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炭疽病是贵州百香果的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在贵州百香果炭疽病病株中分离到2株疑似炭疽病菌分离物。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柯赫氏法则验证,以及基于ITS-TUB2-ACT-CHS-1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引起贵州产区百香果炭疽病病原主要为巴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rasiliense和喀斯特炭疽菌C. karstii。  相似文献   
22.
“锦春”、“锦枫”、“锦园”、“锦花”、“锦硕”等5个品种均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黄肉桃品种,2018年引种至贵阳地区进行试种并对其主要生物学性状开展观察评价。结果表明,“锦春”早熟,丰产性好,但受气候因素影响在引种地品质不突出;“锦园”品质和丰产性均较好,生产中需加强疏果,提高单果重;“锦花”品质较好,耐储运,但早果丰产性不突出;“锦枫”、“锦硕”果个大,风味浓甜,果实外观漂亮,但需加强授粉,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23.
为筛选出适宜的火龙果果实套袋,以红肉火龙果品种“软枝大红”为供试材料,测定6种不同果袋类型对贵州北盘江流域干热河谷区火龙果主要经济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无纺布袋、白色纸袋、黑色无纺布袋对火龙果果实溃疡病的平均防效达95.24%;白色纸袋和黑色无纺布袋处理后平均单果重约增重10%,白色尼龙网袋处理后显著小于对照;白色纸袋、绿色和黑色尼龙袋处理后果实纵径小幅提升;白色尼龙网袋处理后果皮厚度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都可显著增加果实红色饱和度,白色无纺布袋处理可显著降低黄色饱和度。白色无纺布袋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仅黑色无纺布袋处理后滴定酸显著增加。同时套袋能防止果实蝇和昆虫、飞鸟为害。建议在该区域使用白色无纺布袋对火龙果果实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24.
25.
猪痢疾也称血痢,是猪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它以粘液性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大肠粘膜有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或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本病的主要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肠粘膜、肠内容物和粪便中.病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如阳光照射、干燥、加热及一般的消毒药剂均可杀死该病菌.  相似文献   
26.
奶牛分娩后子宫角尖端翻入奶牛子宫腔内或阴道内称为子宫内翻,全部子宫翻出于阴门外称子宫脱.子宫脱是子宫内翻发展造成的.也可以直接发展造成的.本病是奶牛产后急重症.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奶牛死亡. 1 病因  相似文献   
27.
【目的】火龙果溃疡病是火龙果上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对贵州省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防治贵州省火龙果溃疡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贵州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Biolog表型芯片技术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贵州火龙果溃疡病病菌为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最佳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6~7;光照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短时间的紫外光照射对病原菌生长有促进作用。火龙果溃疡病菌对PMl、PM2微孔板中190种碳源物质利用率为18.42%,对PM3微孔板中95种氮源物质的利用率为52.63%。【结论】贵州火龙果溃疡病病菌为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病原菌较耐高温,生长环境偏酸性。研究结果对贵州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及病原菌的碳氮源代谢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
【目的】测序并组装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H1的基因组序列,为了解其基因组构成、遗传变异、致病机理和制定防控策略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贵州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N.dimidiatum H1的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 NovaSeq和Nanopore PromethION测序平台进行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分析。【结果】通过测序和组装获得N.dimidiatum H1的基因组规模为43.78 Mb, Gap数量为0;组装获得14个contig, N50长度为3.92 Mb,平均长度为3.13 Mb,最长长度为5.63 Mb。使用真核和真菌直系同源基因集进行BUSCO评估,完整的单拷贝基因比例分别为98.60%和98.50%。N.dimidiatum H1的基因组含有12 962个编码基因和205个非编码RNA。N.dimidiatum H1的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含量为1.62%,简单重复为主要类型。转座子含量为1.59%,以LTR类Gypsy亚族和LINE类为主要类型。共计12 703个(98.00%)编码基因被注释,与同属于...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贵州奈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贵州奈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12个种植区的成熟奈李果实为试材,测定果皮色泽、果形指数和硬度等8个外观品质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16个营养成分指标,在此基础上对24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3个外观品质主成分(X1~X3),累积贡献率达81.74%,外观品质评价模型X=0.408X1+0.230X2+0.180X3;提取到5个营养指标主成分(Y1~Y5),累积贡献率达86.81%,其评价模型Y=0.284Y1+0.240Y2+0.146Y3+0.110Y4+0.089Y5;综合24个指标分析提取到6个主成分(Z1~Z6),累积贡献率达89.94%,奈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Z=0.240Z1+0.227Z2+0.147Z3+0.121Z4+0.091Z5+0.073Z6;在类间距离为15时,12份奈李被聚为4类,4号、5号、3号、7号和8号聚为第1类,第2类包括1号、2号、9号、10号和12号,6号和11号分别归入第3类和第4类;第1类外观品质较优,第3类和第4类营养品质较优。【结论】12份奈李综合品质依次为3号>8号>5号>6号>4号>11号>7号>9号>10号>2号>1号>12号。  相似文献   
30.
为丰富贵阳地区桃品种类型,延长果品采收期,2018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霞脆”和“霞晖8号”2个白肉桃品种,总结其在贵阳地区的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经济性状以及抗逆性等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熟品种“霞脆”和晚熟品种“霞晖8号”综合性状良好,搭配种植能有效延长桃果采收期,可在贵阳地区及周边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