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7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0篇
  14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朱晓锋  赵莉 《植物保护》2008,34(4):50-53
以呼图壁种牛场苜蓿生产基地为主要观测点对紫苜蓿叶象甲幼虫、寄生性天敌消长规律以及幼虫寄生率的调查分析表明:在苜蓿生长期紫苜蓿叶象甲及苜蓿叶象啮小蜂共出现3个高峰期;春季紫苜蓿叶象甲发生初期,越冬代苜蓿叶象啮小蜂大量出现,夏秋2季随寄主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确定紫苜蓿叶象甲的优势寄生蜂为苜蓿叶象啮小蜂[Tetrastichus incertus(Ratzeburg)];寄生性天敌对苜蓿叶象甲幼虫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寄生率在5.10%~78.95%之间,年平均为30.55%。  相似文献   
62.
[目的]测定不同药剂对意大利蝗的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为防治该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测定不同药剂对意大利蝗4龄、5龄蝗蝻和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并测定田间防治效果.[结果]3种药剂对意大利蝗的毒力LC50大小依次为:4龄蝗蝻对杀虫剂的毒力斑蝥素的毒力最高LC50为0.885mg/L,苦参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为269.528和869.887 mg/L.5龄蝗蝻对杀虫剂的毒力LC5o在1.338~1 200.808 mg/L;成虫对这几种杀虫剂的毒力Lc50在2.493~2 053.894mg/L;田间药效结果表明,苦参碱效果最好,药后7d的防效达到81.8;,其次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药后7d防效达到74;.[结论]苦参碱可溶性粉剂田间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3.
对孪斑唇瓢虫成虫、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表明,各项聚集度指标均符合聚集分布的检定标准。聚集的原因是由其自身的行为习性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引起的。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分析法测定出孪斑唇瓢虫成虫、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是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的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采用Iwao方法求出了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64.
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赵莉  张婷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5):910-914
[目的]为了探明遗传及环境等因素对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的影响,进而为准确预测预报该虫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亲本组合、温度、幼虫密度以及寄主质量等条件下饲养幼虫至蛹,并对其翅型分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亲本组合对苜蓿叶象甲F1代翅型分化影响差异显著,尤以亲本均为长翅型(N♀×N♂)组合中,F1代中短翅型蛹高达94.1;;温度、密度对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均有一定影响,随着温度、密度的升高,长翅型蛹分化率呈上升趋势,短翅型蛹分化率呈下降趋势;寄主质量对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影响极显著,苜蓿茎秆处理组中长翅型蛹显著高于苜蓿茎叶处理.[结论]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受多个因子调控.  相似文献   
65.
在介壳虫若虫孵化涌散期用蚧虫毒乳油、吡虫.噻嗪酮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顺式氯氰菊酯乳油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混剂4种药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6天防效均达94%以上;在介壳虫二龄若虫越夏期用滴一滴、蚧虫毒乳油、吡虫.噻嗪酮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绿颖矿物油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种药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9天,滴一滴、蚧虫毒乳油防效可达98%,施药后第21天吡虫.噻嗪酮悬浮剂、绿颖矿物油的防效分别可达93.13%,76.55%。  相似文献   
66.
安徽省芝麻产业技术发展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芝麻栽培历史与分布芝麻属胡麻科、胡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认为芝麻起源于非洲。我国芝麻栽培历史始于公元前2世纪。据史料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带回胡麻种,命名胡麻。先在黄河流域种植,后遍及全国,并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等亚洲邻国。历史上芝麻名称较多,如方茎、脂麻、狗风脂麻、油麻、狗虱、鸿藏、乌林、乌林子、交麻、巨胜子、小胡麻等,直到宋代才有"芝麻"之称谓。  相似文献   
67.
芝麻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1育苗移栽的优点1.1减少种子用量,降低种子成本芝麻直播栽培,种子用量3.0~7.5kg/hm2,而移栽芝麻用种量仅为1.5kg/hm2左右。1.2适时早播,缓解季节和劳力紧张的矛盾皖、豫、鄂三省芝麻主产区,芝麻前茬主要为小麦和油菜,芝麻播种时,适逢午季抢收抢种;采用育苗移栽,可避开抢时、抢工高峰期,从而有充足时间和劳力提高苗床、大田整地、施肥、苗期管理等栽培环节质量。  相似文献   
68.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莉  余学杰 《种子》2010,29(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烯效唑(S3307)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但5 mg/L和10 mg/L的IAA有助于提高幼苗素质;赤霉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其中50 mg/L的赤霉素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强,并能提高幼苗素质;烯效唑对种子发芽表现为抑制效应.综合各指标,50 mg/L的GA3对种子萌发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9.
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及安全,对于社会稳定与政府形象也有着重大作用。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基于此,分析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及存在问题,提出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0.
我国芝麻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机械种植研究进展,分析了芝麻机械种植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并提出了芝麻生产机械化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以期为芝麻生产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