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强抗旱胡麻品种伊亚4号和抗旱系数较低的胡麻品种LY-8号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的Na Cl胁迫下的胡麻苗期和成株期农艺性状以及SOD、POD、MDA含量。通过对叶片数、株高、根长等农艺性状分析的结果表明:Na Cl胁迫对胡麻植株的伤害明显,低浓度Na Cl胁迫对不同品种胡麻幼苗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盐分积累,生长后期对胡麻植株同样会产生伤害,且抗旱性强的胡麻品种同样具有更强的耐盐特性。对生理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伊亚4号苗期和成株期的SOD和POD含量均较LY-8号高,成株期MDA含量较高,而幼苗期则相反。由于耐盐品种具有较高的MDA、SOD含量水平,且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更有利于对盐胁迫的适应。  相似文献   
52.
陇东塬区玉米灌浆期气象因子变化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气象因子的变化对陇东塬区玉米灌浆期生长的影响,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利用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玉米在灌浆前期(开花至乳熟)、灌浆后期(乳熟至成熟)及整个灌浆期(开花至成熟)光、热、水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浆期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温度日较差、光照时数对产量构成因素呈现较高的负效应,平均最低气温、≥10℃积温对产量构成因素呈正效应;降水量在整个灌浆期对百粒重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在灌浆前期和后期对株籽粒重和百粒重呈现较弱正相关,作物耗水量在灌浆后期对产量构成因素呈现较强正效应。同时分析得出玉米灌浆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温度日较差和光照时数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平均最低气温、≥10℃积温和降水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总而言之,在陇东塬区热量和光照基本能满足玉米不同灌浆期的需求,水分是限制产量的关键因素,气候变化有利于陇东塬区玉米灌浆,对提高产量有利。  相似文献   
53.
利用液流法估算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林蒸腾耗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于2006年对科尔沁沙地一处20年生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混交林的液流动态进行监测。在液流测定的基础上,分别选择边材面积和叶面积为纯量进行尺度扩展来推算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林分蒸腾耗水量,分析林分蒸腾耗水量与沙地水分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植物蒸腾耗水量的大小与太阳有效辐射和水蒸气压亏缺显著相关; 在土壤水分严重匮缺的月份,樟子松日蒸腾耗水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0.21~1.17 mm/d,平均0.81 mm/d; 小叶锦鸡儿在低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水分利用能力较强,表现出良好的耐旱性和稳定性,其蒸腾耗水的变化范围为0.51~2.79 mm/d,平均1.98 mm/d; 8月份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蒸腾耗水量为86.5 mm,是同期降水的137.7%,水分条件是限制人工林存活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钾肥和密度对胡麻干物质及钾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以陇亚杂1号胡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3个钾肥用量(K2O):0,45 kg·hm~(-2)和90 kg·hm~(-2)和3个密度水平:4.5×10~6,7.5×10~6株·hm~(-2)和10.5×10~6株·hm~(-2)对胡麻干物质和钾养分积累、转运、子粒产量以及子粒中钾积累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和密度促进了胡麻干物质及钾养分的积累和转运,随施钾量和密度的增加,胡麻干物质和钾积累量增加,转运量升高,来自叶和蒴果皮及茎中干物质和钾对子粒的贡献率降低,子粒产量来自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子粒中钾来自花后钾积累的量增加。在施钾45 kg·hm~(-2),密度7.5×10~6株·hm~(-2)处理下,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和钾转运量最高,分别为1 183.56 kg·hm~(-2)和30.28 kg·hm~(-2),对子粒贡献率最低,分别为40.28%和58.72%,子粒产量和子粒钾最高,分别为2 938.33 kg·hm~(-2)和51.57 kg·hm~(-2),与不施钾,密度4.5×10~6株·hm~(-2)处理相比较,分别提高了44.32%和49.43%。在本试验区同等环境条件下种植胡麻,以施钾45kg·hm~(-2),密度7.5×10~6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55.
国外引进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从国外引进的256份油用亚麻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51%~92.43%,表明各材料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4个主成分,分别为“单株果数因子”、“株高因子”、“千粒重因子”和“果粒数因子”,这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3.85%、25.95%、16.32 %和12.05%,累计贡献率为88.17%;3)系统聚类分析将256份品种资源在欧氏距离D=34.42水平上聚为六大类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第Ⅲ、第Ⅳ类群,包括76份材料,这些材料株高适中,单株分茎、分枝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单株生产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作为优异基因资源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6.
不同品种肉用绵羊舍饲条件下前胃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观察研究了在相同舍饲条件下,蒙古羊、德国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前胃黏膜组织学的变化.光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肉用绵羊前胃黏膜组织学结构基本相似.前胃胃壁上皮角化层厚度表现为蒙古羊最厚,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羊,最薄的为特克塞尔羊;前胃肌层厚度以蒙古羊最厚,且与其它品种绵羊差异均显著(P<0.05);瘤胃和网胃黏膜下层厚度在不同品种羊间差异也均不显著(P>0.05);网胃和瓣胃粘膜肌层厚度以蒙古羊最厚,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羊;瓣胃中央肌层厚度以德国美利奴羊最厚,且与其它品种羊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7.
以农业和农产品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可以有效克服农业产业本身的缺点,将农业融台到加工业、流通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中,从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湖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渔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8.
胡麻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胡麻优良新品种‘陇亚10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培养基中不同的激素配比处理,外植体的取材对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以及再生植株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MS+IAA 0.5 mg/L+6-BA 1.5 mg/L;最适宜的外植体为下胚轴。  相似文献   
59.
森林在维持陆地生态平衡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前提和基础。而要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首当其冲便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我国林业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林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高价值的有效手段。森林火灾的发生易受到生态环境和天气条件的影响,结合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探讨了该地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60.
为了筛选胡麻优质品系作为杂交亲本配置组合,以求进一步在胡麻产量和品质方面有所突破,以本单位新培育的8个胡麻品系作为母本,与9个成熟品种进行组配,共配制72个杂交组合,旨在测定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结果表明,CP2205在和产量密切相关的单株果数方面GCA表现突出,在千粒重和每果粒数方面也有正向表现;品质方面,CP2205在含油率、亚油酸、亚麻酸等重要方面GCA均表现较好,可作为重点品系进行组配。配置组合时可选用每果粒数、蛋白质和木酚素GCA值较高的品种来进行组配,从而提升后代材料的产量和品质。09-3-11在亚麻酸和亚油酸方面具有较高GCA效应,但在单株果数和每果粒数方面效应较低,组配时应选择这两方面GCA表现较为突出的品种作为亲本,可更容易选出优良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