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藜麦添加水平对芦花鸡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选取49日龄健康脱温芦花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不添加藜麦及其副产物的对照组(CK)和添加4%(Q4)、8%(Q8)、12%(Q12)的藜麦籽实(原粮)及12%藜麦糠(QS)的处理组,饲喂75 d后屠宰并取胸肌和腿肌样品,测定肉品质、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胸肌Q12组45 min肉色(亮度L*、黄度b*),Q4、QS组剪切力、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及各试验组的失水率均显著低于CK组(P<0.05);Q8、QS组红度a*和QS组熟肉率均显著高于CK组(P<0.05);标准化评分表明Q12组胸肌肉品质最好;腿肌Q4、Q12组亮度L*(45 min、24 h),Q12组黄度b*(45 min)、滴水损失,Q4组剪切力,Q8、Q12、QS组蒸煮损失均显著低于CK组(P<0.05);而Q8、QS组45 min肉色(红度a*)则显著高于CK组(P<0.05);标准化评分结果表明,Q8组腿肌肉品质最好;Q8组胸肌水分、Q4组腿肌粗灰分及各试验组胸肌、腿肌粗蛋白均显著高于CK组(P<0.05);胸肌Q12组铜元素含量,腿肌Q8组钙元素、Q12组锰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藜麦对芦花鸡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有一定改善作用,且添加8%藜麦籽实对肉品质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2.
为探究青贮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对小尾寒羊肉品质、肌肉中微量元素含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接近的小尾寒羊60只,随机分5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饲喂全贮玉米,试验处理组Ⅰ、Ⅱ、Ⅲ和Ⅳ分别饲喂含3%、6%、9%和12%青贮藜麦的全贮玉米,饲喂试验结束后,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肌肉肉色、pH、嫩度、微量元素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饲粮中添加了3%、6%、9%青贮藜麦后,肌肉剪切力均下降,同时背最长肌熟肉率相比对照组均提高,试验Ⅳ组24h L*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 <0.05);Ⅳ组背最长肌中的Cu含量和Ⅲ组中Fe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肌肉中检测到4种矿物质元素的沉积量从大到小依次为Zn、Fe、Cu、Mn,添加了青贮藜麦小尾寒羊组织中Zn含量和Cu含量均不同程度升,且9%添加量提升效果最好(P <0.05),同时9%青贮藜麦能够显著提高肌肉Fe含量(P <0.05;不同青贮藜麦添加水平对小尾寒羊血液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总胆固醇含量均有降低作用,甘油三脂(TG)含量相比对照组均降低,且试验Ⅳ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小尾寒羊饲粮中添加适当比例青贮藜麦能够保持肉的滋味,香味,多汁性,外观和嫩度从而提升肉质品质,同时能够提升机体代谢水平,提供更多的能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53.
食品质量指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质量指纹技术是采用现代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代表该样品特性的色谱、光谱以及其它图谱数据资料,是食品固有的综合的品质特征,也是辨别食品防伪的有效参考.指纹图谱不仅依赖于先进的分析技术,而且还与数学统计手段以及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学密切相关.本文对质量指纹技术在酒类、果蔬、食用油及奶油、肉及肉制品的开发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4.
本试验旨在研究2种发酵增效剂(分别简称MAX、MIX)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感官质量、营养品质和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全株玉米作为青贮原料。试验共分3组,MAX组:青贮时将MAX粉末以2.5 mg/kg均匀加入;MIX组:青贮时将MIX的颗粒以1000 mg/kg均匀加入;空白组(CK组):青贮时不添加任何发酵增效剂,每组3个重复,青贮60 d后开桶取样,测定青贮样品感官质量、营养品质及开桶后有氧暴露0、24、48、72 h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MAX和MIX组感官评定与CK组无显著差异(P>0.05),等级均为一级。2)MAX和MIX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乳酸(L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K组(P<0.01),淀粉(Sta)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pH及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乙酸(AA)、氨态氮(NH3-N)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K组(P<0.01)。3)玉米青贮饲料开桶后随有氧暴露时间的增加,MAX、MIX和CK组LA含量均呈降低趋势,4个时间段MAX和MIX组LA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MAX、MIX和CK组青贮样品pH均呈升高趋势,4个时间段MAX和MIX组pH均显著低于CK组(P<0.05);有氧暴露24 h前,MAX和MIX组AA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有氧暴露24 h后,MAX和MIX组AA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有氧暴露72 h前,MAX和MIX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MAX、MIX和CK组有氧稳定性时长分别为112.36、112.97和110.37 h。由此可见,全株玉米青贮时添加MAX和MIX对青贮饲料的感官质量无显著影响;添加MAX和MIX可减少青贮过程中DM、CP、Sta的损耗,降低玉米青贮饲料中ADF、NDF、NH3-N的含量,从而提高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添加MAX和MIX对延长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时间效果不明显;MAX、MIX之间对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5.
