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51.
发展肉羊业的意义及其限制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羊肉年产量70年代末约680万吨,80年代末约900万吨,1994年达997.7万吨。世界肉羊生产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即羔羊肉生产,胴体重在13~25kg;杂交羊肉生产,利用萨福克、边来等大型父本进行二元或三元甚至四元杂交;建立繁育体系,进行集约化生产。我国绵羊个体产肉力水平低,肉羊业在畜牧业总体结构中底薄弱的环节,发展潜力很大。羊肉低胆固醇的营养特点及其市场拉力决定了羊肉的需求继续增长。饲料营养转化为羊肉的效率是羊毛的10倍,我省目前的形势和条件适于发展肉羊业,但必须首先解决政策导向、科研力度、肉羊品种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2.
肉牛业是吉林省畜牧业的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目前肉牛品种资源、繁育方式、育肥模式等现状,预测了未来的饲养模式,希望能够为肉牛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地方黄牛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中国特色肉牛产业发展中,地方黄牛的利用不可或缺。但地方黄牛却存在外种杂交、近亲繁殖现象等严重影响遗传资源保护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对地方黄牛遗传改良现状、问题及建议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154.
为了研究红安格斯×中国草原红牛一代(安草F1)育肥效果,随机选择体重相近的18月龄草原红牛(对照组)和安草F1(试验组),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至36月龄屠宰,分别测评24、30、36月龄的育肥性能和36月龄时的屠宰指标及牛肉品质.结果显示:试验组24、30、36月龄体重、胸围、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利用红安格斯牛杂交中国草原红牛,有利于提升生产性能、改善牛肉嫩度.  相似文献   
155.
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选用草原红牛、利木赞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以体重、体尺作为衡量牛生长发育的指标,以肉牛线性体型评分方法中的肌肉度线性评分性状和屠宰肉用性状作为衡量牛肉用性能的指标,运用SPSS软件之GLM分析了40头牛21个性状与8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IDVGA55等位基因C穴203bp雪对体高、十字部高和坐骨端高3个体尺性状有正效应;BM2113等位基因C穴142bp雪对腿围、净肉重和净肉率等性状有正面影响;ETH225等位基因A穴123bp雪对腰角宽具有正面影响;ID鄄VGA46等位基因C穴211bp雪对5个肌肉度评分性状耆甲、肩部、腰厚、大腿肌、臀部外形以及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等屠宰肉用性状有负面影响;BM1824等位基因A穴171bp雪对十字部高、腰厚2个性状有正效应,等位基因C穴179bp雪对胸深性状有正效应;TGLA44等位基因E穴221bp雪对耆甲、腰厚、臀部外形等肌肉度评分性状和体重、胴体重以及净肉重等屠宰肉用性状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6.
为探究中国草原红牛介体复合物亚基4(MED4)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的影响,实验以118头20月龄的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测序的方法对草原红牛MED4基因第7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利用SPASS 20.0软件分析MED4基因SNP位点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原红牛MED4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A...  相似文献   
157.
草原红牛及其导入利木赞血牛产肉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营养水平中等,饲养管理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对草原红牛、草原红牛导入1/2和1/4利木赞血牛的产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红牛导入利木赞血后,可显著地提高其产肉量,而脂肪量有所下降,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对草原红牛肉的品质和风味不会有不利影响。综合评价认为,草原红牛导入1/4利木赞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了解黑毛和牛与延边牛杂交的效果。[方法]对不同阶段(6、12、18、24月龄)F1、F2代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F2代公牛6、12、18、24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F1代(P<0.05),不同月龄F2代母牛体重与F1代无显著差异;18月龄F2代公牛体斜长显著高于F1代(P<0.05);不同月龄F2代无论公牛还是母牛胸围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公牛腹围在6月龄、12月龄、18月龄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母牛各月龄腹围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公牛6月龄十字部高、24月龄管围显著高于F1代(P<0.05);F2  相似文献   
159.
旨在研究采用日系黑毛牛冻精对地方品种延边牛级进杂交改良效果。选择18月龄体质健康、体况相近、膘情较好的F1代和F2代的阉公牛各20头,统一饲养管理,饲喂至30月龄。宰后排酸5 d,采集左侧胴体背最长肌12~13肋间西冷部位,对其肉品质、营养品质、风味物质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利用日系黑毛牛冻精对延边牛杂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F2代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F1代(P<0.05),提高2.74%,增幅10.4%;F1代和F2代剪切力值均小于42.83 N,均达到嫩级别,且F2代嫩度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F1代(P<0.05);其余测定性状差异不显著,但从数值上F2代肉质优于F1代。综上,F2代肉更嫩、肌内脂肪沉积更优、风味更佳,表现出良好杂交优势,为培育雪花...  相似文献   
160.
为研究硝酸盐对肉牛甲烷排放,瘤胃发酵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体内和体外试验。体外试验用单因素设计,分为对照组,1%硝酸盐组和2%硝酸盐组,试验重复进行3次;在体内试验中,选用8头草原红牛,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为对照组(体重(229.5±50.1)kg)和硝酸盐组((体重232.3±37.7)kg),每组4头。试验共56d,包括14d预饲期,39d生长期以及3d呼吸测热期。结果表明:在体外试验中,在1%和2%硝酸盐下甲烷量分别下降15.2%和46.2%,在体内试验中1%的硝酸盐可以抑制28.5%的甲烷产量,且饲喂后4h内抑制效果显著(P0.05),甲烷产量与干物质采食量之比以及甲烷能与总能比表示时分别下降31.8%,且对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有显著抑制效果(P0.05),但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营养消化率并未增加。硝酸盐可以持续有效地抑制甲烷,但未对生产性能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