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讨壳聚糖对草鱼生长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基础饲料组、0.25%壳聚糖组、0.50%壳聚糖组和1.00%壳聚糖组.选择360尾体质量约50 g的健康草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显著促进草鱼生长,与基础饲料组相比,0.25%、0.50%和1.00%壳聚糖组草鱼的增重率分别增加56.6%、72.8%和65.5%.草鱼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显著影响草鱼的投饵系数,与基础饲料组相比.0.25%和0.50%壳聚糖组其投饵系数均下降8.4%,1.00%壳聚糖组其投饵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草鱼饲料中以添加0.50%壳聚糖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2.
木质化鸡胸肉在快大型白羽肉鸡的胸肌组织中病变率高达20%,严重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也不利于后期加工,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高。缺氧是导致木质化鸡胸肉发生的重要原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机体缺氧状态下调节细胞功能的关键因子,缺氧会造成HIF-1α过表达,导致机体氧化应激、糖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的发生,进而导致快大型白羽肉鸡罹患木质化鸡胸肉。熊果酸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调节糖代谢等功效,并可通过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节HIF-1α在机体中的表达。作者综述了缺氧所导致的木质化鸡胸肉的发病机理以及熊果酸调控HIF-1α对氧化应激、糖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熊果酸通过AMPK、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HIF-1α缓解木质化鸡胸肉发生的潜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α-酮戊二酸(α-KG)对慢性氨氮胁迫下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肾Rh糖蛋白、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4.79±0.11)g的草鱼270尾,随机分成3组:C组(对照组,养于曝气后自来水中并饲喂基础饲粮)、T1组(氨氮组,养于18.37 mg/L的氨氮水中并饲喂基础饲粮)和T2组(α-KG组,养于18.37 mg/L的氨氮水中并饲喂0.75%α-KG饲粮)。氨氮胁迫后1、7、42 d进行采样,测定血氨含量及肾Rhag、Rhcg1、Rhcg2、HSP70和PPARγ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氨氮胁迫下第1天,T1组血氨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了21%(P0.05),而日粮α-KG的添加能够有效缓解血氨含量的升高。肾Rhag、Rhcg1和HSP70 mRNA表达量在氨氮胁迫下出现显著差异。其中,氨氮胁迫后1 d,T1组Rhag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了348%(P0.05),而α-KG的添加能够缓解该现象。氨氮胁迫7 d后,T1组Rhcg1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T2组Rhcg1 mRNA的表达量较T1组显著降低了217%(P0.05)。氨氮胁迫42 d后,T1组和T2组Rhag和Rhcg1 mRNA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增量分别为405%和833%、59%和48%)(P0.05)。此外,与T1组相比,T2组肾中HSP70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了603%(P0.05)。而氨氮胁迫7 d后,T1组和T2组HSP70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减量分别为408%和404%(P0.05)。综上所述,饲粮α-KG的添加能够有效缓解前期草鱼血氨含量的升高,并调节氨氮胁迫下Rhag、Rhcg1和HSP70的mRNA表达量,有利于草鱼应对慢性氨氮胁迫。  相似文献   
24.
