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者研究了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头孢噻呋钠对人工诱发猪大肠杆菌病的疗效.对人工诱导发病的35日龄仔猪分别肌注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头孢噻呋钠冻干粉(每种药设3和5 mg/kg2个剂量组),分别在第0、12、48、72 h给药,3 d共给药4次.同时设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Tinknium注射液以及健康和感染对照组.用药14 d后结果表明,头孢噻呋组有效率、治愈率及增重相对比显著高于氨苄西林和Tinknium组,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头孢噻呋钠各剂量组之间死亡率、有效率、治愈率和增重相对比差异不显著.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头孢噻呋钠冻干粉以3 mg/kg 3 d给药4次的治疗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唾液乳杆菌等混合菌发酵对豆粕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黄曲霉毒素B1以及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的影响,为工业发酵处理提供经济实用的豆粕脱毒方法.【方法】以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REN、Lactobacillus paracasei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混合菌发酵豆粕,考察预处理条件、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对豆粕脲酶活性的影响,并考察最优条件下发酵对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毒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为豆粕无需未作加热预处理、39℃发酵72h,与未发酵生豆粕相比,发酵后豆粕脲酶活性降低95.4%,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77.8%,黄曲霉毒素降低25.2%.以300kg豆粕进行小规模中试生产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豆粕发酵过程稳定,发酵后豆粕脲酶活性降低95%,发酵后豆粕经50℃烘干,产品水分含量为6%,pH值为4.30,产生柔和酸味,产品颜色加深呈浅棕色、粒度未发生改变、产生柔和酸味.【结论】混合菌发酵提高了豆粕品质,优化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署及国家气象局水文实验室于2006年2月开始主持 “ 国际分布水文模型比较计划第二期(简称DMIP2) ”,全世界共有33家研究单位参加,中国有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参加。本文分析了美国Blue河流域的降雨产汇流特性,对提供的雷达测雨及蒸发等原始资料进行前期处理,应用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的LL-III水文模型对Blue河流域进行产汇流模拟及验证,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钠对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的临床效果。对22日龄尼克红雏鸡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 攻毒后分别于8h、24h出现临床症状。用头孢噻呋钠粉针以高、中、低剂量分别注射治疗, 1次/d, 连用3天, 同时选用氨苄青霉素粉针、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作药物治疗对照。试验结果: 对鸡大肠杆菌病, 头孢噻呋钠粉针治疗组的死亡率为5% ~7 5%, 治愈率为90%; 硫酸庆大霉素治疗组的死亡率为60%, 治愈率为20%。对鸡葡萄球菌病, 头孢噻呋钠粉针治疗组的死亡率为7 5% ~10%, 治愈率为85%; 氨苄青霉素治疗组的死亡率为17 5%, 治愈率为75%。结果表明: 头孢噻呋钠粉针对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有确切疗效,在增重、死亡率、治愈率及显效率各项治疗指标方面优于硫酸庆大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相似文献   
15.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调控黑色素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参与了黑色素生成调控过程,是酪氨酸酶家族成员之一.综述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及研究概况,并对影响黑色素生成的基因之一--TYRP1的基因结构、功能以及在物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署及国家气象局水文实验室于2006年2月开始主持"国际分布水文模型比较计划第二期(简称DMIP2)",全世界共有33家研究单位参加,中国有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参加.本文分析了美国Blue河流域的降雨产汇当天特性,对提供的雷达测雨及蒸发等原始资料进行前期处理,应用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的LL-Ⅲ水文模型对Blue河流域进行产汇流模拟及验证,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牛隐性遗传缺陷病是由某些缺陷基因引起的隐性遗传病,会严重危害奶牛育种与养殖业。本文主要综述了与PCR技术紧密结合的隐性遗传有害基因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其在荷斯坦牛隐性遗传缺陷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由头孢噻呋钠对人工诱发的鸡白痢杆菌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的三个治疗试验组成。对鸡白痢杆菌病的治疗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治疗组的死亡率比对照药物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低20%(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3.4%(硫酸粘杆菌素)、16.7%(氟苯尼考),治愈率分别高20%(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13.4%(硫酸粘杆菌素)、26.7%(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治疗组比硫酸庆大霉素治疗组的死亡率低52.5%,治愈率高72.5%;对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治疗组比氨苄青霉素治疗组的死亡率低10%,治愈率高12.5%。  相似文献   
19.
丁香乙醇提取液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丁香提取液为保鲜剂,通过测定草莓果实保鲜指标,研究其对草莓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的丁香提取液均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草莓的腐烂率、呼吸强度,减少水分损失,减缓可滴定酸、Vc含量及感官指标的下降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其中,体积分数为4.0%,2.0%,1.0%的丁香提取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0.5%的丁香提取液对草莓各项指标的影响均不明显,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效果,用头孢噻呋钠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的治愈率比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硫酸黏杆菌素和氟苯尼考分别高20%、13.4%和26.7%,死亡率分别低20%、3.4%和16.7%;头孢噻呋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比硫酸庆大霉素高72.5%,死亡率低55.5%;头孢噻呋钠对鸡葡萄球菌病的治愈率比氨苄青霉素高12.5%,死亡率低10%.结论头孢噻呋钠对3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在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指标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P<0.05).头孢噻呋钠组的平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