其作用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掌握河流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因子,对制定流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修订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选取2007年和2017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探究东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东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07-2017年间东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空间分异的形成受多个因子综合作用,其中乡(镇)面积与距水系平均距离、乡(镇)面积与距居民点平均距离的因子交互贡献最大。(2)在中国南方山地丘陵区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模式中,农田向果园的转化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而林地向果园的转化则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3)河流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受到自然因子、人为因子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驱动。研究结果可为东江源区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也可为其他河流源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