油脂作为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除了为机体供给和储存能量外,也参与机体代谢调节。饮食油脂及其代谢物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关系对宿主的生理和代谢具有重要意义。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会影响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肠道微生物也会影响后肠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从而影响机体能量供应和健康状态。本文综述了机体中肠道微生物与脂肪酸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饮食中脂肪酸种类的选择以及配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人工饲养棘胸蛙蝌蚪变态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胸蛙从人工孵化到变态需80~90d,变态后体长、体重均较变态前有所减少,变态期间摄食减少,动物性饵料能加速蝌蚪的变态发育,植物性饵料则能延缓蝌蚪的变态。  相似文献   
26.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爱必旺”生物实验所研制成功,我国从80年代开始试制了微量元素螯合物,迄今为止已有数种产品相继问世。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较快的第三代新型微量元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指以微量元素离子为中心原子,通过配位键、共价键或离子键同配体氨基酸或低分子肽键螯合而成的复杂螯合物。它的结构十分复杂,不仅受螯合物中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两者的摩尔比影响,即使是一个确定的摩尔比,其结构差异也很大。例如,以二价金属离子与氨基酸摩尔比为1∶3合成的螯合物,就至少有3…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讨美国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在生长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选用体重为24.49±2.81kg的健康杜洛克X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生长猪8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对照组A组),试验日粮分别含有5%(B组)、10%(C组)、15%(D组)DDGS,试验期27d。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5%~15%的美国DDGS对其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86%、1.72%、-5.88%,但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量随着日粮中美国DDGS的增加而减少,但差异不显著;料肉比A组最高,其次为B组、C组,D组最低,整体排序为A〉B〉c〉D,差异不显著(P〉0.05)。②各组之间的总胆固醇、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氮酶等血液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C、D组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呈降低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效益分析表明,在不影响生长猪生产性能和采食量的前提下,对于饲料厂而言,添加1O%美国DDGS能获得最大的吨利润(节省配方成本80元/t);对于养猪场而言,添加5%美国DDGS能获得最大的头均利润(多盈利10.98元/头)。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5%~10%美国DDGS不仅能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增强免疫力,还能降低养殖成本,有效地增加养殖利润。  相似文献   
2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一类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自从PPARs于1990年被发现以来,研究人员对啮齿动物和人体PPARs基因的结构与多态性、组织中表达模式、影响表达的因素、信号传导途径以及调控脂类代谢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PPARs基因在畜禽及鱼类中的表达模式及功能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PPARs基因在畜产动物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9.
壳聚糖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体重为70 g左右的健康草鱼450尾,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饲料组、抗生素组、添加0.25 %、0.50 %及1.00 %壳聚糖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0]鱼,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能显著促进草鱼生长,增加草鱼背肌粗蛋白含量,减少粗脂肪含量,显著影响草鱼的投饵系数和内脏指数.与基础饲料组相比,添加0.25 %、0.50 %、1.00 %壳聚糖组草鱼的增重率分别增加56.6 %、72.8 %、65.5 %;背肌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4.93 %、8.77 %、2.81%;添加0.25 %和0.50 %壳聚糖组投饵系数均下降8.4 %,但添加1.00 %壳聚糖组其投饵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草鱼饲料中以添加0.50 %壳聚糖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0.
基于肝脂和1H-NMR技术的草鱼肝胰脏及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草鱼肝胰脏脂质过量蓄积的生化基础和促进草鱼的健康养殖,采用1H-NMR分析技术对肝脂含量分别为3 %~4 %和14 %~16 %的两组草鱼的肝胰脏和血清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从草鱼肝胰脏和血清中分别检测到了58种和47种代谢物。葡萄糖、别嘌呤二醇、牛磺酸、乳酸、谷氨酸、肌酸、丙氨酸、sn-甘油-3-磷酸胆碱、甘氨酸、石碳酸、次黄嘌呤、乙酸、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为两组草鱼肝胰脏主要差异代谢物;其中,肝脂含量为14 %~16 %的草鱼肝胰脏中葡萄糖和别嘌呤二醇的含量明显高于肝脂含量为3 %~4 %的草鱼组,但乳酸和多种氨基酸含量则低于肝脂含量为3 %~4 %的草鱼组。乳酸、葡萄糖、肌酸、柠檬酸、亮氨酸、丙酮酸、缬氨酸、脯氨酸、鸟嘌呤核苷、异亮氨酸、谷氨酸、sn-甘油-3-磷酸胆碱、丙氨酸、赖氨酸、甘氨酸为两组草鱼血清主要差异代谢物;其中肝脂含量为14 %~16 %的草鱼血清中葡萄糖、柠檬酸、脯氨酸、谷氨酸、sn-甘油-3-磷酸胆碱、精氨酸以及甘氨酸7种代谢物含量高于肝脂含量为3 %~4 %的草鱼组,血清乳酸等含量则明显低于肝脂含量为3 %~4 %的草鱼组。肝脂含量为14 %~16 %的草鱼组其体内糖的有氧氧化和糖酵解途径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同时存在氨基酸代谢异常,这应该是导致草鱼肝胰脏脂质过量蓄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