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兽医实验室承担着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检测等任务,开展兽医实验室考核工作是新形势下现代兽医事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对云南省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中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技术人员、管理及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通过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基层兽医实验室各方面能力均有大幅提升,从而更好的发挥实验室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侵袭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为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存在7个不同血清型,病毒VP1蛋白抗原性差异是病毒血清型划分依据,而其编码基因(1D)核苷酸序列差异是同型病毒拓扑型(Topotype)或基因型鉴别依据。采用O/A/C/Asia-1多重RT-PCR技术,对2006年自云南边境地区采集的120份动物组织样品,进行口蹄疫病原监测,检出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15份。对阳性样品中病毒VP1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已知代表性毒株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云南边境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VP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7.3%~98.7%,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拓扑型或基因型:中东-南亚型(ME-SA)或泛亚型(PAN-Asia)、古典中国型(Cathay)、东南亚型(SEA)。部分样品VP1蛋白表位43位、154位关键性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23.
对云南省2个发病鸡场的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检测,证明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采用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F基因,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云南省2株 NDV毒株F基因核苷酸与La Sota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4%~99.6%,与国内外分离的流行毒株SP13和NDV027344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7%~99.8%,与F48E9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0%~89.1%;F蛋白氨基酸与La Sota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3%~99.5%,与流行毒株SP13和NDV027344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5%~99.6%,与F48E9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1.8%~92.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株病毒均属于基因Ⅱ型,裂解位点氨基酸为G-R-Q-G-R-L,属于弱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排列特征。  相似文献   
24.
采用PCR方法对235批饲料原料中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及侵袭蛋白A(invA)基因检测和DNA序列分析,了解饲料原料中沙门氏菌分布情况以及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及蛋白结构,建立沙门氏菌的分子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发现分离检测出的沙门氏菌均来自肉骨粉,阿哥纳沙门氏菌(Salmonella agona)2株,山夫登堡型(S.senftenberg)沙门氏菌2株。核苷酸基因序列分析显示,invA基因较为保守,编码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存在3个跨膜区域,同源性在99.4%~100%之间,系统发育树上分析不同血清型不在同一分支上。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云南省玉溪市活禽交易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2021年对该市8个县(市、区)活禽市场进行采样检测。全年共采集63场次1 455份棉拭子样品(禽咽喉/泄殖腔双拭子860份、环境拭子317份、运输工具拭子278份),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A型、H5/H7/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共检出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35份,未检测到H5和H7亚型病毒核酸阳性;除检出7份未分型阳性样品外,在44场次检出H9亚型病毒核酸阳性428份,场次阳性率为69.84%,样品阳性率为29.42%,其中活禽、环境、运输工具样品阳性率分别为32.56%、25.87%、23.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四季均能检测到H9亚型病毒阳性,但3—6月份样品阳性率低于年均阳性率,1、2、7、10、12月样品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各月份间样品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县(市、区)的场次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但样品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玉溪市活禽市场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但H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面依然广,污染率较高;不同月份间阳性率差异明显,但季节性差异缩小。结果提示,应继续加强活禽市场H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监测,同时强化活禽市场的检疫监管,严格执行消毒和休市制度,防止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传入养殖环节。  相似文献   
26.
2020年7月19日,云南省临沧市在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紧急监测排查中发现,镇康县一养牛户饲养的黄牛发生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省、市、县各级疫病控制机构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现场调查,同时采集发病牛全血、皮肤结节以及痂皮、口腔及眼鼻棉拭子样品进行荧光PCR检测。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复检,确认该起疫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调查认为,此次疫情由养殖户跨省调运活牛引发,为典型的输入性疫情,养殖户防控意识淡薄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建议加强牛只移动监管以及蚊蝇等虫媒的控制和扑灭,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加强对养殖户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扑灭。  相似文献   
27.
为全面了解2017—2021年云南省猪瘟(CSF)流行及免疫状况,预估疫病流行和发生风险,采集病原学样品63 224份、血清学样品146 547份,进行CSF病原和血清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7—2021年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94%、81.47%、80.79%、80.24%、82.53%,规模场合格率略高于散养户,但差异不显著(P>0.05);CSF病原核酸阳性率分别为0.52%、0.74%、1.10%、1.02%、2.42%,散养户、屠宰场阳性率高于规模场。结果表明:自2017年CSF退出强制免疫后,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病原阳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分布范围广,免疫密度低和抗体合格率低的散养户发生CSF的风险较高,提示应对其加强监测和免疫。  相似文献   
28.
[目的]监测活禽零售市场休市前后家禽和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分布和波动状况,评估定期休市干预效果。[方法]在2015年9月28日至11月11日的3轮休市期间,从云南省选取4个有代表性的活禽零售市场,于休市的前1天、休市当日及休市后1天(复市当日)、3天、5天、10天,采集家禽喉气管、咽喉/泄殖腔棉拭子和环境样品,连续进行3轮采样,采用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RT-PCR方法,检测样品中的病毒核酸,开展禽流感病毒分布动态监测和休市干预效果评估。[结果]不同市场、不同休市轮次的休市干预效果参差不齐;禽流感病毒在鸡鸭混杂销售的市场中呈现持续分布,而在仅有鸡销售的市场中呈间断或零星分布;鸭群样品阳性率高于环境样品和鸡群样品阳性率。[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鸭群对活禽零售市场的禽流感病毒传入、扩散和持续分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活禽零售市场的休市干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科学规范实施休市制度和严格执行监管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休市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9.
为调查云南省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与免疫抑制性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对云南省2007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145份禽流感阳性及30份新城疫阳性样品进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及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检测。禽流感阳性样品中ALV-J的感染阳性率为15.9%,REV的感染阳性率为22.8%,CIAV的感染阳性率为26.9%;新城疫阳性样品中ALV-J的感染阳性率为13.3%,REV的感染阳性率为23.3%,CIAV的感染阳性率为26.7%;共有30份样品发生多重感染,多重感染率为17.1%。对不同区域的4份禽白血病病毒阳性样品、10份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阳性样品、10份禽传染性贫血病毒阳性样品进行了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云南ALV-J毒株gp85基因与国内外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介于80.4%~96.7%、85.2%~94.5%;REV毒株env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为98.8%~99.8%、97.7%~99.5%;CIAV毒株vp2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为92.4%~100.0%、93.7%~100.0%。  相似文献   
30.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属于疫病高发区.基于病毒N基因结构和变异特征,将狂犬病毒分为2个进化组群、7个基因型[1].国内外已研究建立了一批狂犬病诊断方法[2-4],开展病毒基因结构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5-7].至今未见对近年云南狂犬病研究报道.本文在云南省4个地区开展狂犬病病原学监测,并对病毒N基因进行克隆测序,以期认识狂犬病分布状况、病毒特征及与已知毒株的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