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58头草原红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IGF-ⅠR基因3′UTR中发现PCR-SSCP的多态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对所得基因型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3′UTR中AB型的胴体产肉率、肉骨比显著高于AA、BB型(P0.05);AA型的脂肪覆盖率显著高于BB型(P0.05),与AB型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2.
不同品种牛IGF-I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134头牛IGF-I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外显子1上游510bp处检测到一个C→T的碱基突变,有两个等位基因和三种基因型。统计结果发现,在夏洛莱牛和草原红牛群体中等位基因A占优势,但是在利木赞牛群体中却是等位基因B占优势,西门塔尔牛群体中两种等位基因的比例相对平均。AB基因型在4个群体中均为优势基因型。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草原红牛群体处于非平衡状态(P﹤0.05)。为今后对牛的肉质性状研究打下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旨在表达山羊痘病毒p32蛋白、制备p32蛋白单克隆抗体。通过PCR克隆p32基因,连接到pMD18-T并测序;酶切、连接后将p32基因克隆到pET28a(+)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在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p32蛋白;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p32蛋白,用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制备p32蛋白单克隆抗体,获得22株识别重组蛋白的单抗,通过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其中3株能识别病毒的p32蛋白。山羊痘病毒p32蛋白的表达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山羊痘病毒抗原、抗体检测提供了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84.
为了进一步揭示CAPN1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草原红牛初生牛与成年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8种组织中的CAPN1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PN1基因在组织中普遍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且成年牛的CAPN1基因在肺脏和瘤胃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初生牛(P〈0.05),成年牛在肝脏、脾脏、肾脏和背最长肌组织中CAPN1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初生牛(P〈0.01)。  相似文献   
85.
86.
草原红牛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培育和改良肉用草原红牛,利用草原红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蒙古牛基因组DNA,用8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置于1.5%琼脂糖电泳进行观察,如有所需的带则转入8%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PAGE)中电泳分离,绘制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方法是一种理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7.
辽宁省过去种植的大麻,都是当地品种,属于北方早熟类型,植株矮小,纤维产量低。根据南麻北种一般纤维增产的规律,我所1960~1964年作了引种鉴定试验。其结果以安徽六安寒麻纤维产量最高,所以于1965年开始推广。但该品种在我省采种生育期较长(约170天)。霜前植株上的种子只有少部分成熟,种子产量低,  相似文献   
88.
利木赞牛改良草原红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红牛是我国自主培育而成的第一个肉乳兼用型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耐粗饲、抗病能力强、乳脂率高、肉质好、遗传力强等突出优点,但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以及国内黄牛品种相比还存在着个体小、生长缓慢、产肉性能偏低等不足。为了提高草原红牛肉用生产性能,先后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牛品种丹麦红牛和利木赞牛等对草原红牛进行杂交改良。本研究就利木赞牛对草原红牛的杂交改良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为草原红牛肉牛新品系的选育与品种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基因功能,本实验以延黄牛肝组织总RNA为模板,根据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ELOVL6基因,将扩增产物构建到PMD18-T载体进行测序,获得延黄牛ELOVL6完整CDS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序列及其蛋白结构。以延黄牛心、肝、肺、肾、胃、十二指肠、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总RNA为模板,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ELOVL6基因在延黄牛各个组织间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延黄牛ELOVL6基因共编码264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为31.282 ku,理论等电点为9.46,为疏水性蛋白,无典型的信息肽切割位点,含有18个氨基酸磷酸化位点(分值0.5),在延黄牛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本研究首次成功克隆获得延黄牛ELOVL6基因CDS完整序列,对其结构、蛋白理化特性以及该基因在延黄牛各组织间的表达差异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为开展延黄牛ELOVL6基因的功能及肉质基因筛选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酵母菌制剂作为纯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因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改善消化机能、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在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近些年来,科研工作者对酵母菌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开展了大量研究。虽然大多数研究结果是积极的,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酵母菌制剂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瘤胃生态的影响并进行展望,以期为后期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