为评价不同青贮添加剂处理对汽爆玉米秸秆饲用价值的影响,采用体外产气法并结合扫描电镜,对比添加剂Sila-max(MAX)、Sila-mix(MIX)、纤维活性菌(活性菌)以及空白(CK)处理的汽爆玉米秸秆微观结构、体外消化率及瘤胃发酵特性.结果表明:添加剂组体外48 h累积产气量显著高于CK组(P<0.05);MAX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DM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最高,分别达51.59%、31.06%,MIX组体外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ADFD)最高,达31.50%,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MAX组体外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不同处理下NH3-N浓度、pH均在瘤胃适宜的范围内;MIX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最高,与MAX组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加入添加剂对秸秆纤维结构有明显破坏作用.综上,不同添加剂对汽爆玉米秸秆的作用不同,其中MAX处理的汽爆玉米秸秆产气效果较好,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添加剂对不同茬次混播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以不同茬次(第1茬、第2茬、第3茬)的混播苜蓿(金皇后?3010=4?1)为材料,刈割后用Sila-Max(宜生贮宝)、Sila-Mix(宜生贮康)、亚芯生物、百奥民、台湾鲜得利5种添加剂进行桶装青贮,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为对照(CK),青贮发酵60 d后进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随着茬次的递增,青贮苜蓿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乳酸(lactic acid,LA)及乙酸(acetic acid,A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H和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呈上升趋势,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以及粗灰分(crude ash,Ash)含量第3茬最低(P>0.05),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和单糖(monosaccharide,ESC)含量在第3茬显著高于其他茬次(P<0.05)。添加剂对混播苜蓿青贮品质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其中,添加亚芯生物提高了第1茬青贮苜蓿的CP、WSC、磷(P)和钾(K)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0%、32.94%、2.44%和0.99%,LA和AA含量也均有所提高;百奥明处理下第3茬青贮苜蓿的CP、可溶性蛋白/总蛋白(soluble protein/total protein,SP/CP)和WS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37%、6.39%和10.72%;台湾鲜得利处理下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eutral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NDIP)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cid detergent insoluble protein,ADIP)含量有所增加,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第2茬次的苜蓿青贮品质相对较好,且所有添加剂中亚芯生物处理的苜蓿青贮品质最好,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旨在寻找与肉牛胴体肉质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甘肃地方肉牛新类群的选育提供分子遗传学理论依据。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甘肃地方肉牛LEP基因第2外显子及第3内含子部分序列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EP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AA和AB两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217和0.4783;测序结果显示:在该基因1180 bp处存在一个C→T碱基突变,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该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处于0.25~0.5之间,属于中度多态(PIC〉0.25);胴体和肉质性状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该位点AA基因型与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相关(P〈0.05),AB基因型与失水率、板油重、大理石花纹等级和肉色等级显著相关(P〈0.05),该位点SNP与胴体背膘厚、眼肌面积、蒸煮损失、剪切力、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初步判断该位点可作为影响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遗传标记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8.
为探究日粮中添加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对芦花鸡(Gallus domestiaus)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与肠道形态的影响,选用49日龄的脱温健康芦花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设4个藜麦添加水平,即日粮中添加4%(Q4)、8%(Q8)、12%(Q12)的藜麦籽实...  相似文献   
59.
放牧强度对温性荒漠草原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不同放牧强度下温性荒漠草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性荒漠草原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少;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大,各土层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均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放牧强度下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全氮含量随土壤有机质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0.
4猪种Nramp1基因第6内含子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抗性巨噬蛋白(Nramp)基因是与人、鼠的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和抗性有关的重要候选基因。为了研究猪Nramp1基因的多态性,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和合作猪共270头个体Nramp1基因第6内含子NdeⅠ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4个猪种群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其中AB基因型为杜洛克、大白猪和长白猪的优势基因型;AA基因型为合作猪的优势基因型。经卡方适合性检测,杜洛克、合作猪和长白猪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大白猪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分析显示,Nramp1基因的第6内含子NdeⅠ酶切位点在各猪种表现出中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