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穗粒肥用氮比例对寒地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生育后期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多蘖轻穗型品种空育131和少蘖重穗型品种龙粳21为材料,设置3个用氮水平及4个基蘖肥与穗粒肥用氮比例,研究了基蘖肥与穗粒肥用氮比例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品种的产量有所升高,但不同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空育131的基蘖肥与穗粒肥施用比例为8∶2时产量最高,而龙粳21在7∶3时产量最高。空育131获得高产的原因是群体穗数增多,而龙粳21是每穗粒数增加,从而使群体颖花量增加,产量增加。全生育期用氮总量增加使2个品种的整精米率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明显上升,而使精米白度降低,淀粉糊化特性变劣。中低用氮水平间在出糙率、精米白度、直链淀粉和食味评分等米质指标上差异不明显。生育后期穗粒肥用氮比例提高使2个品种的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而使精米白度降低,淀粉糊化特性变差,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大。因此,寒地水稻生产栽培管理中,在适宜的氮肥用量(138 kg/hm~2)前提下,控制一定的穗粒肥用氮比例(30%),可以实现高产优质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32.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草原2号杂花苜蓿+Carlton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基肥和追肥中N,P和K元素营养配比对混播草地头茬草N,P和K含量的效应。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K肥能提高无芒雀麦的含K量和苜蓿的含N量。高P或高K处理均使无芒雀麦的含N量下降。施N肥能提高无芒雀麦的含N量,而对苜蓿含N量影响不明显。高N处理(基肥30 g/m2,追肥45 g/m2尿素)降低了无芒雀麦和苜蓿的含K量,同时也降低了苜蓿的含P量。N,P和K营养配比为N 9.0-13.5 g/m2、P2O57.2-12.0 g/m2、K2O 12.0-18.0 g/m2时牧草N,P和K含量较高。随着草地使用年限增长,无芒雀麦的N素含量下降,苜蓿的K素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33.
于2018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试验区开展生物节氮增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四种不同生物菌肥处理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较,考查不同生物菌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相关指标及节氮效果.结果表明,奕源生物菌剂处理节肥最多,比对照减氮肥18.6%,产量与对照相当.万丰达掺混肥处理产量最...  相似文献   
34.
赵海新 《作物杂志》2020,36(1):98-71
通过对沙培的4.5叶龄水稻幼苗进行5个浓度的Na2CO3+NaHCO3碱胁迫处理,胁迫20d后,调查顶端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随碱浓度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先升后降;叶绿素a、b含量及叶绿素a/b为下降趋势;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先降后升;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碱胁迫后,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较大,叶绿素b含量相对稳定;水稻通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调节顶端叶片含水量及脯氨酸含量,以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和保持新生叶片的活性。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插植条件下植株叶绿素含量、叶片大小、叶片存活率及叶面积指数等方面变化的试验调查,探讨研究了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生长态势的影响变化,以期为寒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6.
以长粒品种'龙粳1525'和圆粒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施氮量及株距对水稻茎蘖利用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粳1525'在控灌处理、施氮量116.13 kg∕hm2和14 cm株距下的产量最高,为8558.58 kg∕hm2;而'龙粳31'在控灌处理、施氮量134.52...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我国寒地稻区种质资源芽期耐碱情况,以123份水稻品种为参试材料,采用质量比为1∶3,质量浓度为0.20%的Na2 CO3+ NaHCO3的混合碱液,对水稻进行了芽期耐碱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受到碱胁迫之后,籽粒向胚芽转化的干物质越多,耐碱胁迫的能力越强,并且耐碱较强的品种具有发达的胚根系.胚根和胚芽有相互促进生长的作用.垦稻19、绥粳5号、系选1号、龙粳11、龙稻6号、长白9号和普选18这7份材料芽期的耐碱总级别最高;龙稻5号、龙粳8号、绥粳12、垦稻16、合江21、彩、牡丹江21、垦稻9号、合江16和合江6号这10份材料对碱胁迫芽期最敏感.  相似文献   
38.
为给寒地水稻的生产提供技术方案,通过不同高氮肥水平试验,研究了寒地水稻在产量及群体形态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尿素施用量为362.5kg.hm-2时,龙粳18和龙粳20产量达到了最大值(11 407.41和9 710.24kg.hm-2),尿素施用量400kg.hm-2时龙粳14产量达到9 246.19kg.hm-2,并且各个处理小区增产效果明显;增施氮肥对穗长和剑叶的长度无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平均穗粒数具有显著增加趋势,而在最高的氮肥应用量上结实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9.
试验表明播种时喷施适量浓度的液态水稻壮秧剂能够促进水稻幼苗地上茎叶生长和地下根系的分生,其中喷施100 mL·m^-2浓度的处理,在离乳期和离乳后7 d的两次测量结果幼苗的高度均最高(16.38 cm),生长速度最快(0.65 cm·d^-1),并且分生根最多,相对对照每株多生成2-4条。  相似文献   
40.
寒地水稻"稳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寒地稻区无霜期短、热量资源不足、低温冷害及稻瘟病发生频繁.目前,水稻大面积生产中农民施肥多采用"超量施N肥"、"大头肥",导致水稻前期长势过旺,植株纤嫩,抗性减弱,后期早衰,成熟度下降,且易发生倒伏、感病而减产,达不到高产目的.寒地水稻"稳健高产"栽培技术主要以提高稻谷成熟度为目的,通过协调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栽培技术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依据该生态区优质高产水稻的生长规律、影响因子及调控措施等共性技术,稳定产量构成因子、健壮植株群体素质,以达到高温年创高产甚至超高产、低温年稳产甚至创高产的优质高产目标,为实现寒地水稻创超高产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