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水肥条件下楸树苗木生长及养分状况,确定楸树苗木合理水肥管理措施。方法本文以楸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3个水分梯度(30%饱和持水量(FWC)、50%FWC、70%FWC),和4个施肥量(T1(氮0g,磷0g,钾0g)、T2(氮2g,磷1g,钾1.5g)、T3(氮4g,磷2g,钾3g)、T4(氮6g,磷3g,钾4.5g)),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楸树苗木生理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楸树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关系。结果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的形态指标交互作用不显著,苗高、地径、生物量均随水分梯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水分梯度为30%FWC时最好;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均在T3处理达到峰值。苗木养分在T3处理时达到奢养状态,此时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养分含量最高,再增加施肥会对苗木产生毒害作用,即苗木养分质量分数还在增加但形态指标和养分含量已开始降低。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养分质量分数和养分含量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其养分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T3处理处达到最大;在水分含量为30%FWC时,施肥对楸树苗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T3、30%FWC处理更有利用苗木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结论水分梯度和施肥量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作用证实,水肥耦合对苗木的质量有一定的提升,30%的饱和持水量和T3处理(氮4g,磷2g,钾3g)结合对楸树苗木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明确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规律,用乙腈匀浆提取辣椒和土壤样品,经N-丙基乙二胺(PSA)、C_(18)分散固相萃取剂净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在辣椒植株和土壤中添加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0.020~2.000 mg/kg,其平均回收率为88.5%~10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8.3%,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05 mg/kg。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氯虫苯甲酰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0 d和4.8 d,噻虫嗪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6 d和4.5 d。按照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对辣椒施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最后一次施药后3.0 d,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912 mg/kg和0.627 mg/kg,低于欧盟规定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中的最大残留量。  相似文献   
113.
水稻叶面调理剂的降Cd效果及其对营养元素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了探讨叶面调理剂的降Cd机理,通过水稻开花期叶面喷施苹果酸(MA)和微量元素Mn及Zn,对它们的降Cd效果及对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喷施10 mmol·L~(-1)MnCl_2、10 mmol·L~(-1)ZnCl_2、5 mmol·L~(-1)苹果酸均能显著降低Cd在稻米、穗轴、穗颈、旗叶中的积累,稻米中的Cd含量从0.63 mg·kg~(-1)分别下降到0.47、0.28、0.26 mg·kg~(-1),降镉幅度分别为23.84%、55.44%、58.86%。喷施苹果酸显著提高了Mg、Fe从旗叶向穗颈以及K、Mn、Zn从穗轴向籽粒的转移效率,却显著抑制了Cd从旗叶向穗颈的转移,使穗颈和穗轴中的Cd浓度分别下降59.84%和75.77%。喷施Zn显著提高了籽粒中的Ca、Fe含量。喷施Mn显著促进了K从穗轴向籽粒的转移。由此可见,喷施苹果酸和Mn、Zn能有效促进K、Mn、Zn等必需元素向籽粒的转运,致使稻米中的Cd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4.
动物园环境丰容技术及其效果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内动物园调查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十几年,人们对动物园环境丰容这一概念逐步得到认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1995年北京动物园开始尝试对猩猩馆进行环境丰容后,随后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上海动物园、成都动物园等也有这方面的试验,其他动物园也相继开展相关工作。本文对国内动物园环境丰容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出动物园环境丰容技术及效果评估方法,并对环境丰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5.
通过连续3年对凤冈基地烤烟生产进行技术,结果表明,1996年永和镇狮子山示范片(点)每hm^2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率和上中等烟率分别比全县平均水平提高了18.5%、16.1%、6.9%、22.5%和7.8%;1997年永和镇牛大坝示范片(点)分别比全县平均水平提高了14.6%、28.2%、11.9%、33.0%和17.8%;1998年场坪示范片(点)分别比全县平均水平提高了20.1%、36.7%、13.9%、79.8%和26.7%;中心示范片(点)分别比全县平均水平提高了20.1%、68.1%、40.0%、121.7%和24.5%。说明推广应用的优质烟栽培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6.
