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3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报道了植物源杀虫剂 2 .5 %三苦素水剂开发研究的成果 ,1 997~ 1 999年进行了室内、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2 .5 %三苦素水剂 47~ 75 g/ hm2 (有效成分 )对菜青虫防效达83 .5 %~ 90 .9% ,并有拒食作用 ;其 5 0 0~ 1 0 0 0倍液防治松毛虫、美国白蛾和栎舞毒蛾的防效分别达到 1 0 0 %、83 .3 %~ 1 0 0 %和 97.2 %~ 1 0 0 %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大面积发生水稻赤枯病,对发病田的调查发现,土壤缺锌、土壤环境条件恶化(如低洼冷浸田)、秸秆还田后长期深水灌溉等是诱使当地赤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防治措施主要是改进耕作技术、改革水层管理和科学施肥等.  相似文献   
13.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目前正向第五代计算机发展。据报道,去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第五代计算机国际会议,会上提出三“I”革命,即集成化、智能化和人机对话(Integration Intellegent and In-  相似文献   
14.
松白粉蚧Crisicoccus pini(Kuwana)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危害松树的两种粉蚧之一。该虫分布广,一年1代或一年多代,过去仅有名录记载,发生轻微,但近几年,在我国局部地区猖獗成灾,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5.
在污染水体中,利用动物下脚料稻田养殖胡子鲶,0.14hm^2稻田产成鱼1053kg,规格0.5-1.5kg/尾,饵料系数1.76。产水稻1024kg,合计纯收入7738元。稻田养殖胡子鲶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松毛虫发生类型区划分与抽样调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毛虫发生类型区划分与抽样调查技术的研究进展薛贤清,赵清山,兰星平(南京林业大学)(林业部森防总站)(贵州省森防站)1980年10月,林业部保护司在原南方森林植物检疫所(江西省弋阳县)召开了全国松毛虫测报工作座谈会,明确规定了开展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是...  相似文献   
17.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是我国南方毛竹产区新发生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据报道,该虫在江西、福建、浙江、四川和广西等省(区)皆有分布。近几年来该虫在江西省婺源、德兴、弋阳、贵溪、万载和宜春等县相继爆发成灾,发生面积和发生周期逐渐扩大和缩短。据调查该虫在历史上曾造成过灾害。1959年该虫首先在婺源县江湾公社发生,1973年又在德兴县境内的大茅山垦殖场爆发成灾。此后,在1977年和1981年再度猖獗危害,使竹林遭受严重破坏。例如在1973年该虫大发生时,大茅山垦殖场有2500亩毛竹被食殆尽,形同火烧,造成死竹2万余根。1981年据上饶地区不完全统计,全区竹毒蛾发生面积达10万亩以上。为了有效地控制这种害虫,保护森林资源,我们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并作了药剂防治试验,现整理报道如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森林病虫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铁良  董振辉  于治军  赵清山  蒋凤燕 《林业科学》2003,39(3):172-176,t003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方针的一项主要内容 ,也是科学控灾的基础和前提。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情况极为严重 ,年均发生面积达 6 67× 1 0 6hm2 以上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超过 5 0 0多亿元 ,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当前以松材线虫病 (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 (SteineretBuhrer) )、松毛虫 (Dendrolimusspp .)、杨树蛀干害虫、美国白蛾 (HyphantriaCunea (Drar…  相似文献   
19.
松毛虫种间杂交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我国最严重的森林害虫———松毛虫种间杂交试验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etLiu)、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Butler)、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Butler)相互间都可以进行杂交,亲缘关系较近。其中,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分别与马尾松毛虫进行杂交,无论正交或反交都可以产生有生育力的F1代,F1代自交产生F2代,证明在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另外,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分别与落叶松毛虫的种间杂交也能进行,并产生F1代杂种松毛虫,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幼虫死亡率高,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均未能完成F2代。另外,还对其形态学特征和染色体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确系同一物种,但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相互间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已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根据动物学命名法的有关规定,我们认为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应分别定名为马尾松毛虫地理亚种,即油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t  相似文献   
20.
关于营林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