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249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162篇
  145篇
综合类   1228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564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硝磺草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硝磺草酮降解菌HZ-2菌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在通气、pH 7.0、温度30℃、1%接种量、摇速180r/min、50 mL LB培养基条件下共培养5 d,该菌株对200 mg/L硝磺草酮的降解率达到100%。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硝磺草酮降解菌HZ-2菌株能高度耐受并快速降解硝磺草酮。  相似文献   
992.
金矿周围树木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种类,以潼关县黄金生产区及附近桑树(Morus albaL.)、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 (Bunge) Hu)、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枸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为研究对象,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其根、枝、叶及根际土壤中Cu、Cd和Zn质量分数.结果表明:6种树木根际区域3种重金属均处于污染状态;洋槐对Zn的转移系数为1.40,富集系数为10.61,是Zn的超富集植物;枸树对Cu的转移系数为0.87,富集系数为0.56,是6种植物中对Cu富集能力最强的树种;6种树木对Cd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但桑树对Cd的转移系数高达8.90,洋槐的也达1.44,且Cd主要富集在叶片中,有利于回收,二者是吸收Cd的重要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993.
蔬菜废弃物取代化学肥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废弃物是指蔬菜生产、交易过程产生的无商品价值的各种植物组织的总称,内含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据测定,新鲜废弃物平均含N 0.28%、P205 0.06%、K20 0.36%.通过在同一位置进行连续六茬施用蔬菜废弃物沤制的有机肥液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利用蔬菜废弃物可完全取代化学肥料,通过废弃物的利用实现矿质元素的循环利用,是一项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又可避免蔬菜废弃物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994.
辽宁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几十年来统计的辽宁各站资料,对辽宁省各地雷暴日数的时间、空间分布和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平均雷暴日数辽东山区、辽北和朝阳地区较多,达30 d以上,其他地区多在30 d或以下,大连较少,仅19 d;雷暴集中出现在6~9月,占年雷暴日数的75%以上;近50年辽宁年平均雷暴日数呈略减少趋势,减少趋势为1 d/10a;从雷暴日数的空间变化来看,从东部、西部、北部向中部、南部递减。辽宁西北部、东部和北部年均雷暴日数最多,辽宁中部次之,南部沿海地区的雷暴日数最少。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麻黄药材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不同产地和种属麻黄的测定。方法:采用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含0.05%三乙胺,4∶96,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分别在0.04-0.51μg、0.07-0.9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和99.2%,RSD分别为2.1%和1.65%。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数据可靠,可用于麻黄药材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同时也为麻黄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青贮玉米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针对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青贮玉米(Zea mays)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青贮玉米品种少的现状,对国内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夏季和秋季品比试验。通过对供试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指标、生物学产量、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筛选出适宜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夏季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雅玉青贮8、中原单32和YR5,适宜秋季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YR5、YR12和雅玉04889。  相似文献   
997.
以花椰菜雄性不育系的种株为材料,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建立花椰菜种株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花椰菜的薹茎段是母株组培快繁的理想外植株,其不定芽分化率高达90%;适宜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 2 mg/L+ NAA 0.1 mg/L;再生植株通过田间生产鉴定与实生母株相比,植株性状、花球性状、育性等都表现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98.
池塘养殖三角帆蚌的耗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水法现场研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不同规格(一龄蚌,蚌壳长分别为52和77mm;二龄蚌,蚌壳长分别为69、87和102mm)三角帆蚌的耗氧率.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2.7±0.7)℃,pH为8.07±0.02,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为(6.05±0.52)mg/L的条件下,蚌壳长为52、77、69、87和102mm的三角帆蚌的单位质量耗氧率分别为(27.85±7.15)、(17.94±4.89)、(18.76±6.55)、(14.26±3.24)和(14.25±2.51)mg/(kg.h);三角帆蚌个体耗氧率与蚌质量和蚌壳长均显著相关;在实验期间,三角帆蚌单位质量耗氧率存在昼夜差异,夜间(0:00)耗氧率高于白天(12:00);经过3d饥饿后三角帆蚌耗氧率未出现大幅度下降.本结果揭示池塘养殖的三角帆蚌代谢强度远远低于混养的淡水鱼类,说明三角帆蚌养殖不是鱼蚌综合养殖池塘中DO消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9.
种业人才是保障我国种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高等农业院校应从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几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种子专业建设,更好地为种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为了探索新的烤烟常见致香物质分类方法。[方法]以烤烟中常见的64种致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分类、描述,并以中国云南省13个产烟地区的71份C3F和64份B2F烟叶为材料,对比分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致香物质含量在其中的分布。[结果]以分子量为指标,64种致香物质可以通过聚类分析被分为3类,第一类是高分子量、高沸点,包括12种致香物质,平均分子量为(281.308±21.536)℃,平均沸点为(371.311±29.904)℃;第二类是低分子量、低沸点,包括27种物质,平均分子量为(103.722±13.115)℃,平均沸点为(176.132±42.342)℃;第三类是中等分子量、中等沸点,包括25种物质,平均分子量为175.393±24.906,平均沸点为(250.562±45.431)℃。大分子量致香物质含量以中部烟叶(547.344±224.391)μg/g显著高于上部烟叶(477.549±182.066)μg/g,小分子量致香物质含量以中部烟叶(17.46g±3.459)μg/g显著高于上部叶(15.936±3.456)μg/g,中等分子量致香物质含量以中部烟叶(44.931±8.953)μg/g极显著高于上部叶(37.997±6.042)μg/g。[结论]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致香物质的分类方法,为特色烟叶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