高碑店市董庄村的于俊恩原是一位教师,退休后不坐享清福,在自家小院搞起了獭兔养殖。前些年,獭兔市场不稳定,价格忽高忽低,人们养獭兔的情绪也就忽冷忽热,可于老师认准了一个理,那就是搞养殖不管价高、价低都要精心,坚持养下去。价低了少赚,价高了多赚,只要品质好,一般不会赔钱。搞养殖不仅要科学饲养,还要精心管理,于老师现在养着几十只可繁殖母兔,存栏商品兔500多只,每天他除起早贪黑负责管理外,还要自己配制饲料,他的老伴是老于的好帮手。按一般经验,每只母兔每年只能产6~8窝,而老于饲养的母兔每年产仔近12窝,仔兔…  相似文献   
1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泌乳期伊犁马乳成分、乳脂脂肪酸组成及马驹生长发育、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伊犁马钙、磷营养提供参考。选取年龄、体重和胎次接近的处于第2泌乳月末的伊犁马25匹,根据母马体重和马驹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5匹。5组马匹饲粮钙、磷水平分别设为45.0、30.0 g/d(Ⅰ组),48.5、32.0 g/d(Ⅱ组),52.0、34.0 g/d(Ⅲ组),55.5、36.0 g/d(Ⅳ组),59.0、38.0 g/d(Ⅴ组)。试验为期90 d,每30 d为1个试验周期。结果显示:饲粮钙、磷水平显著影响每次平均挤奶量及估计日产奶量(P0.05),对乳中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总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Ⅲ组每次平均挤奶量分别比Ⅰ和Ⅳ组提高了20.65%(P0.05)和15.22%(P0.05),而Ⅲ组乳中钙含量比Ⅰ组低21.54%(P0.05)。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乳脂中肉豆蔻脑酸(C14∶1)、棕榈油酸(C16∶1)、亚油酸(C18∶2n6c)、花生酸(C20∶0)、顺-11-二十碳烯酸(C20∶1)和α-亚麻酸(C18∶3n3)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乳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母马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马驹体重、体长、体高和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血浆钙、磷、甲状旁腺素、骨钙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胸围则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Ⅰ组马驹血浆降钙素含量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P0.05),分别增加34.24%、24.89%和23.64%。由此得出,增加饲粮钙、磷水平可提高伊犁马的产奶量,但使乳中钙含量降低;饲粮钙、磷水平不影响乳成分,但增加乳脂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由于乳中钙含量降低,导致马驹血浆降钙素含量下降、胸围发育较慢。  相似文献   
118.
黄曲条跳甲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安地处亚热带,其温湿气候极有利于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为害,2006-2007年两年气温高、雨水多,黄曲条跳甲在我县发生非常严重,给蔬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9.
欧洲型结球甘蓝新品种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荷兰bejo种子有限公司的4个欧洲型结球甘蓝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进行试种,以"全球"为对照。结果表明4,个品种生育期均较对照长,达170d左右,中心柱较对照短,约6cm,其中,产量最高的是"Hurricane",达6576.7 kg/667 m2,中心柱最短的是"Bejo2734",仅5.6cm。综合表现,以"Bejo2734"最优,其次是"Hurricane"。  相似文献   
120.
对闽江河口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氮矿化影响进行时空变化研究,选择闽江口鳝鱼滩湿地互花米草入侵斑块中央(A)、互花米草入侵斑块边缘(B)及未被入侵的短叶茳芏沼泽群落(C)为研究对象,探讨互花米草入侵过程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湿地后,从时空两个方面均改变了原有湿地土壤氮的矿化水平,总体上互花米草入侵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土壤的矿化作用。从季节上来看,春夏秋冬4个季节互花米草入侵斑块中央(A)矿化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2.50~6.25),(-5.0~8.5),(-0.35~0.9),(-0.37~0.22)mg/(kg·d);互花米草入侵斑块边缘(B)分别为(-3.37~6.25),(-7.5~5.5),(-0.15~0.55),(-0.25~0.21)mg/(kg·d);未被入侵的短叶茳芏沼泽群落(C)分别为(-5.8~3.6),(-5.7~5.4),(-0.12~0.55),(-0.13~0.09)mg/(kg·d)。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随着季节变化表现出显著的规律,即入侵过程中3种不同土壤类型均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相同季节3种样地同层土壤氮矿化速率总体表现为ABC。从土壤分层来看,在培养时期内各土层土壤氮矿化速率总体呈现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培养时期内,不同土层土壤矿化速率总体呈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口湿地土壤温度、湿度、微生物活动、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特性等因子随时空变化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